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請先選擇授課教師 Select Teacher
108 1 GP305 09018 GSSP246 205013003 T2769

遠距教學方式 Distance learning

※此項為因應Covid-19而調查,實際授課方式請依校方政策及教師公告為主
This is an investigation in response to Covid-19.
The actual teaching method should be based on school policies and teacher announcements. ※
待規劃...to be planned...

課程資料 Course Information

開課學年Year108
開課學期Semester1
科目名稱Course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研究 Studies in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科目代碼Course NoGP305
任課班級Class特教博一
學分數Credits3.0
必/選修Required / Eective選修 elective subject
授課地點Classroom7412
教師聯絡資料Contact teachers 連結 Link
(因應個資法,僅提供系所網站查詢所公開資料)
(By Personal Information Act, only the public information on the department website is provided)
往年課綱Previous syllabus查無該系所日/夜相關課綱資料 No Data Match

課程能力 Course Ability

108 1 GP305 GSSP246 205013003

課程符合指標 Course Indicators

教學內容 Course Outline

課程概述 Course Description:



教學目標 Course Objectives:

(一)認知目標: 1.能夠瞭解ADHD的發展歷史與成因 2.能夠瞭解ADHD學生的症狀、診斷與鑑定 3.能夠瞭解ADHD與其它疾患之關係 4.瞭解ADHD的學校、家庭與醫療介入 (二)情意目標 1.能夠同理ADHD學生出現困難 2.能夠對ADHD議題產生研究興趣 (三)技能目標 1.能夠整理有關ADHD的相關文獻 2.能夠執行有關ADHD的教育宣導 3.能夠撰寫有關ADHD的小型報告

教學內容 Course Outline:

 

週 別

教學內容與參考資料

 

1

9/9

課程介紹與討論

2

9/16

=文獻導讀:ADHD歷史發展、成因

Barkley, R. A.(2005).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handbook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3nd e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第一章)(第五章)

洪儷瑜、張郁雯、丘彥南、蔡明富(2001)。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學校輔導手冊。台北市:教育部特教小組。

蔡明富(2008)。認識校園內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載於蔡明富主編:「情」「行」有Go棒─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輔導實戰手冊(1-19頁)。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3

9/23

ADHD標記與烙印 Cornett-Ruiz, S., & Hendricks, B. (1993). Effects of labeling and adhd behaviors on peer and teacher judgm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6(6),349-355.

蔡明富、洪儷瑜(2005)。還原「ADHD標記」真相?─不同標記與行為訊息對國小師生之知覺影響。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8期,167-190。

蔡明富(2007)。學校行政人員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訊息之知覺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1),75-104。

蔡明富(2008)。性別、標記與行為訊息對國小學生知覺歷程之影響─以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為例。特殊教育學報,28,123-154。

蔡明富(2013)。ADHD資優標記與行為嚴重度相關訊息對國中學生知覺之影響。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35,65-90。

蔡明富 ( 2015) 。國小普通學生對雙重特殊標記訊息之知覺研究:以ADHD資優學生為例。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31,1-30。

4

9/30

同儕接納ADHD

蔡明富(2008)。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的介入方式。載於蔡明富主編:「情」「行」有Go棒─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輔導實戰手冊(21-34頁)。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蔡明富(2006)。接納IN、排斥OUT─如何編製與實施同儕接納情緒或行為問題學生課程。載於蔡明富主編:打開「接納」開關─同儕接納情緒或行為問題學生課程彙編(15-27頁)。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2009)。接納「優」很大─從優勢訊息觀點談編製同儕接納ADHD學生課程。載於蔡明富、施相如編:解「動」與解「凍」─國中小同儕接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之課程彙編(1-18頁)。

台南市:台南市政府教育局。

5

10/7

ADHD症狀、診斷、出現率與性別差異

Barkley, R. A.(2005).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handbook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3nd e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第二章)

DuPaul, G. J., & Stoner, G. (2015). ADHD in the schools: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New York, NY: The Guilford Press.(第二章) 

臨床診斷(DSM-5、ICD-10):

孔繁鍾譯(1997)。心理疾患統計與診斷手冊,第四版。台北:合記書局。

胡海國、林信男編譯(民85):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之分類:臨床描述與診斷指引。台北:中華民國精神醫學會。

學校本位鑑定:

