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請先選擇授課教師 Select Teacher
107 1 GE103 06027 GSED122 205011002 T2640

遠距教學方式 Distance learning

※此項為因應Covid-19而調查,實際授課方式請依校方政策及教師公告為主
This is an investigation in response to Covid-19.
The actual teaching method should be based on school policies and teacher announcements. ※
待規劃...to be planned...

課程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開課學年Year107
開課學期Semester1
科目名稱Course教育哲學研究 Studies i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科目代碼Course NoGE103
任課班級Class教育碩一
學分數Credits2.0
必/選修Required / Eective必修 required subject
授課地點Classroom1405
教師聯絡資料Contact teachers 連結 Link
(因應個資法,僅提供系所網站查詢所公開資料)
(By Personal Information Act, only the public information on the department website is provided)
往年課綱Previous syllabus
106-1該系所日/夜相關課綱 the department's day/night related syllabus

課程能力 Course Ability

107 1 GE103 GSED122 205011002

課程符合指標 Course Indicators

教學內容 Course Outline

課程概述 Course Description:



教學目標 Course Objectives:



教學內容 Course Outline: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107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綱要(完整版)

(實際授課內容視修課學生之先備條件調整)

 

科目代號:GE103

科目名稱:(中文)教育哲學研究  V必修 授課教師:莊勝義副教授

          (英文)Studies i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每學期開課學分數:上學期  2  學分 

總學分數:2學分 每週上課時數:2小時

所需教學設備:投影機、錄放影機

先修科目: 備註:(T:13,14 S:1405)

 

任課班級

教碩一 (1405教室)

辦公地點

莊勝義(1210室)

連繫電話

07-7172930轉2169

t2640@nknucc.nknu.edu.tw

 

 

 

 

【E-mail 帳號僅供本課程與教學有關聯繫,請勿傳送無關資訊】

 

一、教學目標:

(一)認識現代教育哲學與思潮的主要流派與代表人物、基本主張、關注議題、重要概念,及其在教育理論與實踐上的意義和影響以及可能的應用途徑和限制。

(二)運用相關教育哲學的論點或概念架構,解析教育理論或實際措施,以檢視或回應理論、指導行動、或修正與批判其主張,進而啟發從事教育研究和文教事業的實踐智慧與行動意志。

(三)鍛鍊理性溝通、學術論辯與批判運思之技巧與能力,恪遵學術倫理規範。

(四)培養「擬情的理解」與「合理的批判」之治學態度以及民主對話的習慣。

 

二、課程核心能力及其配分(參考)

 

 

研究生能力

院核心能力

所核心能力




課程 vs 融合發展能力

課程 vs 院能力

課程 vs 專門能力

創新思考能力

國際化能力

終身學習能力

團隊合作能力

教育專業能力

專業證照能力

科際整合能力

社會服務能力

國際參與能力

專研教育學理基礎

專研課程與教學

專研教育政策與行政知能

專研教育心理與測驗統計

增進社會關懷與教育實踐力

 

教育哲學研究     

10

10

5

 

10

5

 

 

 

25

5

5

5

20

100

 

三、教學內容:

(O)課程介紹                                                2018/09/10

   1.  教育哲學是甚麼?不是甚麼?

     2.為何要修習本課程?理解「教育哲學」有何「用」?

     3.修習這門學科應有甚麼收穫?

【參閱洪仁進(2011);Standish (2010);邱兆偉、簡成熙(2003);張光甫(2003、1995)伍振鷟(1999);李奉儒(2002);陳迺臣(2002[1990])第二章、(2001[1997])第一章;賈馥茗(1983)緒論、(1998);歐陽教(1999);簡成熙(1996)、簡成熙譯(1995);黃建中(1954)。】 

 ※修習者完成分組,每組以2~3人為原則。

(一)教育、哲學與人類的處境:社會哲學的省察                09/10~ 09/17

[這樣的開頭有些抽象,但是比較能夠掌握教育哲學跟人類處境之間的密切關係。本單元分別由柏拉圖(Plato)的《共和國》(The Republic)、盧梭(Rousseau)的《愛彌兒》(Emile)與社會契約論(The Social Contract)、以及杜威(John Dewey)的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所展現的三個時代的人類處境、社會結構、及教育設計,相互對照,以闡明教育哲學論述的時代特徵,藉以鋪陳後續單元各議題的歷史關聯性,並為相關教育哲學或思潮對教育的討論,預先作畫龍點睛的佈局。]

