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課教師: 林振欽
    教學大綱:※※※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不法影印※※※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通識教育科目教學綱要

    科目名稱:(中文)科技與社會(人文與科技)教師:林振欽

    (英文)Technology and Society(Humanity and Technology)TEL:71729303516研究室(行政八樓0811)1691

    非同步教室:http://140.127.43.241/1051HAT

    每學期開課學分數:學分總學分數:學分每週上課時數:小時

    相關科目:自然科學、科技史哲、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未來學

    課程綱要:

    一、教學目標:

    ()瞭解社會變遷的歷程。

    ()瞭解二種文化的義涵:人文與科技。

    ()觀察人文與科技的衝突現象,面對社會性科學議題(SSI, Socio-Scientific Issue),學習論證的方法。

    ()探索人文與科技的調適溝通之道。

    ()培養樂於終生學習、與時俱進的社會價值觀。

    二、課程核心能力及其配分:

     

    核心能力

    基本能力

    通識教育能力

    通識教育中心

    1
    中文能力

    2
    英文能力

    3
    資訊能力

    4
    批判思考與民主力

    5
    終身學習與創新力

    6
    人文關懷與道德力

    7
    宏觀全球溝通能力

    科技與社會

    0

    0

    0

    30

    40

    30

    0

    三、教材內容:

    ()課程解說與人類社會變遷的歷程介紹

    1.通識的意義

    2.科技發展與倫理道德

    3.人類社會變遷的歷程

    ()瞭解二種文化的義涵:人文與科技

    1.科技與文化的定義

    2.二種文化

    3.資訊科技與生物科技的發展

    (三)觀察人文與科技的衝突現象(社會性科學議題)

    1.科技發展與終極信仰

    2.科技發展與倫理道德

    3.科技發展與藝術表現

    4.科技發展與環境倫理

    (四)探索人文與科技的調適溝通之道

    1.現代社會之省思

    2.認識未來的社會

    3.未來社會中人文與科技的互動

    4.未來社會中個人重新定位之探索

    四、教學方法:

    講述與研讀、討論與實作、作業、展示。

    五、評量方式:

    平時參與課堂及非同步討論及發表情形,作業資料,期中反思、期末考。

    六、主要讀本與參考書目

    1.李國偉譯(民92)。科學迎戰文化敵手。台北:天下文化。

    2.沈清松(民92)。科技與文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3.沈清松(民73)。解除世界魔咒-科技對文化的衝擊與展望。台北:聯經出版。

    4.林志成、劉藍玉譯(民89)。兩種文化。台北:貓頭鷹出版。

    5.梁錦鋆譯(民89)。科學並未終結。台北:天下文化。

    6.陳衛平譯(民81)。科學的進步與問題。台北:桂冠出版。

    7.周明辰、許士亮譯。(民90)。心靈與科學的橋。台北:方智出版。

    8.程樹德、傳大為、王道還等譯。科學革命的結構。台北:吳氏基金會。

    9.曾志朗(民89)。用心動腦話科學。台北:遠流出版。

    10.王寶貫(民92)。洞察。台北:天下文化。

    11.尹萍譯(J.Naisbitt&P.Aburdene著)(民79)。2000年大趨勢。台北:天下文化。

    12.尹萍譯(J.Naisbitt,N.N.&D.P.著)(民88)。高科技.高思惟。台北:時報文化。

    13.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93)。科技渴望社會。台北:群學出版公司。

    14.唐君毅(民77)。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台北:學生書局。

    15.徐武軍、高兆祥(94)人文科技與生活。台北:五南。

    16.張建邦、林志鴻(民85)。未來學。台北:書華出版公司。

    17.葉至誠(民86)。蛻變的社會。台北:洪葉文化。

    18.詹宏志(民88)。E時代。台北:巨思文化。

    19.顧淑馨譯(J.S.Brown&P.Duguid著)(民90)。資訊革命了什麼?台北:先覺出版社。

    20.SheilaJasanoff,GeraldE.Markle,JamesC.Petersen,andTrevorPinch(eds.)(1995).HandBookofScienceandTechnologyStudies.ThousandOak,CA:SAGE.

    雜誌:數位時代、天下、科學人、哲學與文化、現象學與人文科學…….

    網站:通俗科學網http://sci.nctu.edu.tw/

    科學人http://www.sciam.com.tw/

    科學發展月刊http://www.scimonth.com.tw/

    國科會國際科技合作簡訊網http://www.nsc.gov.tw/

    七、教學進度

    週別

    教學內容

    活動

    備註

    通識教育、科技與社會

    人文與科技課程介紹

    課程簡介

     

    人類文化與社會變遷

    科技與人文的關係互動

    科學是不是真理?

    批判思考

     

    探討科學本質

    邏輯實證論與建構論的比較

    科學的本質

    拼圖

    合作學習

    資訊社會資料蒐集與管理

    網路資料的品質

    思考主觀與客觀性

     

    網路科技的進展

    寶可夢現象的省思

    資訊革命了什麼?

     

    科技發展與教育

    科學爭議如何解決

    新議題的統計

    閱讀理解

    科技與性別

    科技渴望性別一書的啟示

     

    閱讀理解

    科技的社會連結

    拼裝車--鐵牛的貢獻

     

    期中考週

    1-9週學習與反思

     

    10

    生命科學與生物科技

    生命與倫理的議題

    複製人影片評析

     

    11

    生活科技的進化

    科普與傳播

     

    12

    運輸科技與人文

    蘇花高到蘇花替議題

    其它相關議題

     

    13

    能源科技:綠色能源。

    綠色與環保。

    影片評析:明天過後

    評析與論證

    14

    資訊科技:資訊安全

    論證:隱私權的保護。

    資安影片評析

    評析與論證

    15

    製造科技的發展

    生產與消費議題

     

     

    16

    機器人與自動化工業。

    科技與人文的省思

     

    評析與論證

    17

    人文與科技總結與心得分享

       

    18

    期末考

    10-18週學習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