課程概述 Course Description:
Students in this course will read and discuss the theoretical and case study literatures related to bilingual/bicultural education.
The first few sessions will discuss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bilingualism in the research field. Then, students will read literature regarding the implic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areas, including Canada, Singapore,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program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model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will be introduced. Later, we will examine the present literature and practic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Taiwan. The rest of this semester will focus on the application of bilingual/b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 depending upon your circumstances and purposes. We will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on the integration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curriculums of Chinese as a second/foreign language and other disciplines.
以上文字敘述所呈現的是本課教學內容,之所以以英文書寫,所欲傳達的是對「一般人對雙語(雙文化)教育錯誤認識」的一種反諷。雙語(雙文化)教育並不是專屬於英語與任一種語言搭配的語言教學模式,但是,許多人都存有此種誤解。關於此議題的研究與深入探討,亦會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之一。
教學目標 Course Objectives:
雙語教育就其字面上的意思來說,指的是與兩種語言相關的一種語言教育課程與教學模式。在許多國家,它被用於少數族裔學生以及一般學生的母語與外語教育,已行之有年。理想的雙語教育不僅是要讓學習者對所學習之兩種語言的精熟度達到一定程度,更要讓學生加深對此兩種語言背後所意蘊文化之瞭解,因此,雙語教育也常被稱為雙文化教育。在本課中,透過對雙語(雙文化)教育的研究介紹,我希望能刺激並引發研究所學生對於華語雙語議題的興趣及批判性思考,並探索此類議題背後所蘊含的深層語言與文化現象。
教學內容 Course Outline:
三、實施方法
本課程將依教師講述、全班及小組討論、個人報告與領談、研討會參與等數種模式進行。
在教師講述方面,我會介紹與雙語(雙文化)教育相關的當前研究理論與最新發現,重點尤其會放在語言的轉移、語言的規劃與政策、雙語教育的施行模式、雙語課程設計與評鑑等方面。在全班及小組討論、個人報告與領談等模式裡,我們將會檢驗文獻和個案實例,並與你(妳)們過去及現在的語言學習、生活感知、教育經驗相連結。你(妳)們亦會與課堂夥伴們分享彼此的批判觀點,並將這些想法,與研討會參與歷程中的所見所聞相互比較。
四、評量方式
我在評量方面極為重視課堂的出席與參與,因此,請你(妳)們仔細閱讀以下說明:
我希望你(妳)們能出席每一堂課,當然,有時這並不可能。如果你(妳)們已經預知將會錯過某一堂課,請先以Email或Line告知我;同時,當課堂活動牽涉到一些共同合作的計畫時,你(妳)們也應事先告知合作夥伴。因為,這是一種尊重的表現
我期望你(妳)們在進入教室前,都能「準備好」。我所謂的「準備好」,並不是泛指達到我的課程進度與要求,而是要你(妳)們要求自己,在上課之前,先思考:「等會兒進教室之後,我今天有什麼想法要與夥伴們分享。」也就是說,「準備好」不只是一種期勉自己不斷地學習與成長的要求,在本課裡,更是一種看重彼此的體現,因為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是需要大家拿出「準備好」的「什麼」來共同「澆灌」的。
請你們注意的是:上課鐘響二分鐘內未進入教室者,將視同曠課。再者,每一位學生可以有二次的缺席,但須有合理的理由;而從第三次缺席起,每一次的缺席都將扣總成績15分。最後,除非有特殊原因(如:喪、病假等),總缺席次數超過四次以上者,總成績將以不及格(七十分以下)論。除出席與課堂參與此一項目外,這堂課尚有其他的課堂評量細節,不過,須提醒你(妳)們,這堂課不接受遲交的作業。
我的評量標準如下:
出席 30 分
參與學術講座 18 分
個人閱讀評論 30 分
期末反省 22 分
100 分
參與學術講座
請從本學期華語所的學術講座活動中,至少擇3場參加,並在參與學術講座活動之後的隔一週,於課堂討論中以影片或是power point形式(5分鐘時間) 與修課同儕互動,展現你(妳)在講座中的所知所學。
閱讀評論
你(妳)們需要撰寫3篇3頁以內的閱讀評論,閱讀評論之資料來自於此課綱提供的書目、文章與指定期刊文章,你(妳)們亦可自行選讀其他相關資料。此閱讀評論的目的並不是要做重點摘錄,我期待以及所看重的是你(妳)們個人閱讀之後的思考、批判與延伸,因此,請以第一人稱(我)書寫。在寫作形式及內容上,以上3篇評論均須符合以下8項效標,而每篇評論請將下項已自評完成之效標表格附於首頁。每項效標若達成,請以1分計算,若未達成,請填寫0:
自評表現
閱讀評論效標
|
分數
|
1
|
合適的命題
|
|
2
|
內文清楚陳述選文原由
|
|
3
|
摘要部分不超過評論內容的1/5
|
|
4
|
評論觀點以理論作為依託
|
|
5
|
行文立論顧及語意邏輯
|
|
6
|
句中、句間及前後段落均符合句意銜接與篇章連貫的原則
|
|
7
|
內文明示個人對於選文論點的學術立場
|
|
8
|
格式參照APA或MLA之規定
|
|
期末反省
關於期末反省,在約2頁的內容限制下,需至少包含下列4項重點。以下4點請勿抄題,同時,你(妳)可自由分段或是統整以下4項重點,以清楚呈現你(妳)的自省歷程與所得:
- 你(妳)對於雙語教育內涵與定義的闡述;
- 在課程安排、活動內容、教學方法、閱讀材料、及教學評量等方面,這門課帶給你(妳)的影響或改變?