【參閱Honderich (Ed.) (1995)SYC ppt檔;Bailey et al (Eds.) (2013[2010])第5, 6, 7 章】

 (二)育哲學主要關注的課題與內容                      09/17~11/05

[先從哲學的探究內容窺視教育的意義[參考David Carr (2003)原著,黃藿、但昭偉(2007)中/漢譯《教育意義的重建》],再逐漸進入教育的為何教、教什麼、如何教、誰來誰【參閱’黃建中(1954)高師大館藏遺失、賈師馥茗教授(1983)--該書的系統思維值得細讀品嘗】等議題,以及當代社會與人類處境的教育新課題[接續上一單元布局,另請參考吳家瑩(2011)在《新教育學的建構-創新教育知識的經驗》勾勒的植基於本土教育研究的教育知識,所建構的新教育學;以及批判地參考(辨析各作者的引介或主張,再針對專題蒐集文獻或實徵證據以為對照)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2011)《教育哲學-新興議題研究》一書中的有關章節],期能進出哲學與教育及其關係間的探討。]

1. 教育哲學的發展歷史的回顧                                      09/17

 [楊深坑(2011);Oancea and Bridges (2011);簡成熙(2011a,b,c);蘇永明(2015)附錄;Chambliss (2009);Phillips (2008)

2.教育與知識論                                               10/01

【Kincheloe (2011); Noddings (2007)第六章;Robertson (2009)in Siegel Ed. 第1 章;卯靜儒等譯(2006)第二章;李奉儒(2004);林逢祺(2004);Kant的12範疇與Habermas的知識論架構;及其他華文著作】

3. 教育與倫理學及道德教育                                      10/08

【Sterba, James P. (2012);Noddings (2007)第8章;Haydon(2003)in Curren Ed. 第22章;李奉儒(2004);陳迺臣(2001[1997])第六章;馮朝霖(2000);林逢祺 譯 (2010);SYC ppt 檔;蘇永明(2015)第5,6章;陳延興的「倫理學與德育」專文載於簡成熙 主編(2016)第8章】

4.當代政治哲學與教育革新議題                                                                       10/15

 【Noddings (2007)第9,10章;Callan and White (2003)in Blake et al Eds. 第5章;楊深坑(2008);莊勝義 (2012) ppt檔;林逢棋、洪仁進 主編(2011)有關章節;但昭偉(2009);黃藿、但昭偉 總校譯(2007)第11~13章】

5. 教育、心靈、人性與宗教                                    10/22

 [Alexander and McLaughlin(2003)in Blake et al Eds.第20章;洪如玉「萬物之靈?眾生之一?人權、生態、教育哲學」專文,載於簡成熙主編(2016)第11章;陳柏年的「宗教與教育」專文,載於簡成熙 主編(2016)第13章;陳迺臣(2001[1997])第2、7章;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 (2007);蘇永明(2015)第15章;文景出版社編輯小組(1980 [1976]);黃建中(1954)]

6. 教育的本質與目的及歷程(目標、內容、方法、與師生關係)     10/29

 [Whitehead(1967[1929]);黃藿、但昭偉 總校譯(2007)第1、3、9章;張光甫(2011[2003]);陳迺臣(2001[1997]);賈馥茗(1983)]

【有關教育美學議題請參閱李崗(2017);林逢祺(2015);崔光宙、林逢祺 主編(2000);林逢祺 (1999) 載於伍振鷟 主編(1999);馮朝霖(2000)等,以及最近出版的文獻,例如東華大學李崗教授近幾年辦理的教育美學研討會文章。本單元各議題另請參閱張光甫(2011[2003]);邱兆偉(2003);伍振鷟 主編(1999);陳迺臣(2001[1997]);歐陽教 主編(1999);王嘉陵關於「課程與教學的哲學」載於簡成熙 主編(2016)第7章;方永泉的「懲罰的『邏輯』」專文,載於簡成熙 主編(2016)第9章;楊洲松的「教育科技化的哲學思考」專文,載於簡成熙 主編(2016)第12章;簡成熙 主編(1997);賈馥茗(1983);中研院歐美所主編的《當代教育學論文集》各卷;教育哲學與文化叢書(五南);相關論文隨堂補充。】

(三)現代重要西方教育哲學的派別與主要論述內容        11/05~12.24

【這樣分派別地介紹各教育思潮或流派的教育哲學觀點或教育理論,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投入在各家論述的典籍與資料之閱讀與體會,雖可能有助於融匯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卻也容易流於迷失在「百家爭鳴」之間。因此,修習者若能依其需要或愛好,選擇有關的派別詳加理解,也同樣可以對教育哲學的論述有所斬獲。由於時間的限制,關於(觀念論(idealism)與 唯實論(realism)、自然主義(naturalism)、實用主義(pragmatism)、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社會重建主義(social reconstructionism)等派別,僅能非常簡要的介紹,而將重點集中在當代比較新或比較有影響力的教育思潮,惟因內容仍多,僅能做概略性地介紹。】

7. 杜威的哲學與教育思想                                         11/05

Curren (2009)in Siegel Ed. 26章;Gutek(2009)第4章;Noddings (2007)第2章;Dewey (1919);王清思的「杜威的教育哲學與人生:透視哲學與教育的共生關係」專文,載於簡成熙主編(2016)第3章;單文經 譯注 (2015)蘇永明(2015)第8章;黃藿、但昭偉 總校譯(2007)第8章 。