洪儷瑜、丘彥南、張郁雯、孟瑛如、蔡明富(2001)。問題行為篩選量表、學生行為評量表、學生適應調查表。載於洪儷瑜主持: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發現與輔導系統。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洪儷瑜、丘彥南、張郁雯、蔡明富(2001)。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學校輔導手冊。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6

10/14

ADHD評量與鑑定

Barkley, R. A.(2005).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handbook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3nd ed). New York: GuilfordPress.(第二章)

蔡明富、吳裕益(2015)。學前兒童社會行為評量系統。教育部。

蔡明富、吳裕益(2014)。國中小學生社會行為評量系統。高雄:昶景。

蔡明富、吳裕益(2015)。高中職學生社會行為評量系統。教育部。

行為評量議題研究:

蔡明富、吳裕益、莊涵皓(2014)。「學前兒童社會行為評量系統」編製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9(2), 1-31。

蔡明富(2015)。國中小學生社會行為評量系統之發展。特殊教育學報,41,83-120。

蔡明富(2014)。高中職學生社會能力量表之編製與有效化。教育實踐與研究,27(2),99-132。

蔡明富、莊涵皓(2012)。特教教師對學生社會行為態度之探討。特殊教育復健與輔助科技學報,5,63-88。

7

10/21

ADHD與其它疾患關係

DuPaul, G. J., & Stoner, G. (2015). ADHD in the schools: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New York, NY: The Guilford Press.(第三章)

Quay, H. C. (1999). Classification of the 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s. In H. C. Quay, & A. E. Hogan, (Eds)., Handbook of 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s(pp.3-21). New York, NY: Kluwer Academic/ Plenum Publishers.

蔡明富(2016)。ADHD、ASD與ADHD共病ASD疾患臨床特徵之探究。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105年刊(193-208頁)。臺北: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蔡明富(2017)。探究ADHD、ASD、ADHD共病ASD之執行功能。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106年刊(123-143頁)。臺北: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蔡明富(2014)。探究教師評量ADHD、ODD及CD疾患之因素結構─探索性及驗證性因素分析。特教論壇,16

蔡明富(2010)。有無伴隨品行疾患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與普通學生行為問題之比較。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12,109-126。

蔡明富(2011)。特殊教育中有無伴隨品行疾患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的學校與家庭適應研究。應用心理研究,49,31-63。

8

10/28

ADHD、智力、創造力與資優

Cramond, B. (1994).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creativity--what is the connection?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28(3), 193-210.

蔡明富(2000)。「過」人的智慧─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在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第三版的表現。資優教育季刊,75,26-36。

蔡明富、龔盈涵(2005)。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在威廉斯創造力測驗表現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3,49-67。

9

11/4

ADHD之優勢開展

蔡明富(2011)。Just「獨」it─以「獨立研究」開啟認知障礙學生之優勢。載於郭靜姿、潘裕豐編:開發優勢、提攜弱勢─理論與案例分享(106-142頁)。台北市:教育部。

蔡明富(2011)。Just「獨」it─以「獨立研究」開啟認知障礙學生之優勢。載於郭靜姿、潘裕豐編:開發優勢、提攜弱勢─理論與案例分享(106-142頁)。台北市:教育部。

蔡明富(2014)。國中小學生多元能力量表之編製。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7,75-111。

蔡明富(2015)。ADHD學生的認識與科學遊戲活動的實施。載於蔡明富、陳振明主編:科學遊戲活動在特殊教育學生的應用─以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為例(1-14頁)。高雄:昶景。

蔡明富、陳振明(2015)。啟「動」科學─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科學營實施之探究。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104年刊(95-105 頁)。臺北: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10

11/11

ADHD之生氣管理訓練

Gulbenkoglu, H., & Hagiliassis, N. (2006). Anger management: An anger  management training package for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Philadelphia, PA: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陳信昭、陳碧玲(譯)(2009)。脾氣爆發了怎麼辦?幫助孩子克服發脾氣問題(原作者:D. Huebner)。臺北:書泉。

蔡明富主編(2012)。淡定So Easy!─輕度障礙學生生氣控制課程彙編。高雄市:昶景。

蔡明富(2013)。學生學生別生氣─談生氣控制的方法與注意事項。載於蔡明富編:小小消防員滅「火」祕笈國小輕度障礙學生「生氣管理」課程示例(1-8頁)。高雄: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蔡明富主編(2013)。小小消防員滅「火」祕笈國小輕度障礙學生「生氣管理」課程示例。高雄: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蔡明富編(2018)。告別愛生氣--國中小特殊教育學生的生氣管理課程。台中:台中市政府。

