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帳號僅供本課程與教學有關聯繫,請勿傳送無關資訊】
一、教學目標:
(一)認識現代教育哲學與思潮的主要流派與代表人物、基本主張、關注議題、重要概念,及其在教育理論與實踐上的意義和影響以及可能的應用途徑和限制。
(二)運用相關教育哲學的論點或概念架構,解析教育理論或實際措施,以檢視或回應理論、指導行動、或修正與批判其主張,進而啟發從事教育研究和文教事業的實踐智慧與行動意志。
(三)鍛鍊理性溝通、學術論辯與批判運思之技巧與能力,恪遵學術倫理規範。
(四)培養「擬情的理解」與「合理的批判」之治學態度以及民主對話的習慣。
二、課程核心能力及其配分(參考)
能力指標
|
研究生能力
|
院核心能力
|
所核心能力
|
總
百
分
比
|
課程 vs 融合發展能力
|
課程 vs 院能力
|
課程 vs 專門能力
|
創新思考能力
|
國際化能力
|
終身學習能力
|
院1
|
院2
|
院3
|
院4
|
專1
|
專2
|
專3
|
專4
|
專5
|
|
語文能力
|
數位能力
|
證照能力
|
服務能力
|
深究教育學理論基礎
|
深究課程與教學設計能力
|
深究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知能
|
深究教育心理與測驗統計知能
|
具備獨立研究與發表學術論文能力
|
教育哲學專題研究
|
15
|
15
|
10
|
|
|
|
|
25
|
5
|
5
|
5
|
20
|
100
|
|
|
|
|
|
|
|
|
|
|
|
|
|
|
|
|
|
|
三、教學內容:
(O)課程介紹 2016/09/12
1. 教育哲學是甚麼?不是甚麼?
2.為何要修習本課程?理解「教育哲學」有何「用」?
3.修習這門學科應有甚麼收穫?
【參閱洪仁進(2011);Standish (2010);邱兆偉、簡成熙(2003);張光甫(2003、1995)伍振鷟(1999);李奉儒(2002);陳迺臣(2002[1990])第二章、(2001[1997])第一章;賈馥茗(1983)緒論、(1998);歐陽教(1999);簡成熙(1996)、簡成熙譯(1995)。】 ※修習者完成分組,每組以2~3人為原則。
(一)教育、哲學與人類的處境:社會哲學的省察 09.12~09.19
[這樣的開頭有些抽象,但是比較能夠掌握教育哲學跟人類處境之間的密切關係。本單元分別由柏拉圖(Plato)的《共和國》(The Republic)、盧梭(Rousseau)的《愛彌兒》(Emile)與社會契約論(The Social Contract)、以及杜威(John Dewey)的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所展現的三個時代的人類處境、社會結構、及教育設計,相互對照,以闡明教育哲學論述的時代特徵,藉以鋪陳後續單元各議題的歷史關聯性,並為相關教育哲學或思潮對教育的討論,預先作畫龍點睛的佈局。]
【參閱Honderich (Ed.) (1995);SYC ppt檔;Bailey
et al (Eds.) (2013[2010])第5, 6, 7 章】
(二)教育哲學主要關注的課題與內容 09.19~10.31
[先從哲學的探究內容窺視教育的意義[參考David Carr (2003)原著,黃藿、但昭偉(2007)中/漢譯《教育意義的重建》],再逐漸進入教育的為何教、教什麼、如何教、誰來誰【參閱賈師馥茗教授(1983),該書的系統思維值得細讀品嘗】等議題,以及當代社會與人類處境的教育新課題[接續上一單元布局,另請參考吳家瑩(2011)在《新教育學的建構-創新教育知識的經驗》勾勒的植基於本土教育研究的教育知識,所建構的新教育學;以及批判地參考(辨析各作者的引介或主張,再針對專題蒐集文獻或實徵證據以為對照)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2011)《教育哲學-新興議題研究》一書中的有關章節],期能進出哲學與教育及其關係間的探討。]
1. 教育哲學的發展—歷史的回顧 09.19
【Oancea and Bridges (2011);簡成熙(2011a,b,c);蘇永明(2015)附錄;Chambliss (2009);Phillips (2008)】
2.教育與知識論 09.26
【Kincheloe (2011); Noddings (2007)第六章;Robertson (2009)in Siegel Ed. 第1 章;卯靜儒等譯(2006)第二章;李奉儒(2004);林逢祺(2004);Kant的12範疇與Habermas的知識論架構;及其他華文著作】
3. 教育與倫理學及道德教育 10.03
【Noddings (2007)第8章;Haydon(2003)in Curren Ed. 第22章;李奉儒(2004);陳迺臣(2001[1997])第六章;馮朝霖(2000);林逢祺 譯 (2010);SYC ppt 檔;蘇永明(2015)第5,6章】