8. 教育分析哲學                                                 11/12

【Noddings (2007)第3章;Curren, Robertson and Hager (2003)in Curren Ed. 第12章;洪銘國與但昭偉(2015);但昭偉(2003)、簡成熙(2011a, b,c;1996);簡成熙的「分析的教育哲學傳統」專文,載於其主編(2016)第4章;另參考歐陽教、邱兆偉、李奉儒、林逢祺、洪仁進等等之相關著作】

9. 歐陸哲學 (簡述)與教育                                         11/19

【葉彥宏(2015)第10章;Noddings (2007)第4章關於存在主義、詮釋學、現象學部分;Gutek(2009)第5章;溫明麗(1996);郭實渝(20031996);另參考楊深坑、陳文團、陳伯璋、黃瑞祺、高宣揚、張文軍、周佩儀等等之相關著作

10. 女性主義(feminism)與教育                                   11/26

Mayo and Stengel (2013) in Bailey et al (Eds.) 11章;Noddings (2007)11Martin (2003)in Curren Ed. 13章;簡成熙(2003);葉彥宏(2015)11章;另參考莊明貞、潘慧玲、游美惠等等之相關著作

11.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與教育                            12/03

Smith (2013) in Bailey et al (Eds.) 第10章;Gutek(2009)第6章;Noddings (2007)第4章;蘇永明(2015)第9章;葉彥宏(2015)第12章;蘇峰山之相關著作

12. 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                                12/10

Burbules (2009) in Siegel Ed. 28章;Gutek(2009)第16章;方永泉(20122006);張盈堃等譯(2004);方永泉 譯(2003);彭秉權譯(1999);莊勝義 (2003)手稿;蘇永明(2015)第10章;葉彥宏(2015)9章;另參考宋文里、張盈堃、李奉儒、周佩儀、王慧蘭、卯靜儒、馮朝霖等等之相關著作(詳如附錄二)】

13.社會正義與教育公平                                            12/17

【Brighouse (2003);Walker and Unterhalter (2007)尤其第1章導論及地12章結論;Goodman(2011);王俊斌(2010);林逢棋、洪仁進 主編(2006)多篇有關文章;莊勝義(2013)SYC ppt檔;陳伯璋、王如哲 主編(2014);蘇永明(2015)第4章】

 

14. 多元文化論(multiculturalism)與教育                          12/24

【Fullinwider (2003)in Curren Ed.第34章;Tamir(2003)in Curren Ed. 第35章;Dhillon and Halstead(2003)in Blake et al Eds. 第8章;Levinson (2009)in Siegel Ed. 第23章;Ford (1999);陳伯璋(2009);陳枝烈等譯 (2008);張建成(2007、2012);趙剛(2006);劉美慧(2007、2009a、2009b);蘇永明、但昭偉 主編(2000);但昭偉(1999);林火旺(1999);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1);劉蔚之(1993);莊勝義(2007、2009、2011)】

 

--------------期 末 考-----------2019.01.07

 

四、實施方法:

本課程注重閱讀與討論,修課者於課前依授課進度,研閱資料,準備摘要、心得、或問題,並於課堂上參與討論與對話,然後完成個人的學習檔案。主要授課方式,大致如下:

(一)講授:第1~2週與第14教學單元主題,以教師講授為主,輔以討論。

(二)分組討論:修課者依事先閱讀資料所整理之摘要或問題,針對教師講授或分組口頭報告,提出問題、評論或回應主題內容的有關議題。

(三)口頭報告:自10.1起的單元教學內容(計12講次),各報告組應就所研讀的資料,整理成6頁以內的書面初稿,經授課教師確認或提供意見修改後,上課時提出引言報告;其他修課同學則針對課前準備情形提出討論,經過質疑、問答、論辯後,加以修正,完成個人之學習檔案

(四)作業(配合各單元主題,分個人與分組作業。個人摘要與心得,每一單元主題以A4、12號字、2頁為原則;分組口頭報告以6頁為上限)

(五)影片欣賞與評析(視教室設備與課程關聯而定)

 

五、評量方式:

(一)平時考評(30%):含課前準備、摘要(15%)、出席並參與研討情形(15%)。

(二)期中考評(30%):含書面作業(15%)、分組口頭報告(15%)。

(三)期末考評(40%):申論題【30%】)總結評量。命題範圍主要根據各單元講授或報告內容,以及課堂中之討論重點。

 

六、主要讀本及參考書目

(一)主要讀本:

Bailey, Richard; Barrow, Robin; Carr, David; McCarthy, Christine (Eds.) (2013[2010]). The Sage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London: Sage.

Blake, Nigel & Masschelein, Jan (2003). Critical theory and critical pedagogy. In Nigel Blake, Paul Smeyers, Richard Smith, and Paul Standish (Eds.) The Blackwell guide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Blackwell. pp. 38-56.