11

11/18

ADHD之社會技巧訓練與全校性介入

DuPaul, G. J., & Stoner, G. (2015). ADHD in the schools: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New York, NY: The Guilford Press.(第四章)

DuPaul, G. J., & Stoner, G. (2015). ADHD in the schools: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New York, NY: The Guilford Press.(第五章)

蔡明富等著(2017)。社會情緒立可「帶」--學前社會技巧課程理念與實務。屏東:屏東縣政府。

蔡明富(2005)。「知」「行」合一─特教教師如何實施社會技巧訓練。載於蔡明富編:ADHD 與Autism學生社會技巧訓練課程─認知行為取向(1-5頁)。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2009)。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社會技巧之研究─以普通班教師觀點。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11,183-206。

蔡明富、施相如主編(2012)。兩性不相「越」─情緒行為障礙學生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高雄市:昶景。

蔡明富(2004)。行為問題全校性介入之理念與實施。載於蔡明富編:全校做伙「逗陣行」─行為問題全校性介入之規劃與執行(1-24頁)。高雄市:高師大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2015)。ADHD學生數位化社會技巧訓練課程之編製。屏東特教,14,6-9。

蔡明富(2011)。行為問題全校性介入之探討與實施─以高雄市六所國小為例。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100年刊(385-410頁)。台北市: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12

11/25

ADHD與特教宣導

蔡明富主編(2006)。打開「接納」開關─同儕接納情緒或行為問題學生課程彙編。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施相如主編(2009)。解「動」與解「凍」─國中小同儕接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之課程彙編。台南市:台南市政府教育局。

蔡明富、劉學齊(2017)。校園實施憂鬱症宣導經驗分享-以某大學及國中為例。屏東特教,21,18-19。

蔡明富、蕭若瑤(2018)。思覺失調症之校園特教宣導初探。臺東特教,47,19-23。

13

12/2

ADHD與執行功能

Craig, F., Margari, F., Legrottaglie, A. R., Palumbi, R., Giambattista, C., & Margari, L. (2016). A review of executive function deficits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d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12, 1191-1202.

Sinzig, J., Vinzelberg, I., Evers, D., & Lehmkuhl, G. (2014). Executive function and attention profiles in preschool and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or ADH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 Disabilities, 60(3), 144-154.

蔡明富(2017)。探究ADHD、ASD、ADHD共病ASD之執行功能。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106年刊(123-143頁)。臺北: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14

12/9

=文獻閱讀討論

ADHD文獻閱讀討論(一)

Barkley, R. A.(2005).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handbook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3nd e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第八章)

Jose et al., (2007). ADHD and gender: are risks and sequela of ADHD the same for boys and girl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8(8), 831–839.

Jeneva. L. O., & Troy, A. W. V. (2009). Why Is There a Gender Gap in Children Presenting for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Services?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38(5),650~660.

Groenewald, C., Emond, A., & Sayal, K. (2009). Recognition and referral of girls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Case vignette study.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35, 6, 767–772

15

12/16

ADHD文獻閱讀討論(二)

Barkley, R.(1999). Theories of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H. C. Quay, & A. E. Hogan, (Eds)., Handbook of 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s (pp.295-313). New York, NY: Kluwer Academic/ Plenum Publishers.

Karen, G., Robindra, S., Umesh, J., & Rosemary, T. (2004).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reading related abilities in adolescents with reading disabilities and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Dyslexia, 10, 364–384

Corina, U. G., Fru¨hling V. R., Philip, Asherson., & Robert, P. (2012). A longitudinal twin study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DHD symptoms and reading.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53(3), 234–242.

16

12/23

ADHD文獻閱讀討論(三)

Mannuzza, S., & Klein, R. G. (1999). Adolescent and adult outcomes in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H. C. Quay, & A. E. Hogan, (Eds)., Handbook of 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s (pp.279-294). New York, NY: Kluwer Academic/ Plenum Publishers.

Margaret H. S., & Steven W. E., & Zewelanji, N. S. (2010). Social Cognition and Interpersonal Impairment in Young Adolescents with ADHD.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Behavior Assessment, 32,193–202

Lopez-Williams, et al., (2005). Athletic Performance and Social Behavior as Predictors of Peer Acceptance in Children Diagnosed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Journal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13(3), 173-180.

