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課教師: 張淑美
    教學大綱:※※※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不法影印※※※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105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綱要

    科目名稱:(中文)人格心理學研究                R選修           教師: 張淑美

                      (英文)The Studies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GE205)

    每學期開課學分數:上學期 2 學分 總學分數:學分 每週上課時數: 2 小時

    連繫電話:7172930 2188 辦公地點:教育大樓1510B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非法影印※※ 

    一、教學目標:

    (一)熟悉不同學派人格(性格)理論之人物主要論點與研究取向。

    (二)了解不同學派人格(性格)理論在教育輔導上的應用。

    (三)統整不同學派人格(性格)理論,建構個人的人性觀。

    (四)啟發對人格心理學理論與實務研究的興趣。

    (五)探究人格與靈性發展的關係,提升生命教育修為。

    二、課程核心能力及其配分:

    核心能力

    學院核心能力

    融合發展能力

    系所專門能力

    系所課程

    1
    語文能力

    2
    數位能力

    3
    證照能力

    4
    服務能力

    5
    創新思考能力

    6
    國際化能力

    7
    終身學習能力

    8
    精進教育學理基礎

    9
    精進課程與教學設計研究能力

    10
    精進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知能

    11
    精進教育心理與測驗統計之學術知能

    12
    精進教育研究與問題解決能力

     

     5%

     

     

    10%

     

     5%

    10%

    10%

    10%

     

    40%

    10%

     

    三、教材內容:如進度內容。

    四、實施方法與流程:包括閱讀、研討賞析、共學分享與筆試等。上課流程:

    課前充分預習做概念圖à教師引言à報告組報告與補充à小組討論分享à結語à形成新觀點/省思/心得。

    五、評量方式:

    10%  1.平時參與:課堂出席、口頭回饋或提出心得等。

    30%  2.個人平時作業

    1)個人筆記:課前根據進度閱讀教材,整理成架構圖/概念圖,並至少提出一個問題與一個省思,課中小組分享討論之後,再寫下新的省思/心得。每次約1-2A4,期中、期末各彙整一次繳交。(視狀況得形成性評量繳交)

    2)自我人格分析:根據人格理論做自我人格分析,約3-4A4(自我回顧與期望、他人眼中的我、理論驗證、統整自我;附錄:相關佐證。)

     30%  3.小組研討與報告:

    1)就分配主題做簡報:理論要點與補充。

            2)各組練習設計測驗題評量題目

            3)人格典範專書研討與評析:如以改變性格/命運著稱之﹤了凡四訓﹥ 為例,撰寫「<了凡四訓>性格改變原理與方法之分析」,組員各自閱讀該書後小組研討用所學人格理論分析書中案例改變性格與命運的理念與方法進而延伸出對自我人格提昇與教養上的啟示。

    30%  4. 期末考(筆)試。(期中考take-home不計分但必須完成練習題方能繼續參加期末考試。)

    六、主要讀本及參考書目:

    *葉光輝譯(2012)。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2版)。台北市:雙葉書廊。

    Pervin, L. A., & Cervone, D. (2010).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11th ed.).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Schultz, D. P., &Schultz, S. E. (2013).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10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黃希庭1998)。人格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危芷芬() (2012)人格心理學(Jerry M. Burger)。台北市:洪葉文化。

    林宗鴻譯(2003)。人格心理學(Jerry M. Burger著)臺北市:揚智文化。

    陳仲庚、張雨新編著(1995)。人格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廖世德譯 (2008) 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佛法和心理學在個體化歷程中的交叉點 台北市:人本自然。

     陸洛等譯(2011)。人格理論Duane Schultz & Sydney Ellen Schultz台北市:洪葉文化事業。    

    蒙光俊、簡君倫、郭明仁譯,Julia Yang(楊瑞珠)Alan MillirenMark Blagen

         2010)。勇氣心理學:阿德勒觀點的健康社會生活(The Psychology of             CourageAn Adlerian Handbook for Healthy Social Living)。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劉燁(2009)。阿德勒的智慧 : 阿德勒人格哲學解讀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張淑美主譯。John. P. Miller著(2007)。生命教育--推動學校的靈性課程台北市:學富。

    張淑美校閱、李昱平、張淑美譯。John. P. Miller著(2008)。如何成為全人教師。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淑美、楊秀宮、劉冠麟、張利中、王慧蘭、陳錫琦、丘愛鈴、李玉嬋、江綺雯譯。John. P. Miller著(2009)。生命教育-全人課程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許金聲等譯(2007)。動機與人格(第三版)Abraham H. Maslow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彭正梅、彭莉莉譯(2006)。兒童的人格教育(Adler Alfred上海市:上海人民。

