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課教師: 陳怡夫
    教學大綱:※※※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不法影印※※※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學綱要(105學年度)

    科目名稱:人文與科技      ˇ必修  □選修          教師: 陳怡夫  

    任課班級:大學部 通識課程

    每學期開課學分數:上學期 2 學分   下學期   學分

    總學分數: 2 學分   每週上課時數: 2 小時

    連繫電話:        辦公地點:             辦公時間(Office hour):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非法影印※※

     

    一、教學目標:

    1.    能以多種角度,社會、政治、性別等觀察與思辨科學與技術知識生產過程中的多元面向。

    2.    能建立一個從科學、技術與社會(STS)的觀點分析科技知識的基本架構。

    3.    能培養分析與思辨能力,進而學習介入科技相關議題,並培養科技民主化的態度。

     

    二、課程核心能力及其配分:

    核心能力

    基本能力

    通識教育能力

    通識教育中心

    1
    中文能力

    2
    英文能力

    3
    資訊能力

    4
    批判思考與民主力

    5
    終身學習與創新力

    6
    人文關懷與道德力

    7
    宏觀全球溝通能力

    科技與社會

    0

    0

    0

    30

    40

    30

    0

     

    三、教材內容:

    本課程的內容主要在介紹科學與技術知識生產過程中的多個面向,並提供一個分析科技知識的基本架構。課程內容的第一部分,將從介紹一般常見的科學觀開始,逐一簡介邏輯實證論,孔恩的科學革命與典範,到科學建構論的簡單理論與歷史發展。第二部分將介紹科學知識形成的脈絡,藉由分析科技物的案例探討,思考科學與技術知識生產過程中所牽涉的多重因素。第三部分介紹科技與政治,和性別研究角度的科技研究。最後第四部份則探討科技與公眾之間的關係,包含科技爭議與公眾參與,以及風險社會的基本概念,重新思考科技相關的爭議與風險的特質和公眾的關係。

     

    四、實施方法:

    1.    教師講授

    2.    分組報告

    3.    小組討論

     

    五、評量方式:

    評量方式

    分組口頭報告

    分組書面報告

    參與討論

    期中考

    期末考

    百分比

    30%

    30%

    20%

    10%

    10%

     

    六、主要讀本及參考書目:

    (1)主要讀本:

    1. 丁佩芝、陳月霞譯(1999)。Henry Petroski著。器具的進化。北京:中國社會。

    2. 汪浩譯(2004)。Urich Beck著。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台北:巨流。

    3.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2004)。科技渴望社會。台北:群學。

    4.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2004)。科技渴望性別。台北:群學。

    5. 林宗德譯(2007)。Sergio Sismonso著。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台北:群學。

    6. 邱仁宗譯(2002)。Alan Chalmers著。科學究竟是什麼。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7. 陳恒安、王秀雲、李尚仁等著(2009)。科技渴望參與。台北:群學。

    8. 程樹德等譯(1991)。Thomas Kuhn著。科學革命的結構。台北:遠流。

    9. 楊谷洋等編著(2010)。科技社會人:STS跨領域新視界。新竹:交大出版社。

    10. 潘非、何永剛譯(2000)。Harry M. Collins, Trevor Pinch著。人人應知的科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1.「科技、醫療與社會」期刊。

     

    (2)參考書目:

    1. 王秀雲等著(2012)。意外多重奏-STS如何重組真相。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

    2. 成令方主編(2008)。醫療與社會共舞。台北:群學。

    3. 李佩芝譯(2004)。Edward Tenner著。不只是發明科技改變人性?。台北:時報。

    4. 林文源等編著(2014)。科技社會人II。新竹:交大出版社。

    5. 周亮、李玉琴譯(2000)。Harry M. Collins, Trevor Pinch著。人人應知的技術。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6. 傅大為(2009)。回答科學是什麼的三個答案。台北:群學。

     

    七、教學進度:

    週 別

    內    容

    閱  讀  資  料

    1

    課程簡介:介紹科學、技術與社會課程。

     

    2

    一般常識性的科學觀

    《科學究竟是什麼》,第一至四章。

    3

    科學社群、常態科學與科學革命

    《科學革命的結構》。第二、三、六、十章。

    4

    科學與技術的社會建構論

    《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第六章。

    5

    科技與社會的交纏與互融

    (美國電氣化的過程:系統建造者)。《科技渴望社會》,第一章。

    6

    科技的社會連結

    (沉默的技術:嘉南平原上的拼裝車)。《科技、醫療與社會》,第一期 (2001),頁1-42。

    (一脈相承:台灣筏之技術創新與特性)。《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十輯(2008),頁527-573。

    7

    日常技術物的設計與社會

    (刀叉、迴紋針、拉鍊、流行與工業設計、開罐器)。《器具的進化》。

    8

    家庭科技物的設計與社會

    (家庭中的工業革命)。《科技渴望性別》,第三章。

    9

    期中考

     

    10

    科技與政治

    (技術物有政治性嗎)。《科技渴望社會》,第二章。

    11

    科技與性別(一)

    (「獸」何以稱為「哺乳」動物)。科技渴望性別,第一章。

    12

    科技與性別(二)

    (卵子與精子:科學如何建構了一部以男女刻版性別角色為本的羅曼史)。 科技渴望性別,第六章。

    13

    科學爭議如何解決

    (試管中的太陽:冷核融合的故事)。《人人應知的科學》,第三章。

    (歧見的萌芽:路易.巴斯德與生命的起源)。《人人應知的科學》,第四章。

    14

    科技爭議與風險社會

    (電子科技與環境風險)。《科技社會人》,單元五。

    《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 》,第七章。

    15

    科技與公共參與(一)

    (專家知識與公眾對科學的理解)。《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第十六章。

    16

    科技與公共參與(二)

    (民主、專業知識、和愛滋療法社會運動)。《科技渴望性別),第七章。

    17

    科技創新與進步

    (直線進步或交引纏繞?)。《科技渴望社會》,第二章。

    (從創新到使用)。《科技渴望性別》,第四章。

    18

    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