17

12/30

ADHD文獻閱讀討論(四)

Henker, B., & Whalen, C. K.(1999). The child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school and peer settings. In H. C. Quay, &  A.E. Hogan, (Eds)., Handbook of 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s (pp.157-178). New York, NY: Kluwer Academic/ Plenum Publishers.

Schachar, R., & IcKowicz, A. (1999).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H. C. Quay, & A. E. Hogan, (Eds)., Handbook of 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s (pp.221-254). New York, NY: Kluwer Academic/ Plenum Publishers.

Bohlin, G., & Janols, L. O. (2004). Behavioural problems and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5–13 year-old Swedish children: A comparison of parent ratings on the FTF (Five to Fifteen) with the ratings on CBCL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Europe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Child  Psychiatry, 13, 14-22.

18

1/6

課程總結

  • 主要讀本及參考書目
  • 參考閱讀資料

蔡明富主編(2004)。行為問題全校性介入的理念與實施。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編(2005)。ADHD 與Autism學生社會技巧訓練課程─認知行為取向。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編(2006)。打開「接納」開關─同儕接納情緒或行為問題學生課程彙編。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蔡明富主編(2008)。「情」「行」有Go棒─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輔導實戰手冊。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蔡明富、施相如主編(2009)。解「動」與解「凍」─國中小同儕接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之課程彙編。台南市:台南市

          政府教育局。

           蔡明富、施相如主編(2012)。兩性不相「越」─情緒行為障礙學生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高雄市:昶景。

           蔡明富主編(2012)。淡定So Easy!─輕度障礙學生生氣控制課程彙編。高雄市:昶景。

           蔡明富主編(2013)。小小消防員滅「火」祕笈國小輕度障礙學生「生氣管理」課程示例。高雄: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蔡明富等著(2017)。社會情緒立可「帶」--學前社會技巧課程理念與實務。屏東:屏東縣政府。

           蔡明富主編(2018)。告別愛生氣--國中小特殊教育學生的生氣管理課程。台中:台中市政府。

Diagnosis and treatment(3nd e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Barkley, R. A. (1997). ADHD and the nature of self-control.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DuPaul, G. J., & Stoner, G. (2015). ADHD in the schools: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3nd ed). New

         York, NY: The Guilford Press

Pliszka, S. R., Carlson, C. L., & Swanson, J. M. (1999). ADHD with comorbid

      disorders: Clinic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Quay, H. C., & Hogan, A. E. (1999). Handbook of 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s.

New York, NY: Kluwer Academic/ Plenum Publishers.

(二)參考測驗工具

洪儷瑜、丘彥南、張郁雯、孟瑛如、蔡明富(2001)。問題行為篩選量表、學生行為評量表、學生適應調查表。載於洪儷瑜主持: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發現與輔導系統。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洪儷瑜、丘彥南、張郁雯、蔡明富(2001)。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學校輔導手冊。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蔡明富、吳裕益(2016)。「學前兒童社會行為評量系統」。台北:教育部。

蔡明富、吳裕益(2014)。「國中小學生社會行為評量系統」。高雄:昶景。

蔡明富、吳裕益(2016)。「高中職學生社會行為評量系統」。台北:教育部。

蔡明富、吳裕益(2018)。「高等教育階段學生社會行為評量表」。(編製中)。



教學方式(%) Teaching Strategies

  •  (一)教師講授(導讀文獻)與討論。  0%
  •  (二)參與專題演講。  0%
  •  (三)參加相關研習。  0%
  •  (四)針對上課主題文獻提出報告及引導問題討論。  0%
  •  (五)實際進行ADHD特教宣導。  0%
  •  (六)整理ADHD中、英文實徵文獻,並進行發表。  0%

成績評量方式(%) Grading Policy

  •  (一)出席與參加討論 依照授課內容提出心得、問題與大家討論。 10%
  •  (二)課堂報告與引言 配合教學內容撰擇3篇ADHD中、英文實徵研究進行報告(約一節課),以書面重點介紹閱讀內容(不超過2張A4),統整後提出討論問題(提出問題的意義性,至少三個)。部份上課資料,請到「蔡明富特教資源網站」(http://spe.idv.tw)之「教學專區」下載,以利事先閱讀。 20%
  •  (三)ADHD特教宣導 參與一場特殊教育宣導,並實際於學校進行特教宣導活動。 20%
  •  (四)學期報告 自行選擇與ADHD相關主題,並至少有3篇ADHD之中、英文實徵文獻(相同主題)加以探討、比較,最後並根據探討結果提出未來研究想法,約3000-5000字。(或與教授討論主題,同學根據主題尋求相關文獻,並進行小型研究報告,最後將研究成果共同發表在期刊上) 50%