4.當代政治哲學與教育革新議題 10.17
【Noddings (2007)第9,10章;Callan and White (2003)in Blake et al Eds. 第5章;楊深坑(2008);莊勝義 (2012) ppt檔;林逢棋、洪仁進 主編(2011)有關章節;黃藿、但昭偉 總校譯(2007)第11~13章】
5. 教育、心靈、人性與宗教 10.24
【Alexander and McLaughlin(2003)in Blake et al Eds.第20章;陳迺臣(2001[1997])第2、7章;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 (2007);蘇永明(2015)第15章;文景出版社編輯小組(1980 [1976])】
6. 教育的本質與目的及歷程(目標、內容、方法、與師生關係) 10.31
【Whitehead(1967[1929]);黃藿、但昭偉 總校譯(2007)第1、3、9章;張光甫(2011[2003]);陳迺臣(2001[1997]);賈馥茗(1983)】
【有關教育美學議題請參閱林逢祺(2015);崔光宙、林逢祺 主編(2000);林逢祺 (1999) 載於伍振鷟 主編(1999);馮朝霖(2000)等,以及最近出版的文獻,例如東華大學李崗教授近幾年辦理的教育美學研討會文章。本單元各議題另請參閱張光甫(2011[2003]);邱兆偉(2003);伍振鷟 主編(1999);陳迺臣(2001[1997]);歐陽教 主編(1999);簡成熙 主編(1997);賈馥茗(1983);中研院歐美所主編的《當代教育學論文集》各卷;教育哲學與文化叢書(五南);相關論文隨堂補充。】
(三)現代重要西方教育哲學的派別與主要論述內容 11.07~12.26
【這樣分派別地介紹各教育思潮或流派的教育哲學觀點或教育理論,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投入在各家論述的典籍與資料之閱讀與體會,雖可能有助於融匯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卻也容易流於迷失在「百家爭鳴」之間。因此,修習者若能依其需要或愛好,選擇有關的派別詳加理解,也同樣可以對教育哲學的論述有所斬獲。由於時間的限制,關於(觀念論(idealism)與 唯實論(realism)、自然主義(naturalism)、實用主義(pragmatism)、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社會重建主義(social
reconstructionism)等派別,僅能非常簡要的介紹,而將重點集中在當代比較新或比較有影響力的教育思潮,惟因內容仍多,僅能做概略性地介紹。】
7. 杜威的哲學與教育思想
11.07
【Curren (2009)in Siegel Ed.
第26章;Gutek(2009)第4章;Noddings (2007)第2章;Dewey (1919);單文經
譯注 (2015);蘇永明(2015)第8章;黃藿、但昭偉 總校譯(2007)第8章 。】
8. 教育分析哲學 11.14
【Noddings (2007)第3章;Curren, Robertson and Hager (2003)in Curren Ed. 第12章;但昭偉(2003)、簡成熙(2011a, b,c;1996);另參考歐陽教、邱兆偉、李奉儒、林逢祺、洪仁進等等之相關著作】
9. 歐陸哲學 (簡述)與教育
11.21
【Noddings (2007)第4章;Gutek(2009)第5章介紹「存在主義」;溫明麗(1996);郭實渝(2003、1996);另參考楊深坑、陳文團、陳伯璋、黃瑞祺、高宣揚、張文軍、周佩儀等等之相關著作】
10. 女性主義(feminism)與教育
11.28
【Mayo and Stengel (2013) in Bailey et al (Eds.)
第11章;Noddings (2007)第11章;Martin (2003)in Curren Ed.
第13章;簡成熙(2003);另參考莊明貞、潘慧玲、游美惠等等之相關著作】
11.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與教育
12.05
【Smith (2013) in Bailey et al (Eds.)
第10章;Gutek(2009)第6章;Noddings (2007)第4章;蘇永明(2015)第9章;蘇峰山之相關著作】
12. 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
12.12
【Burbules (2009) in Siegel Ed.
