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Course Description:
[政令宣導]※遵守智慧財產權規範,不得非法影印! *不抄襲剽竊違反學術倫理※
本課程主要探究重要哲學議題(知識論,倫理學,心靈論,政治哲學等)與教育的關係,及不同哲學流派(例如實用主義,女性主義,批判理論,後現代主義及多元文化主義等)對教育目的,內容,方法,和教師與學生主體的主張與評論,,以及關於教育課題(如教育政策與行政,課程教學與評量,師資教育與師生關係等課題)的哲學解析與應用。
閱讀,思考與討論(文字與口頭發表),則是本課程修課者必備的功夫。
教學目標 Course Objectives:
一、教學目標:
(一) 理解教育哲學的學科性質與歷史發展,並掌握其主要關注的課題與研究取向。
(二) 批判地認識當代教育哲學的主要流派與代表人物、基本主張、重要概念、論證方式,及其在教育理論、研究或實踐上的意義與可能的應用途徑和限制。
(三) 合理地運用相關教育哲學的論點或概念架構,解析教育理論或實際措施,以檢證理論、指導行動、或批判與修正其主張,進而啟發從事教育研究或文教事業的圓融智慧與行動意志。
(四) 鍛鍊理性溝通、實事求是、批判運思(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據、言之有序、言之有力)之學術論辯技巧與能力。
(五) 培養「擬情理解」、「合理批判」、「敦品勵學」之治學態度及民主對話的習慣。
教學內容 Course Outline:
二、課程核心能力及其配分(參考)
能
力
指
標
|
研究生能力
|
院核心能力
|
所核心能力
|
總
百
分
比
|
課程 vs 融合發展能力
|
課程 vs 院能力
|
課程 vs 專門能力
|
創新思考能力
|
國際化能力
|
終身學習能力
|
團隊合作能力
|
教育專業能力
|
專業證照能力
|
科際整合能力
|
社會服務能力
|
國際參與能力
|
A1.深
化
教
育
學
理
論
基
礎
|
A2.深化獨立研究與發表學術論文能力
|
A3.社會關懷與教育實踐力
|
B1.深究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理
|
B2.深化獨立研究與發表學術論文能力
|
B3.深化社會關懷與教育實踐力
|
C1.深究課程與教學學理
|
C2.深化獨立研究與發表學術論文能力
|
C3.深化社會關懷與教育實踐力
|
D1.深究教育心理與測驗統計學理
|
D2.深化獨立研究與發表學術論文能力
|
D3
深
化
社
會
關
懷
與
教
育
實
踐
力
|
教育哲學專題研究
|
10%
|
10%
|
10%
|
|
|
|
|
|
|
30%
|
5%
|
5%
|
|
5%
|
5%
|
|
5%
|
5%
|
|
5%
|
5%
|
100
|
三、教學內容與進度:
(一)課程介紹與作業要求 09.12
1.課程進度與實施方法
2.作業要求與評量方式
(二)教育、哲學與人類的處境:社會哲學的省察 09.12~09.19
[這樣的開頭有些抽象,但是比較能夠掌握教育哲學跟人類處境之間的密切關係。本單元分別由柏拉圖(Plato)的《共和國》(The Republic)、盧梭(Rousseau)的《愛彌兒》(Emile)與社會契約論(The Social Contract)、以及杜威(John Dewey)的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所展現的三個時代的人類處境、社會結構、及教育設計,相互對照,以闡明教育哲學論述的時代特徵,藉以鋪陳後續單元各議題的歷史關聯性,並為相關教育哲學或思潮對教育的討論,預先作畫龍點睛的佈局。]
【參閱Honderich (Ed.) (1995);SYC ppt檔;Bailey et al (Eds.) (2013[2010])第5, 6, 7 章】
(三)教育哲學的學科性質與主要探究課題及其歷史發展 09.19-09.26
[參考文獻:楊深坑(2011)﹔Oancea and Bridges (2011);Chambliss, (2009);Oancea and Bridges (2009);Wain (2008); Phillips (2008);Jin (金生紘)& Dan(但昭偉) (2004);Soltis (1975, 1979, 1983);邱兆偉、簡成熙(2003);張光甫(2011[2003]);伍振鷟(1999);李奉儒(2002);杜祖貽(1988)﹔陳迺臣(2002[1990])、(2001[1997]);賈馥茗(1983)、(1998);歐陽教(1999);簡成熙(2011a,b,c)、簡成熙 譯(1995)。]
(四)禮記學記篇的教育哲學意義為何? 09.26
[參考文獻:學記之原文;賈馥茗(1998);張光甫(2011[2003])第3~4章]
(五)教育哲學主要關注的課題與內容 10.03~10.31
1.知識論與教育 10.03
[Kincheloe (2011); Noddings (2007)Chapter 6;Robertson (2009)in Siegel (Ed.) Chapter 1;Siegel (2013) in Bailey et al (Eds.) Chapter 19;及其他華文著作]
2.心靈論與教育 10.17
[McCarthy (2013) in Bailey et al (Eds.) Chapter 21;賈馥茗(1983)第1~3章;McInerney 原著,林逢祺 譯(1996)第6章;但昭偉(1999)載於歐陽教主編(1999)第6章;陳迺臣(2001)第2~3章]
3.倫理學與教育 10.24