Carr, Wilfred (Ed.) (2005). The RoutledgeFalmer Reader in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Curren, Randall (Ed.) (2003). 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Blackwell.

Gutek, Gerald L. (2009). New Perspectives o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 J.: Pearson. [分別從哲學、意識型態、及教育理論三方面的論述]

Noddings, Nel (2007).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2nd ed.). Boulder, CO.: Westview. [與曾漢塘等中譯版稍有不同]

Siegel, H., (Ed.) (2009).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單文經譯注(2015)。經驗與教育(John Dewey 原著)。臺北市:聯經。

蘇永明(2015)。當代教育思潮。臺北市:學富文化。

 

(二)參考書目: [未列出之相關大學部用書與期刊論文請自行搜尋參閱;未曾修讀過教育哲學者,應就先閱讀兩三本下述參考書]

于偉(2016)。教育哲學。臺北市:五南。[作者用心與用力之作,唯對有關人物的評判,讀者宜有所取捨。]

中國教育學會主編(1988)。現代教育思潮。臺北市:師大書苑。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1995)。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臺北市:師大書苑。

文景出版社編輯小組(1980 [1976])。教育哲學,臺北市:文景。

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Paulo Freire原著。臺北市:巨流。

方永泉(2006)。批判取向教育哲學的發展、議題及展望。載於李錦旭、王慧蘭主編 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臺北市:心理),頁23-57。

方永泉(2012)。批判與希望—以行動為中心的教師哲學。臺北市:學富文化。

方永泉、洪雯柔、楊洲松 譯(國立編譯館/主譯) (2011)。希望教育學:重現(受壓迫者教育學) (Paulo Freire 原著)。臺北市:巨流。

王受榮(1996)。教師與學生的權利與義務。載於黃光雄主編 教育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頁321-339。

王俊斌 (2010)。 論Martha Nussbaum「能力取向」的正義觀與教育發展。教育研究集刊56(2):41-69。

王建元(1996)。「從現代主義到批判教育學--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理論基礎」,載於周英雄主編 現代與多元:跨學科的思考(臺北市:東大),頁 193-215。

石元康(1996)。現代社會中價值教育為什麼會式微?。載於周英雄主編 現代與多元:跨學科的思考(臺北市:東大),頁173-191。

伍振鷟 主編(1999)。教育哲學。臺北市:五南。

但昭偉(1999)。多元文化主義點下的道德教育與評量—一項初步的觀察。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大學主辦「教育哲學學術研討會」(1999.10.16~17), 11-1~11-21。

但昭偉(2002a)。道德教育~理論、實踐與限制。臺北市:五南。

         但昭偉(2002b)。思辯的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但昭偉(2003)。分析哲學與分析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 主編 當代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頁35-60。

但昭偉(2009)。政府、人權與倫理--為個人自由的最大化進一言。哲學與文化,36(1),pp.85-98。

   但昭偉 主編(2006)。教師的教育哲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但昭偉、蘇永明(2000)。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杜祖貽(1988)。教育哲學的觀念、方法與功能。載於杜祖貽、劉述先(合編) 哲學、文化與教育(香港:中文大 學出版社),頁9-35。

李奉儒(2004)。教育哲學:分析的取向。臺北市:揚智。

李崗 主編 馮朝霖等著(2017)。教育美學:靈性觀點的藝術與教學。臺北市:五南。

李錦旭、王慧蘭(主編)(2006)。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臺北市:心理。

何兆武譯(1987)。盧梭社會契約論(Jean-Jacques Rousseau 著)。臺北市:唐山。

宋文里(1995)。 批判教育學的問題陳顯。 通識教育2(4): 1-15。

吳俊升(2012[1998、1973])。教育哲學大綱(增訂本)。臺北市:台灣商務。

  吳家瑩(2011)。新教育學的建構:創新教育知識的經驗。臺北市:學富文化。

吳康(1969)。人文教育哲學概論。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林火旺(1999)。少數族群可否拒絕政府的教育?--自由社會公民教育的意義與限制。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大學主辦「教育哲學學術研討會」(1999.10.16~17),12~1~12-24。

林玉体譯(1996)。民主與教育(John Dewey 1916年原著)。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建福 (2009)。德行取向的道德教育。臺北市:學富文化。

林逢祺(2004)。教育規準論。臺北市:五南。

林逢祺 (2015)。教育哲學:ㄧ個美學提案。臺北市:五南。[本書讓教育哲學更可親!]