第28章;Gutek(2009)第16章;方永泉(2012、2006);張盈堃等譯(2004);方永泉
譯(2003);彭秉權譯(1999);莊勝義 (2003)手稿;蘇永明(2015)第10章;另參考宋文里、張盈堃、李奉儒、周佩儀、王慧蘭、卯靜儒、馮朝霖等等之相關著作(詳如附錄)】
13.社會正義與教育公平
12.19
【Brighouse (2003);Walker and Unterhalter (2007)尤其第1章導論及地12章結論;Goodman(2011);王俊斌(2010);林逢棋、洪仁進 主編(2006)多篇有關文章;莊勝義(2013)SYC ppt檔;陳伯璋、王如哲 主編(2014);蘇永明(2015)第4章】
14. 多元文化論(multiculturalism)與教育 12.26
【Fullinwider (2003)in Curren Ed.第34章;Tamir(2003)in Curren Ed. 第35章;Dhillon and Halstead(2003)in Blake et al Eds. 第8章;Levinson (2009)in Siegel Ed. 第23章;Ford (1999);陳伯璋(2009);陳枝烈等譯 (2008);張建成(2007、2012);趙剛(2006);劉美慧(2007、2009a、2009b);蘇永明、但昭偉
主編(2000);但昭偉(1999);林火旺(1999);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1);劉蔚之(1993);莊勝義(2007、2009、2011)】
--------------期 末 考-----------2017.01.09
四、實施方法:
本課程注重閱讀與討論,修課者於課前依授課進度,研閱資料,準備摘要、心得、或問題,並於課堂上參與討論與對話,然後完成個人的學習檔案。主要授課方式,大致如下:
(一)講授:第1~2週(09.12~09.19)與第14(2016.12.26)教學單元主題,以教師講授為主,輔以討論。
(二)分組討論:修課者依事先閱讀資料所整理之摘要或問題,針對教師講授或分組口頭報告,提出問題、評論或回應主題內容的有關議題。
(三)口頭報告:自09.26起的單元教學內容(計12講次),各報告組應就所研讀的資料,整理成6頁以內的書面初稿,經授課教師確認或提供意見修改後,上課時提出引言報告;其他修課同學則針對課前準備情形提出討論,經過質疑、問答、論辯後,加以修正,完成個人之學習檔案(含摘要與心得)。
(四)作業(配合各單元主題,分個人與分組作業。個人摘要與心得,每一單元主題以A4、12號字、2頁為原則;分組口頭報告以6頁為上限)
(五)影片欣賞與評析(視教室設備與課程關聯而定)
五、評量方式:
(一)平時考評(30%):含課前準備、摘要(15%)、出席並參與研討情形(15%)。
(二)期中考評(30%):含書面作業(15%)、分組口頭報告(15%)。
(三)期末考評(40%):申論題【30%】)總結評量。命題範圍主要根據各單元講授或報告內容,以及課堂中之討論重點。
六、主要讀本及參考書目
(一)主要讀本:
Bailey, Richard; Barrow, Robin; Carr, David; McCarthy, Christine (Eds.) (2013[2010]). The Sage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London: Sage.
Blake, Nigel & Masschelein, Jan (2003). Critical theory and critical pedagogy. In Nigel Blake, Paul Smeyers, Richard Smith, and Paul Standish (Eds.)
The Blackwell guide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Blackwell. pp. 38-56.
Carr, Wilfred (Ed.) (2005). The RoutledgeFalmer Reader in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Curren, Randall (Ed.) (2003). 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Blackwell.