主要書目及參考書目 References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不法影印※
※Please abide by IPR, do not copy legally※
  • 主要書目 Text book1:
    書名 book:兒童偏差行為
    作者 author:梁培勇
    出版社 publisher:心理出版社
    ISBN:9861916474
    出版年 publishing year:2015
    URL:相關聯結 Link
  • 主要書目 Text book2:
    書名 book:ADHD學生的教育與輔導
    作者 author:洪儷瑜著
    出版社 publisher:心理
    ISBN:9789577022653
    出版年 publishing year:1998
    URL:相關聯結 Link
  • 主要書目 Text book3:
    書名 book: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臨床工作手冊
    作者 author:Russell A. Barkley、Kevin R. Mu
    譯者 translator:黃惠玲、趙家琛譯
    出版社 publisher:心理出版社
    ISBN:9577024572
    出版年 publishing year:2001
    URL:相關聯結 Link
  • 主要書目 Text book4:
    書名 book:變態心理學
    作者 author:Ann M. Kring
    譯者 translator:張本聖、徐儷瑜、黃君瑜、古黃守謙、曾幼涵等
    出版社 publisher:雙葉書廊
    ISBN:9865668777
    出版年 publishing year:2017
    URL:相關聯結 Link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1:
    書名 book:蔡明富主編(2004)。行為問題全校性介入的理念與實施。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2:
    書名 book:蔡明富主編(2005)。ADHD 與Autism學生社會技巧訓練課程─認知行為取向。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3:
    書名 book:蔡明富主編(2006)。打開「接納」開關─同儕接納情緒或行為問題學生課程彙編。 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4:
    書名 book:蔡明富主編(2008)。「情」「行」有Go棒─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輔導實戰手冊。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5:
    書名 book:蔡明富、施相如主編(2009)。解「動」與解「凍」─國中小同儕接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之課程彙編。台南市:台南市政府教育局。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6:
    書名 book:蔡明富、施相如主編(2012)。兩性不相「越」─情緒行為障礙學生性別平等教育課程。高雄市:昶景。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7:
    書名 book:蔡明富主編(2012)。淡定So Easy!─輕度障礙學生生氣控制課程彙編。高雄市:昶景。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8:
    書名 book:蔡明富主編(2013)。小小消防員滅「火」祕笈─國小輕度障礙學生「生氣管理」課程示例。高雄: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9:
    書名 book:蔡明富等著(2017)。社會情緒立可「帶」--學前社會技巧課程理念與實務。屏東:屏東縣政府。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10:
    書名 book:蔡明富主編(2018)。告別愛生氣--國中小特殊教育學生的生氣管理課程。台中:台中市政府。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11:
    書名 book:洪儷瑜(1998)。ADHD學生的教育與輔導。台北市:心理。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12:
    書名 book:梁培勇等著(2015)。兒童偏差行為。台北:心理。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13:
    書名 book:張本聖、徐儷瑜、黃君瑜、古黃守謙、曾幼涵等譯(2017)。變態心理學。台北:雙葉。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14:
    書名 book:黃惠玲、趙家琛譯、Barkley, R. A. & Murphy, K. R.(1998)。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臨床工作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15:
    書名 book:Barkley, R. A.(2005).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handbook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3nd e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16:
    書名 book:Quay, H. C., & Hogan, A. E. (1999). Handbook of 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s.  New York, NY: Kluwer Academic/ Plenum Publishers.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17:
    書名 book:洪儷瑜、丘彥南、張郁雯、孟瑛如、蔡明富(2001)。問題行為篩選量表、學生行為評量表、學生適應調查表。載於洪儷瑜主持: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發現與輔導系統。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18:
    書名 book:洪儷瑜、丘彥南、張郁雯、蔡明富(2001)。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學校輔導手冊。 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19:
    書名 book:蔡明富、吳裕益(2016)。「學前兒童社會行為評量系統」。台北:教育部。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20:
    書名 book:蔡明富、吳裕益(2014)。「國中小學生社會行為評量系統」。高雄:昶景。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21:
    書名 book:蔡明富、吳裕益(2016)。「高中職學生社會行為評量系統」。台北:教育部。
  • 參考書目 Reference book22:
    書名 book:蔡明富、吳裕益(2018)。「高等教育階段學生社會行為評量表」。(編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