林逢祺 譯(1996)。哲學概論 (Peter K. McInerney 原著)。臺北市:桂冠。

 林逢祺 譯 (2010)。道德哲學要義(James Rachels 原著)。臺北市:麥格羅希爾(桂冠總代理)。

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2003)。教育哲學述評。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2006)。民主社會中的教育正義:教育哲學述評(三)。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2007)。課程與教學哲學:教育哲學述評(四)。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 (2008)。教師哲學:哲學中的教師圖像。臺北市:五南。

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2011)。教育哲學:新興議題研究。臺北市:學富文化。

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2013)。教育哲學:隱喻篇。臺北市:學富文化。

林寶山、康春枝合譯(1992 [1990])。學校與社會、兒童與課程(John Dewey 原著)。臺北市:五南。

林寶山主譯(1989)。民主主義與教育(John Dewey1916年原著)。臺北市:五南。

邱兆偉(2003)。建構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 主編 當代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頁163-207。

邱兆偉 主編(2003)。當代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邱兆偉主編(1996)。教育哲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周珮儀 (1999)。從社會批判到後現代:季胡課程理論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洪仁進(2011)。什麼才算是「教育哲學」。載於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 (2011)。教育哲學:新興議題研究 (臺北市:學富文化),頁1-25。

洪銘國與但昭偉(2015)。皮德思教育三規準論在台灣的引介及其所引發的問題。北市教育學刊50,33-52。

侯健譯(1996[1970])。柏拉圖理想國(Plato 著。臺北市:聯經。

高廣孚(1989)。教育哲學。臺北市:五南。

         徐學庸 譯 (2009)。理想國篇:譯註與詮釋(Plato 原著)。臺北市:台灣商務。

彭秉權譯(1999)。批判教育學(摘自Peter McLaren原著.)。通識教育季刊6(2):109-155。

梁福鎮(2006)。教育哲學:辯證取向。臺北市:五南。

郭實渝(1996)。後現代教育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 教育哲學(臺北市:師代書苑),頁237-275。

郭實渝(2003)。後現代思潮與生態文化教育理念。載於邱兆偉 主編 當代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頁247-273。

郭實渝主編(1997)。當代教育哲學論文集II。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黃建中(1954)。教育哲學。臺北市: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中國地方自治涵授學校講義)。[高師大館藏已遺失,感謝臺灣師大教育學系林逢祺主任提供影本]

黃藿、但昭偉 總校譯(2007)。教育意義的重建--教育哲學暨理論導論(David Carr原著)。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文軍(1998)。後現代教育。臺北市:揚智。

張光甫(1995)。教育的哲學基礎。載於王家通主編 教育導論(高雄市:麗文),頁93-120。

張光甫 (2011[2003])。教育哲學:中西哲學的觀點。台北市:雙葉。

張建成(2007)。獨石與巨傘:多元文化主義的過與不及。教育研究集刊,53:103-127。

張建成(2014)。再論多元化教育的困境。教育研究集刊,60(3):111-128。

張盈堃 (2001)。性別與教育:批判教育學觀點。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盈堃、彭秉權、蔡宜剛、劉益誠等譯(2004)。批判教育學導論(Barry Kanpol原著)。臺北市:心理。

張茂桂(2004)。多元文化論述在台灣。教育研究月刊,117:101-106。

張鍠焜 (2007)。E. Levenas「為他」倫理學及其德育蘊義。教育研究集刊53(3):67-92。

莊明貞(1997)。多元文化女性主義與兩性平等教室的建構。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85-305。

莊勝義(2003)。壓迫者的解放教育--「不對稱性倫理」的思考。論文提要,報告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2003年11月29日)教育哲學研討會。

莊勝義 (2007)。機會均等與多元文化兩種教育運動的對比。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22:21-42。

莊勝義(2009)。從多元文化觀點省思「弱勢者」的教育「問題」與「對策」。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1:17-56。

莊勝義(2011)多元文化與教育正義-教育政治哲學的觀點(教育論壇引言內容)。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4:323-331。

陳伯璋(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2009)。當前多元文化教育實踐與省思—兼論新多元文化教育的可能。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1:1-16。

陳伯璋、王如哲 主編(2014)。教育公平。臺北市:高等教育。

陳枝烈、陳美瑩、莊啟文、王派仁、陳薇如 等譯 (2008)。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與觀點 (James A. Banks & Cherry A. McGee Banks原編)。臺北市:心理。

陳迺臣(2002 [1990])。教育哲學。臺北:心理。[兼及中、西哲學與佛學]

         陳迺臣(2003[1997])。教育哲學導論:人文、民主與教育。臺北市:心理。

崔光宙、林逢祺主編(2000)。教育美學。臺北市:五南。

單文經譯注(2015)。經驗與教育(John Dewey 原著)。臺北市:聯經。

馮朝霖(2000)。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臺北市:元照。

曾漢塘,林季薇 譯(2000)。教育哲學(Nel Noddings 原著)。臺北市:弘智。

勞思光(1988)。哲學思想與教育。載於杜祖貽、劉述先(合編) 哲學、文化與教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頁37-62。

楊忠斌 主編(2008)。美學與教育問題評述。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深坑(1997)。溝通理性、生命情懷與教育過程: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與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深坑(2006-1)。論述或道德行為?後現代主義批判。載於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2006)民主社會中的教育正義—教育哲學述評(三)。台灣:師大書苑。

 楊深坑(2008)。社會公義、差異政治與教育機會均等的新視野。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6 (4) 1-37。

 楊深坑(2011)。教育哲學研究歷史發展之國際比較。教育研究集刊,57(3):1-36。[不讀必後悔!]