Gutek, Gerald L. (2009). New Perspectives o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 J.: Pearson. [分別從哲學、意識型態、及教育理論三方面的論述]
Noddings, Nel (2007).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2nd ed.). Boulder, CO.: Westview. [與曾漢塘等中譯版稍有不同]
Siegel, H., (Ed.) (2009).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單文經譯注(2015)。經驗與教育(John Dewey 原著)。臺北市:聯經。
蘇永明(2015)。當代教育思潮。臺北市:學富文化。
(二)參考書目: [未列出之相關大學部用書與期刊論文請自行搜尋參閱;未曾修讀過教育哲學者,應就先閱讀兩三本下述參考書]
中國教育學會主編(1988)。現代教育思潮。臺北市:師大書苑。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1995)。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臺北市:師大書苑。
文景出版社編輯小組(1980 [1976])。教育哲學,臺北市:文景。
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Paulo Freire原著)。臺北市:巨流。
方永泉(2006)。批判取向教育哲學的發展、議題及展望。載於李錦旭、王慧蘭主編 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臺北市:心理),頁23-57。
方永泉(2012)。批判與希望—以行動為中心的教師哲學。臺北市:學富文化。
方永泉、洪雯柔、楊洲松 譯(國立編譯館/主譯) (2011)。希望教育學:重現(受壓迫者教育學) (Paulo Freire 原著)。臺北市:巨流。
王受榮(1996)。教師與學生的權利與義務。載於黃光雄主編 教育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頁321-339。
王俊斌 (2010)。 論Martha Nussbaum「能力取向」的正義觀與教育發展。教育研究集刊,56(2):41-69。
王建元(1996)。「從現代主義到批判教育學--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理論基礎」,載於周英雄主編
現代與多元:跨學科的思考(臺北市:東大),頁 193-215。
石元康(1996)。現代社會中價值教育為什麼會式微?。載於周英雄主編 現代與多元:跨學科的思考(臺北市:東大),頁173-191。
伍振鷟 主編(1999)。教育哲學。臺北市:五南。
但昭偉(1999)。多元文化主義點下的道德教育與評量—一項初步的觀察。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大學主辦「教育哲學學術研討會」(1999.10.16~17), 11-1~11-21。
但昭偉(2002a)。道德教育~理論、實踐與限制。臺北市:五南。
但昭偉(2002b)。思辯的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但昭偉(2003)。分析哲學與分析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 主編 當代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頁35-60。
但昭偉 主編(2006)。教師的教育哲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但昭偉、蘇永明(2000)。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杜祖貽(1988)。教育哲學的觀念、方法與功能。載於杜祖貽、劉述先(合編) 哲學、文化與教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頁9-35。
李奉儒(2004)。教育哲學:分析的取向。臺北市:揚智。
李錦旭、王慧蘭(主編)(2006)。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臺北市:心理。
何兆武譯(1987)。盧梭社會契約論(Jean-Jacques Rousseau 著)。臺北市:唐山。
宋文里(1995)。 批判教育學的問題陳顯。 通識教育,2(4): 1-15。
吳俊升(2012[1998、1973])。教育哲學大綱(增訂本)。臺北市:台灣商務。
吳家瑩(2011)。新教育學的建構:創新教育知識的經驗。臺北市:學富文化。
吳康(1969)。人文教育哲學概論。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林火旺(1999)。少數族群可否拒絕政府的教育?--自由社會公民教育的意義與限制。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大學主辦「教育哲學學術研討會」(1999.10.16~17),12~1~12-24。
林玉体譯(1996)。民主與教育(John Dewey 1916年原著)。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建福 (2009)。德行取向的道德教育。臺北市:學富文化。
林逢祺(2004)。教育規準論。臺北市:五南。
林逢祺 (2015)。教育哲學:ㄧ個美學提案。臺北市:五南。[本書讓教育哲學更可親!]
林逢祺譯(1996)。哲學概論 (Peter K. McInerney 原著)。臺北市:桂冠。
林逢祺 譯 (2010)。道德哲學要義(James Rachels 原著)。臺北市:麥格羅希爾(桂冠總代理)。
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2003)。教育哲學述評。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2006)。民主社會中的教育正義:教育哲學述評(三)。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 (2007)。課程與教學哲學:教育哲學述評(四)。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2011)。教育哲學:新興議題研究。臺北市:學富文化。
林寶山、康春枝合譯(1992 [1990])。學校與社會、兒童與課程(John Dewey 原著)。臺北市:五南。
林寶山主譯(1989)。民主主義與教育(John Dewey1916年原著)。臺北市:五南。
邱兆偉 主編(2003)。當代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邱兆偉(2003)。建構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 主編 當代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頁163-207。
邱兆偉主編(1996)。教育哲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周珮儀 (1999)。從社會批判到後現代:季胡課程理論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洪仁進(2011)。什麼才算是「教育哲學」。載於林逢祺、洪仁進 主編 (2011)。教育哲學:新興議題研究
(臺北市:學富文化),頁1-25。
侯健譯(1996[1970])。柏拉圖理想國(Plato 著)。臺北市:聯經。
高廣孚(1989)。教育哲學。臺北市:五南。
徐學庸 譯 (2009)。理想國篇:譯註與詮釋(Plato 原著)。臺北市:台灣商務。
彭秉權譯(1999)。批判教育學(摘自Peter McLaren原著.)。通識教育季刊,6(2):109-155。
梁福鎮(2006)。教育哲學:辯證取向。臺北市:五南。
郭實渝(1996)。後現代教育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 教育哲學(臺北市:師代書苑),頁237-275。
郭實渝(2003)。後現代思潮與生態文化教育理念。載於邱兆偉 主編 當代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頁247-273。