    曾文星(2010)。一個人生、三種文化 : 中國、日本、美國文化對人格形成的自我分析臺北市心理。

    劉振中(2011)。九型人格的生活與工作應用法則:用九型人格成就你的美好人生。新北市:菁品文化。

    Bandura, A. (1999).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personality. In D. Cervone & Y. Shoda (Eds.), The coherence of personality: Social-cognitive bases of consistency, variability, and organization(pp. 185-241).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Burger, J. M. (2008). Personality(7th ed.). Belmont, CA: Thomason Higher Education..

    Cloninger, S. C (2008).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 Understanding persons. Pearson Prentice Hall, N. J.: Upper Saddle River.

    Furr, R. M (2011). Scale construction and psychometrics for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Los Angeles, CA : SAGE.

    Larsenm, R. J. & Buss, D. M. (2008). Personality psychology : Domains of knowledge about human nature. Boston : McGraw Hill.

    Leary, M. R. & Tangney, J. P. (2012). Handbook of self and identity. New York, NY : Guilford Press.

    Lee, K., Ashton, M. C. (2012). The H Factor of Personality. Waterloo, Ontaria, Canada :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

    Leontiev, D. (2006). Positiv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pproaching personality autonomy. In M. Csikszentmihalyi & I. S. Csikszentmihalyi (Eds.), A life worth living: Contributions to positive psychology (pp. 49-61).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pez, S. J. & Snyder, C.R. (2012). Oxford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nd ed.). New York, N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Adams, D. P. (2006). The person: A new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psychology.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McCrae, R. R., & Costa, Jr. P. T. (1999). A five-factor theory of personality. In L. A. Pervin & D. P. John (Eds.),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2nd ed.)(pp.139-153). New York, NY: The Guilford Press.

    Mischel, W. (2004). Toward an integrative science of the pers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5, 1-22.

    Mischel, W., & Ayduk, O. (2004). Willpower in a cognitive-affective processing system. In R. F. Baumeister & K. D. Vohs (Eds.), 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 Research, theory, and applications(pp. 99-129). New York, NY: The Guilford Press.

    Nezlek, J. B. (2011). Multilevel modeling for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housand Oaks, CA : Sage.

    Overskeid, G. (2007). Looking for Skinner and finding Freud. American Psychologist, 82(6), 590-595.

    人格心理學者專書出版社(參考):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系列、桂冠、生命潛能、遠流、張老師、心理…. 本土心理學、應用心理學等期刊. 

    Journal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American Psychologyis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七、教學進度:

     週別

    日期

    內容

    作業

    參考資料

    1.

    9/13

    課程介紹、緒論

    分組、訂書

     

    2.

    9/20

    人格心理學理論概述

    自我性格回顧

    1

    3.

    9/27

    性格的科學研究

    如規定

    2

    4.

    10/04

    心理動力論:Freud心理分析性格理論

    他人眼中的我-師長同儕如規定、小組(1

    3

    5.

    10/11

    Freud心理分析理論的應用

    如規定、小組(1

    4

    6.

    10/18

    Rogers個人中心性格理論

    如規定、小組(2

    5

     

     

    7.

    10/25

    Rogers現象學派理論的應用

    如規定、小組(2

    6

     

    8.

    11/01

    性格特質論

    個人筆記1小組(3

      7

    10.

    11/08

    性格特質論的應用

    如規定、小組(3

    尊長家人眼中的我..

    8

    11

    11/15

     (期中考)

     

    Take-home自我評量

    《了凡四訓》個人心得加分

     

    11.

    11/22

    社會認知論

    如規定、小組(4

    9

     

    12.

    11/29

    社會認知論的應用

     

    如規定、小組(4

    10

    13.

    12/06

    Kellly的個人建構理論

    如規定、小組(5

    11

    14.

    12/13

    性格的生理基礎

     

    如規定、小組(5

    12

    15.

    12/20

    (行為主義及學習取向)、情境脈絡中的性格、總評

    期末各組試題彙整

    個人筆記2

     

    131415.

    16.

    12/27

    小組專題報告

    小組1,2,3

     

    17.

    01/03

    小組專題報告

    小組4,5

    完整自我分析報告

    小組專題報告書面

     

     

     

    18.

    1/10

    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