葉彥宏 (2015)。圖解教育哲學。臺北市:五南。

溫明麗(1996)。批判理論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 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頁205-235。

溫明麗譯(1997[1996])。新教育學((Wilfred Carr原著。臺北市:師大書苑。(緒論與第8、9章)

賈馥茗(1983)。教育哲學。臺北市:三民。

賈馥茗(1997)。教育的本質,臺北市:五南。

賈馥茗著、楊深坑補述(2009)。教育美學。 臺北市:五南。

趙剛(2006)。多元文化的修辭、政治和理論,臺灣社會研究,62﹕147 - 189。

劉育忠 譯 (2007)。教育哲學(Howard A. Ozmon, & Samuel M. Craver原著)臺北市:五南。

劉美慧(2007)。欣賞文化差異與追求社會正義—重新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5(2),187-203。

 劉美慧 主譯(2009a)。教學越界—教育即自由的實踐(bell hooks原著)。臺北市:學富文化。

劉美慧 主編(2009b)。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臺北市:學富文化。

劉蔚之(1993)。多元文化教育思想之研究。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 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台灣書店),頁71-99。

歐陽教(1973)。教育哲學導論。臺北市:文景。

歐陽教主編(1999)教育哲學。高雄市:麗文。

簡成熙(1996)。教育哲學的綜合分分析與發展趨勢。載於邱兆偉主編 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頁277-299。

簡成熙(2003)。女性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 主編 當代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頁209-246。

        簡成熙(2005)。教育哲學專論:當分析哲學遇上女性主義。臺北市:高等教育。

簡成熙(2011a)。從三本英國教育哲學手冊回顧與前瞻倫敦路線的發展:兼評歐陽教教授的貢獻。市北教育學刊39: 23-53。

簡成熙(2011b)。革命與再革命的教育分析哲學:兼論郭實渝教授的貢獻。市北教育學刊40: 19-54。

簡成熙(2011c)。百年來華人世界教育哲學之發展。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方永泉、陳佩英執行主編) 百年教育的回顧:傳承與創新(臺北市:學富文化),頁327-370。

簡成熙 主編(1997)。哲學與教育--20世紀末的教育哲學。高雄市:復文。

簡成熙 主編(2016)。新教育哲學。臺北市:五南。

 簡成熙 譯(2010[1995])。教育哲學導論 (第三版)George R. Knight原著第四版)。臺北市:五南。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高等教育。

蘇永明(2003)。新實用主義的教育哲學—羅逖。載於邱兆偉 主編 當代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頁61-89。

蘇永明(2006)。主體的爭議與教育:以現代和後現代哲學為範圍。臺北市:心理。

蘇永明(2015)。當代教育思潮。臺北市:學富文化。

蘇永明、但昭偉主編(2000)。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Alexander, Hanan & McLaughlin, Terence H. (2003). Education in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In Nigel Blake, Paul Smeyers, Richard Smith, and Paul Standish (Eds.) The Blackwell guide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Blackwell), pp. 356-373.

Bailey, Richard; Barrow, Robin; Carr, David; McCarthy, Christine (Eds.) (2013[2010]). The Sage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London: Sage.

Bailey, Richard (Ed.) (2010).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London: Continuum.

Brighouse, Harry (2003). Educational equality and justice. In Randall Curren (Ed.) 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Blackwell), pp. 471-486.

Carr, David (2003). Making Sense of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and Theor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ondon: RoutledgeFalmer.

Carr, Wilfred (Ed.) (2005). The RoutledgeFalmer Reader in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Chambliss, J. J. , (Ed.) (2015[1996]).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 Encyclopedia. New York: Garland.

Chambliss, J. J. (2009).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oday. Educational Theory, 59 (2): 233-251.

Curren, Randall (Ed.) (2003). 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Blackwell.

Dewey, John (2009[1919]).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LLC: NuVision. [杜威的其他專著應依需要另行搜尋研閱]

Ford, Terry (1999). Becoming multicultural: Personal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through critical teaching. New York & London: Falmer Press.

Goodman, Diane J. (2011). Promoting diversity and social justice: Educating people from privileged groups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Greene, Maxine & Griffiths, Morwenna (2003). Feminism,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Imaging public spaces. In Nigel Blake, Paul Smeyers, Richard Smith, and Paul Standish (Eds.) The Blackwell guide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Blackwell. pp. 73-92.