郭實渝主編(1997)。當代教育哲學論文集II。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黃藿、但昭偉 總校譯(2007)。教育意義的重建--教育哲學暨理論導論(David Carr原著)。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文軍(1998)。後現代教育。臺北市:揚智。
張光甫 (2011[2003])。教育哲學:中西哲學的觀點。台北市:雙葉。
張光甫(1995)。教育的哲學基礎。載於王家通主編 教育導論(高雄市:麗文),頁93-120。
張建成(2007)。獨石與巨傘:多元文化主義的過與不及。教育研究集刊,53:103-127。
張建成(2014)。再論多元化教育的困境。教育研究集刊,60(3):111-128。
張盈堃 (2001)。性別與教育:批判教育學觀點。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盈堃、彭秉權、蔡宜剛、劉益誠等譯(2004)。批判教育學導論(Barry Kanpol原著)。臺北市:心理。
張茂桂(2004)。多元文化論述在台灣。教育研究月刊,117:101-106。
張鍠焜 (2007)。E. Levenas「為他」倫理學及其德育蘊義。教育研究集刊,53(3):67-92。
莊明貞(1997)。多元文化女性主義與兩性平等教室的建構。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85-305。
莊勝義 (2007)。機會均等與多元文化兩種教育運動的對比。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22:21-42。
莊勝義(2003)。壓迫者的解放教育--「不對稱性倫理」的思考。論文提要,報告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2003年11月29日)教育哲學研討會。
莊勝義(2009)。從多元文化觀點省思「弱勢者」的教育「問題」與「對策」。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1:17-56。
莊勝義(2011)多元文化與教育正義-教育政治哲學的觀點(教育論壇引言內容)。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4:323-331。
陳伯璋(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2009)。當前多元文化教育實踐與省思—兼論新多元文化教育的可能。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1:1-16。
陳伯璋、王如哲 主編(2014)。教育公平。臺北市:高等教育。
陳枝烈、陳美瑩、莊啟文、王派仁、陳薇如 等譯 (2008)。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與觀點 (James A. Banks & Cherry A. McGee Banks原編)。臺北市:心理。
陳迺臣(2001[1997])。教育哲學導論:人文、民主與教育。臺北市:心理。
陳迺臣(2002 [1990])。教育哲學。臺北:心理。
崔光宙、林逢祺主編(2000)。教育美學。臺北市:五南。
單文經譯注(2015)。經驗與教育(John Dewey 原著)。臺北市:聯經。
馮朝霖(2000)。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臺北市:元照。
曾漢塘,林季薇 譯(2000)。教育哲學(Nel Noddings 原著)。臺北市:弘智。
勞思光(1988)。哲學思想與教育。載於杜祖貽、劉述先(合編) 哲學、文化與教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頁37-62。
楊深坑(1997)。溝通理性、生命情懷與教育過程: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與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深坑(2008)。社會公義、差異政治與教育機會均等的新視野。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6 (4) 1-37。
葉彥宏 (2015)。圖解教育哲學。臺北市:五南。
溫明麗(1996)。批判理論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 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頁205-235。
溫明麗譯(1997[1996])。新教育學((Wilfred Carr原著)。臺北市:師大書苑。(緒論與第8、9章)
賈馥茗(1983)。教育哲學。臺北市:三民。
賈馥茗(1997)。教育的本質,臺北市:五南。
趙剛(2006)。多元文化的修辭、政治和理論,臺灣社會研究,62﹕147 - 189。
劉育忠 譯 (2007)。教育哲學(Howard A. Ozmon, & Samuel M. Craver原著)。臺北市:五南。
劉美慧(2007)。欣賞文化差異與追求社會正義—重新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5(2),187-203。
劉美慧 主譯(2009a)。教學越界—教育即自由的實踐(bell hooks原著)。臺北市:學富文化。
劉美慧 主編(2009b)。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臺北市:學富文化。
劉蔚之(1993)。多元文化教育思想之研究。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 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台灣書店),頁71-99。
歐陽教(1973)。教育哲學導論。臺北市:文景。
歐陽教主編(1999)教育哲學。高雄市:麗文。
簡成熙(1996)。教育哲學的綜合分分析與發展趨勢。載於邱兆偉主編 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頁277-299。
簡成熙(2003)。女性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 主編 當代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頁209-246。
簡成熙(2005)。教育哲學專論:當分析哲學遇上女性主義。臺北市:高等教育。
簡成熙(2011a)。從三本英國教育哲學手冊回顧與前瞻倫敦路線的發展:兼評歐陽教教授的貢獻。市北教育學刊,39: 23-53。
簡成熙(2011b)。革命與再革命的教育分析哲學:兼論郭實渝教授的貢獻。市北教育學刊,40: 19-54。
簡成熙(2011c)。百年來華人世界教育哲學之發展。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方永泉、陳佩英執行主編)
百年教育的回顧:傳承與創新(臺北市:學富文化),頁327-370。
簡成熙 譯(2012[1995])。教育哲學導論(George R. Knight原著)。台北市:五南。
簡成熙 主編(1997)。哲學與教育--20世紀末的教育哲學。高雄市:復文。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高等教育。
蘇永明(2003)。新實用主義的教育哲學—羅逖。載於邱兆偉 主編 當代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頁61-89。
蘇永明(2006)。主體的爭議與教育:以現代和後現代哲學為範圍。臺北市:心理。
蘇永明(2015)。當代教育思潮。臺北市:學富文化。
蘇永明、但昭偉主編(2000)。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Alexander, Hanan & McLaughlin, Terence H. (2003). Education in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In Nigel Blake, Paul Smeyers, Richard Smith, and Paul Standish (Eds.)