- 你(妳)將會如何應用這門課中的所學,於現在與未來的華語教學場域?
- 如果滿分為20分,你(妳)將如何自評表現?
五、主要(指定)讀本及參考書目
指定閱讀
Garcia, O. (2009). Bilingu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 global perspective.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其他講義及閱讀文章將會於課堂中發下)
參考期刊、書目及文章
(學生必須由下方之文獻中,任選2篇Journal文章、1本Professional Book及6篇Articles閱讀,若有更好之選擇,亦可自選,但數量不變)
Journ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2010-2018> by Publisher Routledge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2010-2018> by Publisher Taylor & Francis
<Language in Society -2010-2018> by Publish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nguage Problems and Language Planning-2010-2018> by John Benjamins
Professional Books
吳信鳳、沈宏玫(2002)。一個孩子,兩種語言:幼兒雙語教學手冊。譯自Patton O. Tabors。
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美如(1998)。台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復文出版社。
張學謙(2011)。語言復振的理念與實務:家庭、社區與學校的協作。台北: 翰蘆圖書出版
有限公司。
鍾鎮城(2012)。移民華語教學:全球在地化的語言民族誌研究。台北:新學林出版社。
Baker, C. (2000). The care and education of young bilinguals: an introduction for professionals. New York, NY: Multilingual Matters.
Crawford, J. (1999). Bilingual education: History, politics, theory and practice. Los Angeles, CA:Bilingual Education Services.
Cummins, J. (2001). Negotiating identities: Education for empowerment in a diverse
society. 2nd Edition. Los Angeles, CA: California Association for Bilingual Education.
Cummins, J. & Hornberger, N. H. (2010). Bilingual Education (eds.). New York, NY:
Springer.
CUNY-NYSIEB (2016).A translanguaging pedagogy for writing: a CUNY-NYSIEB guide
for educators. New York, NY: CUNY-NYSIEB, The Graduate Center,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Garcia, O., & Li, W. (2014). Translanguaging: language, bilingualism and education.
Hampshire, UK: Palgrave Macmillan.
Levine, G. S. (2011). Code choice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Tonawanda, NY:
Multilingual Matters.
Li., W. & Moyer, M. G. (2008). Research methods in bilingualism and multilingualism.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Ovando, C. J., Collier, V. P., & Combs, M. C. (2003). Bilingual and ESL classrooms. New York, NY: McGraw-Hill.
Articles
江文瑜(1995)。台灣母語教育現狀之探討。 華文世界,75,頁 59-65。
張欣戊(1995)。也談雙語教育。華文世界,77,頁 12-16。
張學謙(2016)。從單語到雙語教學:語碼轉換在語言教育的運用。台灣語文研究,11(1),1-26。 甄曉蘭(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 教育研究集刊,49 (1),頁63-94。
廖美玲(2002)。人云亦云話雙語。敦煌英語教學雜誌,32, 頁40-42。
蘇復興(2001)。雙語教育:談何容易。敦煌英語教學雜誌,31, 頁40-42。
謝國平(1993)。從語言規劃看雙語教育。教師天地,67,頁32-36。
鍾鎮城(2013)。中介語理論典範與語言事實:華語雙語習得規劃觀點的檢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
文集刊,24,1-37。
鍾鎮城(2008,5月)。從英、華語熱潮談幼兒語言學習:雙語教育規劃的觀點。發表於幼
兒語言學習在多元文化中之探討:兩岸學術與實務交流研討會。財團法人何嘉仁文教
基金會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台北。
鍾鎮城、許秀娟(2017)。兒童客語使用與其家庭代間語境之生態變化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
28(1),1-28。
六、教學進度
週 別
|
日 期
|
內 容
|
作 業
|
參 考 資 料
|
︵
下
學
期
︶
|
1
|
2/22
|
課程流程與內容介紹
|
2
|
3/01
|
21世紀的雙語教育
|
|
Garcia p.381-389
Garcia p.1-18
|
3
|
3/08
|
變動的雙語
|
|
Garcia p.19-41
Garcia p.42-72
|
4
|
3/15
|
雙語能力的政治、社會意涵與能力優勢
|
Articles閱讀評論
|
Garcia p.73-92 Garcia p.93-108
|
5
|
3/22
|
雙語教育政策
|
|
Garcia p.109-136
|
6
|
3/29
|
雙語教育的執行評估與規劃
|
|
Garcia p.137-158
|
7
|
4/05
|
清明假期,放假一天
|
8
|
4/12
|
美國的雙語教育規劃
|
Journal文章閱讀評論
|
Garcia p.159-196
|
9
|
4/19
|
泛國家化的語言規劃
|
|
Garcia p.197-217
|
10
|
4/26
|
同質單一性的雙語教育政策
|
|
Garcia p.218-243
|
11
|
5/03
|
異質多元性的雙語教育政策
|
Prof. Book閱讀評論
|
Garcia p.244-286
|
12
|
5/10
|
雙語課程規劃與實踐
|
|
Garcia p.287-311 Garcia p.312-336
|
13
|
5/17
|
雙語雙文字教學的實施與教育
|
|
Garcia p.337-365
|
14
|
5/24
|
雙語學生的評鑑
|
期末反省
|
Garcia p.366-380
|
15
|
5/31
|
參與華語所學術講座活動
|
16
|
6/07
|
17
|
6/14
|
18
|
6/21
|
期末分享
|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非法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