Gutek, Gerald L. (2009). New Perspectives o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 J.: Pearson. [分別從哲學、意識型態、及教育理論三方面的論述]

Honderich (Ed.) (1995).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in, Shenghong & Dan, Jau-wei (2004).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Comparative Education, 40(4): 571-581.

Kincheloe, Joe L. (2011). A critical complex epistemology of practice. In Joe L. Kincheloe and Randall Hewitt (Eds.) Regenerating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What happen to soul? (New York: Peter Lang), 219-230.

Oancea, Alis and Bridges, David (2011).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he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tradition. In John Furlong and Martin Lawn (Eds.) Disciplines of education: Their role in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pp.50-66.

Ozmon, Howard A. & Craver, Samuel M (2008).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8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

Peters, Michael & Wain, Kenneth (2003). Postmodernism/post-structuralism. In Nigel Blake, Paul Smeyers, Richard Smith, and Paul Standish (Eds.) The Blackwell guide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Blackwell. pp. 57-72.

Peters, Michael (Ed.) (預2017/10月).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New York: Springer.

Roth, Klas (2010). Education for responsibility: Knowledge. eEthics and deliberation. In Klas Roth and Iland Gur-Ze’ev (Eds.)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Boulder, CO.: Springer), pp. 105-121.

Siegel, H., (Ed.) (2009).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erba, James P. (2012). Introducing ethics: For here and now. New York: Pearson

Standish, Paul (2010). What is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Richard Bailey (Ed.)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London: Continuum), pp. 4-20.

Thomassen, Lasse (2017). British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1st Edition)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Walker, Melanie and Unterhalter, Elaine (Eds.) (2007). Amartya Sen’s capability approach and social justice in education.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White, John (2010). Elusive rivalry? Conceptions of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Ethics and Education, 5(2): 135–145.

Whitehead, Alfred North(1967[1929]). The Aims of Education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Free Press.

 

 

(三)網站資料:

中文部分:

1.教育哲學經典讀書會:

http://academic.ed.ntnu.edu.tw/~scpe/

2.楊深坑教授網站:

http://www.ntnu.edu.tw/teach/

3.國立政治大學近現代歐陸哲學資料中心:

http://oldthinker.nccu.edu.tw/mcp/index.htm

 

西文部分:

1.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http://www.vusst.hr/ENCYCLOPAEDIA/main.htm

2.Educational Theory Home Page:

http://www.ed.uiuc.edu/eps/Educational-Theory/

3.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ociety (in the USA):

http://philosophyofeducation.org/

4.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http://www.philosophy-of-education.org/

5.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education-philosophy/#ProDelFie

6.UNESCO/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http://www.ibe.unesco.org/en/services/publications/thinkers-on-education.html

7.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Philosophers of Education

http://www.ucm.es/info/inpe/index.htm

8. Globethics.Net

http://www.globethics.net

 

 

(四)期刊:

台灣教育哲學、教育學刊、教育研究、當代教育研究、教育研究集刊、初等/市北教育學刊、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等等

 

TPES臺灣教育哲學學會(http://tpes.website/)

台灣教育哲學研究

2017/03 (1卷1期)所有文章

John Dewey的經驗與思考觀運用在資深教師的思考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Thinking from Experienced Teachers on John Dewey’s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Perspective

論Immanuel Kant的想像力詮釋及其教育美學蘊義探究 On Immanuel Kant̕s Interpretation of Imagination Roles in Critical Philosophy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Educational Aesthetics

對於Émmanuel Lévinas教育思想的反省:批判的取向 A Reflection on Émmanuel Lévinas’s Educational Thinking: A Critical Approach

對EQ與正向心理學的商榷 EQ and Positive Psychology: A Critical Review

2017/09 (1卷2期)所有文章

魏柳英、Robert Davis、于偉:近70年英語世界教育哲學內在活力源泉探析:以兩類學科文獻為視角/An Inquiry into the Vitality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1945-2015):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wo Kinds of Disciplinary Literature

李彥儀:荀子的「禮教」及其「性善」說/Xunzi’s Ritual Education and His Perspective on “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許芳慈:一個「幻想化的死亡」:日本主流漫畫中的暴力美學及其教育蘊義/A “Fantasized Death”: Aesthetics of Violence and their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in Japanese Mainstream Comic Books

許笛、Ernestine Enomoto:道德與民主:美國總統川普的就職為教育哲學帶來的挑戰與啟示/Ethics and Democracy in Trump’s Era: Challenges and Insights fo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2018/03 (2卷1期)所有文章

David Beckett:臺灣教育哲學學會第一屆年會主題演講 “We Can’t Choose Our Relations”– Or Can We?