The Blackwell guide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Blackwell), pp. 356-373.
Bailey, Richard; Barrow, Robin; Carr, David; McCarthy, Christine (Eds.) (2013[2010]).
The Sage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London: Sage.
Bailey, Richard (Ed.) (2010).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London: Continuum.
Brighouse, Harry (2003). Educational equality and justice. In Randall Curren (Ed.)
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Blackwell), pp. 471-486.
Carr, David (2003). Making Sense of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and Theor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ondon: RoutledgeFalmer.
Carr, Wilfred (Ed.) (2005). The RoutledgeFalmer Reader in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Chambliss, J. J. (2009).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oday.
Educational Theory, 59 (2): 233-251.
Curren, Randall (Ed.) (2003). 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Blackwell.
Dewey, John (2009[1919]).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LLC: NuVision. [杜威的其他專著應依需要另行搜尋研閱]
Ford, Terry (1999). Becoming multicultural: Personal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through critical teaching. New York & London: Falmer Press.
Goodman, Diane J. (2011). Promoting diversity and social justice: Educating people from privileged groups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Greene, Maxine & Griffiths, Morwenna (2003). Feminism,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Imaging public spaces. In Nigel Blake, Paul Smeyers, Richard Smith, and Paul Standish (Eds.)
The Blackwell guide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Blackwell. pp. 73-92.
Gutek, Gerald L. (2009). New Perspectives o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 J.: Pearson. [分別從哲學、意識型態、及教育理論三方面的論述]
Honderich (Ed.) (1995).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in, Shenghong & Dan, Jau-wei (2004).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Comparative Education, 40(4): 571-581.
Kincheloe, Joe L. (2011). A critical complex epistemology of practice. In Joe L. Kincheloe and Randall Hewitt (Eds.)
Regenerating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What happen to soul? (New York: Peter Lang), 219-230.
Oancea, Alis and Bridges, David (2011).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he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tradition. In John Furlong and Martin Lawn (Eds.)
Disciplines of education: Their role in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pp.50-66.
Ozmon, Howard A. & Craver, Samuel M (2008).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8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
Peters, Michael & Wain, Kenneth (2003). Postmodernism/post-structuralism. In Nigel Blake, Paul Smeyers, Richard Smith, and Paul Standish (Eds.)
The Blackwell guide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Blackwell. pp. 57-72.
Roth, Klas (2010). Education for responsibility: Knowledge. Ethics and deliberation. In Klas Roth and Iland Gur-Ze’ev (Eds.)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Boulder, CO.: Springer), pp. 105-121.
Siegel, H., (Ed.) (2009).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dish, Paul (2010). What is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Richard Bailey (Ed.)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London: Continuum), pp. 4-20.
Walker, Melanie and Unterhalter, Elaine (Eds.) (2007).
Amartya Sen’s capability approach and social justice in education.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White, John (2010). Elusive rivalry? Conceptions of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Ethics and Education, 5(2): 135–145.
Whitehead, Alfred North(1967[1929]). The Aims of Education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Fre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