[Noddings (2007)Chapter 8;Haydon(2003) in Curren(Ed.) Chapter 22;Standish(2005) in W. Carr(Ed.) Chapter 18;Halstead(2013) in Bailey et al (Eds.) Chapter 17;Noddings and Slote (2003) in Blake et al (Eds.) chapter 19;蘇永明(2015)第5,6章;其他華文著作]
4.政治哲學與教育 10.31
[Noddings (2007)Chapter 9;Callan and White (2003) in Blake et al (Eds.) Chapter 5;Ruitenberg and Vokey(2013) in Bailey et al (Eds.) Chapter27;Gereluk (2010) in Raley and Preyer (Eds.) chapter 11;黃藿、但昭偉 總校譯(2007)第11~13章;楊深坑(2008)﹔王俊斌(2010);及其他華文著作]
[這部分旨在複習教育的哲學基礎議題,至於形上學、美學、宗教、或方法論等議題,請自行研閱。參考文獻:Noddings (2007);黃藿、但昭偉 總校譯(2007);卯靜儒 等合譯 (2006);李奉儒(2004);林逢祺(2004);邱兆偉(2003);張光甫(2011[2003])尤其第6章;陳迺臣(2001[1997]);馮朝霖(2000);伍振鷟 主編(1999);歐陽教 主編(1999);簡成熙 主編(1997);賈馥茗(1983)]
(六)西方教育哲學的主要流派 11/07~12/05
【這樣分派別地介紹各教育思潮或流派的教育哲學觀點或教育理論,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投入在各家論述的典籍與資料之閱讀與體會,雖可能有助於融匯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卻也容易流於迷失在「百家爭鳴」之間。因此,修習者若能依其需要或愛好,選擇有關的派別詳加理解,也同樣可以對教育哲學的論述有所斬獲。由於時間的限制,關於(觀念論(idealism)與 唯實論(realism)、自然主義(naturalism)、實用主義(pragmatism)、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社會重建主義(social reconstructionism)等派別,僅能非常簡要的介紹,而將重點集中在當代比較新或比較有影響力的教育思潮,惟因內容仍多,僅能做概略性地介紹。主要參考文獻:Bailey et al (Eds.) (2013[2010]);Cahn (2009);Dewey (2009[1919]);Gutek (2009);Murphy and Fleming (2009);Ozmon & Craver (2008);Noddings (2007);Carr, W. (Ed.) (2005); Marshall (Ed.) (2004);Peters and Burbules(2004);Curren (Ed.) (2003);Blake et al (Eds.) (2003);Weiler (Ed.) (2001);Honderich (Ed.) (1995);Dewey (1919);溫明麗(2008);方永泉(2006);李錦旭、王慧蘭(主編)(2006);張盈堃等譯(2004);邱兆偉 主編(2003);方永泉 譯(2003);莊勝義 (2003)手稿;另參考楊深坑、郭實渝、宋文里、黃瑞祺、馮朝霖、蘇永明、溫明麗、李奉儒、簡成熙、周佩儀、卯静儒、王慧蘭、楊洲松、劉育忠、張盈堃等等之相關論文】
1.實用(踐)主義(pragmatism)與教育 11.07
【單文經(2015)及其系列發表文章;Garrison & Neiman (2003) in Blake et al (Eds.) chapter 1;Ozmon & Craver (2008[1976])第4章;Biesta, Gert J.J. & Burbules, N. (2003);Gutek (2009)Chapter 4;Dewey(2009[1919]);女性主義者對Dewey的批判,見Weiler(2001)】
2.批判理論與批判教育/學 11.14
【Blake & Masschelein (2003) in Blake et al (Eds.) chapter 2;Curren (2003) Chapter 11;Gutek (2009) Chapter 16;Murphy and Fleming (2009);方永泉(2013)】
3.後現代主義/後結構主義與教育論述 11/21
【Peters & Wain (2003) in Blake et al (Eds.) chapter 3;Curren (2003)14章;Ozmon & Craver (2008)10章;Gutek (2009)6章;Peters and Burbules(2004);Smith (2013) in Bailey et al (Eds.) 10章】
4.女性主義與教育 11/28
【Greene & Grithiths (2003) in Blake et al (Eds.) chapter 4;Curren (2003) 13章;Pendlebury (2005);Noddings (2007) 11章;Weiler (2001);Mayo and Stengel (2013) in Bailey et al (Eds.) 11章】
5.多元文化與教育 12.05