朱啟華:論N. Luhmann與K. E. Schorr對教育「技術缺失」之反思/On N. Luhmann and K. E. Schorr’s Reflection about Technology Deficit of Education

            李崗、楊淑雅:蒙特梭利的教師圖像 /Teacher’s Image of Maria Montessori

梁卓恆:自由主義與審議式民主的公民教育/Liberalism and the Civic Educa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樊改霞:近30年中國大陸教育哲學研究的熱點領域和前沿演變:基於知識圖譜的視覺化分析/Hotspot Domains and Frontier Topics of Education Philosophy Research in the Past 30 Year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Knowledge Map Visualization

 

 

禮記  學記

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敎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于學。」其此之謂乎!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敎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敎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古之敎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羣;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大學始敎,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敎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

大學之敎也,時敎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脩焉,息焉,遊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兌命曰:「敬孫務時敏,厥脩乃來。」其此之謂乎!

今之敎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敎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敎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敎之所由興也。

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脩;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敎之所由廢也。

君子旣知敎之所由興,又知敎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敎,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學者有四失,敎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敎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敎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此之謂乎!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尸,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古之學者:比物醜類。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學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附  錄 二    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 目錄

第一篇 問津
1. 「批判教育學」的問題陳顯/宋文里 
2. 批判取向教育哲學的發展、議題及展望/方永泉 
3. 批判教育學:權力抗爭、文本政治和教育實踐/王慧蘭

第二篇 溯源
4. Paulo Freire批判教學論的探索與反思/李奉儒 
5. 希望與參化:Freire教育美學推衍與補充之嘗試/馮朝霖 
6. 馬克思主義教育研究的式微和復興初探/李錦旭 
7. 後現代主義、超現代主義與美國帝國及其教育的啟示/Mike Cole著;王瑞賢譯 
8. 後結構的馬克思主義(、教育)與差異政治學/Michael Peters著;劉育忠編譯

第三篇 回向
9. 批判教育學只是個名:關於翻譯政治的討論/張盈堃、郭瑞坤 
10. 批判教育學與三種創意教學(的可能)/宋文里 
11. 臺灣族群意識的想像:論述形成的迷思/闕河嘉

該書附錄:中文批判教育學文獻目錄/李錦旭

此外,方永泉 譯的《受壓者教育學》與《希望教育學》、張盈堃編或著或譯的有關專書《批判教育學導論》、《誰害怕教育改革?:結構、行動與批判教育學》、《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及其他學者在學術期刊的專文等等。

 

 

附錄三  教育哲學 高考命題大綱

 

教育哲學  高考命題大綱

適用考試名稱

適用考試類科

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

教育行政

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三等考試

教育行政

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原住民族考試三等考試

教育行政

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身心障礙人員考試三等考試

教育行政

專業知識及核心能力

  • 認識教育哲學的基本概念及發展歷程。
  • 了解哲學的根本問題與教育的關係。
  • 掌握教師哲學的內涵與蘊義。
  • 熟悉當代教育哲學的重要議題與發展趨勢。

命題大綱

一、教育哲學的基本概念

(一)教育的本質及目的

(二)教育的規準(智育、德育、美育及體育的規準)

(三)哲學與教育關係

(四)教育哲學的意義、形成及研究方法

二、哲學(含東、西哲學)中的根本問題與教育

(一)心靈、人性問題與教育

(二)知識問題與教育

(三)道德問題與教育

(四)價值問題與教育

(五)政治及社會哲學與教育

三、西洋哲學思潮與教育

(一)文化主義的教育哲學

(二)人文主義的教育哲學

(三)自然主義的教育哲學

(四)實用主義(含新實用主義)的教育哲學

(五)存在主義的教育哲學

(六)詮釋學的教育哲學

(七)結構主義的教育哲學

(八)批判理論的教育哲學

(九)後現代主義的教育哲學

四、當代教育理論

 (一)進步主義的教育理論

 (二)永恆主義的教育理論

 (三)精粹主義的教育理論

 (四)重建主義的教育理論

 (五)未來主義的教育理論

 (六)非學校化的教育理論

 (七)建構主義的教育理論

 (八)觀念分析哲學的教育理論

五、教師哲學

 (一)教育愛

 (二)教師角色

 (三)教師權威

(四)教育專業倫理

 (五)師生關係

 (六)學習權

(七)紀律與懲罰

六、當代教育哲學的發展及趨勢分析

 (一)自由主義與教育哲學(含人權教育)

(二)多元文化主義與教育哲學

 (三)女性主義與教育哲學

 (四)批判教育學與教育哲學

 (五)生態哲學與教育哲學

 (六)文化研究與教育哲學

(七)人智學與教育哲學

 

備註

表列命題大綱為考試命題範圍之例示,惟實際試題並不完全以此為限,仍可命擬相關之綜合性試題。

       

 

 



教學方式(%) Teaching Strategies

  •  講授  0%
  •  報告  0%
  •  討論  0%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Policy

  •  平時考  0%
  •  期中考  0%
  •  期未考  0%

主要書目及參考書目 References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不法影印※
※Please abide by IPR, do not copy leg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