【Halstead (2010); Fullinwider (2003)in Curren Ed.第34章;Tamir(2003)in Curren Ed. 第35章;Dhillon and Halstead(2003)in Blake et al Eds. 第8章;Levinson (2009)in Siegel Ed. 第23章;Ford (1999);陳伯璋(2009);陳枝烈等譯 (2008);張建成(2007、2012);趙剛(2006);劉美慧(2007、2009a、2009b);蘇永明、但昭偉 主編(2000);但昭偉(1999);林火旺(1999);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1);劉蔚之(1993);莊勝義(2007、2009、2011)】
(六)教育研究領域的哲學基礎探究 12/12~2018.01.02
1.教育政策研究的哲學基礎 12.12
【McLaughlin (2005); Oliker (1999);Dunne (2005);Power (1982)第10章】
2.課程的哲學研究 12.19
【Osberg, Biesta, and Cilliers (2008);Davis & Williams (2003);Power (1982)第8章;Ornstein & Hunkins (1993[1988]第2章;Carr, David (2003)第8-10章;Greene (2005) in W. Carr(Ed.)chapter 2】
3.教學與教師哲學的研究 12.26
【Cornbleth (2006);Power (1982)第9章;Carr, David (2003)第2、3章;Curren (2003)16章;Winch & Gingell (2004[1999])第3章;Hansen and Laverty (2013) in Bailey et al (Eds.) chapter 15;昭昭偉 主編(2006);林逢棋(2015)】
4.宗教與靈修的教育之哲學探究 2018.01.02
[參考文獻:Bridges & Smith (Eds.) (2007);Carr, W. (Ed.) (2005);Curren (Ed.) (2003);Alexander & McLaughlin (2003) in Blake et al (Eds.) chapter 20;Hufford (2008);但昭偉 主編(2006);但昭偉(2002);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 (2007、2006);蘇永明(2015)第15章;方永泉(2015)]
~~ 期末考試~~ 2018.01.09
三、實施方法:
本課程注重閱讀、討論、與書寫,修課者於課前依授課進度,研閱資料,準備摘要、心得、或問題,並於課堂上參與討論與對話,然後完成個人的學習檔案。主要授課方式,大致如下:
(一)講授:第(一)及(四)的教學主題,以教師講授為主,輔以討論。
(二)討論:修課者依事先閱讀資料所整理之摘要或問題,針對教師講授或同學口頭報告,提出問題、評論或回應主題內容的有關議題。
(三)口頭報告:教師講授主題之外的各單元教學內容,引言報告人應就所研讀的資料,整理成3~5頁的書面初稿,經授課教師確認或提供意見修改後,上課時提出引言報告;其他修課同學則針對課前準備情形提出討論,經過質疑、問答、論辯後,加以修正,完成個人之學習檔案。
(四)作業(配合各單元主題,分個人與分組作業,題目另公告或配合課堂討論衍生。個人摘要與心得,每一單元主題以A4、12號字、2頁為原則;口頭報告以6頁為上限)
四、評量方式:
(一)平時考評(30%):含課前準備、摘要(15%)、出席並參與研討情形(15%)。
(二)期中考評(30%):含書面作業(學習檔案)(15%)、口頭報告【1.表現方式 2.概念架構 3.資料運用 4.答辯與說明】(15%)。
(三)期末考評(40%):閉卷式申論題:命題範圍主要根據各單元講授或報告內容,以及課堂中之討論重點。
五、主要讀本及參考書目 【相關期刊或學位論文隨堂補充或自行蒐尋】
(一)主要讀本
Bailey, Richard; Barrow, Robin; Carr, David; McCarthy, Christine (Eds.) (2013[2010]). The Sage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London: Sage.
Carr, Wilfred (Ed.) (2005). The RoutledgeFalmer Reader in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Curren, Randall (Ed.) (2003). 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Blackwell.
Gutek, Gerald L. (2009). New Perspectives o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 J.: Pearson. [分別從哲學、意識型態、及教育理論三方面的論述]
Blake, Nigel; Smeyers, Paul; Smith, Richard; and Standish, Paul (Eds.) (2003). The Blackwell guide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Blackwell. pp. 38-56.
Noddings, Nel (2007).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2nd ed.). Boulder, CO.: Westview.
Siegel, H., (Ed.) (2009).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參考書目 網路版略。修課者請登入教學數位平臺取得完整版教學綱要與單元主題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