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課教師: 莊勝義
    教學大綱:※※※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不法影印※※※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105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綱要(網路版)

     

    科目代號:ED303科目名稱:(中文)教育社會學 V必修 授課教師:莊勝義副教授

                             (英文)Sociology of Education

    每學期開課學分數:上學期 3學分

    任課班級

    教育三(1502教室)

    辦公地點

    教育學系(1210研究室)

    連繫電話

    07-7172930轉2169

    t2640@nknucc.nknu.edu.tw

    總學分數: 3 學分每週上課時數:3 小時

    先修科目: 備註:(T:42,43,44 S:1502)

    所需教學設備:投影機、錄放影機

     

    (教師E-mail帳號僅供教學與研究相關聯繫事務使用)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教育社會學的基本概念與理論、研究取向與方法、詮釋觀點、以及關注的課題。

    (二)運用教育社會學的知識或概念工具,有步驟且系統地探討、分析或解釋教育及社會文化現象,以揭露社會真相,洞察教育問題,精煉教學策略,提昇教育品質。

    (三)培養從多重理論或觀點,針對所關心的教育與社會問題,加以檢視或研究的態度及興趣,進而蓄積獻身社會改革、文化創新及教育事業之志向。

     

    二、課程核心能力及配分參考

     

    核心能力

    基本能力

    通識教育能力

     

    學院核心能力

    教育專業能力

    職涯融合能力

    系所專門能力

    系所課程

    1
    中文能力

    2
    英文能力

    3
    資訊能力

    4
    民主法治能力︵民主力︶

    5
    終身學習能力︵學習力︶

    6
    批判與思考力︵思考力︶

    7
    探索與創新力︵創新力︶

    8
    品德與奉獻力︵道德力︶

    9
    全球化溝通能力︵宏觀力︶

    10

    語文能力

    11

    數位能力

    12

    證照能力

    13

    服務能力

    14

    教育學理知能

    15

    教學、評量

    16

    學生輔導

    17

    班級經營

    18
    職場倫理能力

    19

    20
    人際關係能力

    21
    團隊合作能力

    22

    具備教育學理基礎

    23

    具備教學專業能力

    24

    具備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知能

    25

    具備教育心理與學校輔導知能

    26

    具備教育研究能力

    27

    具備社會關懷與教育實踐能力

    教育社會學

    3

    4

    3

    3

    3

    4

    3

    4

    3

     

     

    5

     

    15

    5

    5

    10

     

     

    5

    5

    6

    4

    3

     

    3

    4

     

     

    、教材內容與進度:

    本課程強調「教育社會學」的基礎概念與議題之理解與應用,及基本理論或論述觀點之解析、詮釋與評論,以協助修習者建構其對社會與文化結構、教育制度與組織、課程與教學實踐、以及當前重要教育或社會問題等之基本認知與判斷力,俾具備通過教師檢定與教師甄試之知能,並奠定教育專業基本素養。期中考範圍強調基礎概念與議題之理解與應用,以及少部份原典研讀,期末考範圍則強調理論基礎、研究取向,以及論述觀點之解析、詮釋與批判。】

    【單元 0-1】課程介紹與導論                            (09/22)

    ※教學、作業、與評量方式 ※分組與報告主題分配

    ()教育社會學是什麼?不是什麼?

    ()為什麼/如何修習本課程?

    ()修習「教育社會學」可能/應該有什麼收穫?

    ()教育社會學有哪些基本學說與觀點?

    授課教師提供ppt(詳見數位平台);譚光鼎(2010);黃德祥 等譯(2007);張建成等(2002);謝維和(2002);陳奎憙(2001、2013);林生傳(2000;吳康寧(1998);Saha, L. J. (1997) [pp. 106-117

    問題與討論:

     

    【單元 1】教育社會學的發展概述:              0922~09/29

    ()規範的、敘述的、批判-解釋的、行動-策略的、論述-實踐的取向

    ()新教育社會學的起落與影響 [Wexler1987]

    ()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回顧

    ()從當代社會與教育的關係概覽教育社會學的探究課題

    授課教師提供ppt(詳見數位平台);沈姍姍(2005;謝卓君(2005);林生傳(2002張建成等(2002);姜添輝(2002);張建成(2002);李錦旭、張建成(1999;湯梅英(1999);翁福元(1999);沈姍姍(1999);吳康寧(1998);陳奎憙 主編(1998);楊瑩(1994);李錦旭(1991);Wexler1987);Halsey et al (Eds.)(1997)第一章;Barton (Ed.)(2007)第一章以及各篇(part)首編者的簡介部份;Ball (Ed.) (2004);Brooks et al(Eds.) (2015)

    ※問題與討論:

     

    【單元 2】教育與社會結構                      (10/06~10/13)

    (一)教育、社會化、與社會控制                                   (10/06)

    【陳奎憙(2013[1980])第三章;納雪沙譯(2012);譚光鼎(2010)第3~4章;黃德祥 等譯(2007)第2章;王麗雲(2005);謝維和(2002)第6章;黃樹仁、劉雅靈合譯(1996[1982]

    ※問題與討論:

     

    (二)教育與社會階層化(及教育公平性                        (10/06~10/13)

    黃毅志(2011、2005、1999)譚光鼎(2010)第6章;馬信行(2008);林郡雯 校譯(2007)第5章;黃德祥 等譯(2007)第3章;王麗雲、甄曉蘭(2007);董子毅、王麗雲(2007);謝維和(2002)第12章;林生傳(2000);莊勝義(1998、2007)

    ※問題與討論:

     

    (三)社會結構中的教育制度與社會變遷                         (10/13)

    [本單元除了探究教育制度與社會結構的關係,同時關注社會變遷對教育制度與組織的影響,特別著重在台灣近百年成為現代國家的工業化、自由化、民主化、科際化、多元化、國際化與本土化諸經驗裡,教育與政治經濟及社會文化的關聯,以及面對全球化、數位化、多元文化、國家正常化、與人口結構的變化等等局勢,教育制度與政策環境的可能因應方略。]

    譚光鼎(2010)第5章張建成 主譯(2010)李錦旭(2010)宋佩芬、張韡曦(2010);董秀蘭(2008);沈姍姍(2007);黃德祥 等譯(2007)第13章;楊深坑(2005);戴曉霞(2005);薛承泰(2005)謝高橋(2004);黃興燦(2003)王如哲(2002)尤其第8章;謝維和(2002)第9章;林清江(1987 [1981]);】

    ※問題與討論:

     

    本單元主要參考書:黃毅志(2011);譚光鼎(2010);林郡雯 校譯(2007);黃德祥等譯(2007);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2005)謝高橋(2004);姜添輝(2002);張建成(2002);謝維和(2002);吳康寧(1998);林義男、王文科(1998);陳奎憙 主編(1998);黃樹仁、劉雅靈合譯(1996[1982]陳奎憙(1991 [1990])林生傳(2000)、(1990 [1981]);林清江(1987 [1981]);Archer (1984);Althusser  (1971))】

    ※(進一步參考資料:有關特定主題之研究報告,特別留意其應運的理論與方法及主要發現)

     

    【單元 3】教育組織的社會學分析                (10/20-10/27)

    (一)班級教室的社會關係                                      (10/20)

    【Parsons(1959);吳康寧等著(2005);謝維和(2002)第7章;李錦旭譯(1987)】

    ※問題與討論:

     

    (二)教師的專業地位與專業社會化                          (10/20~10/27)

    譚光鼎(2010)第10章;國立編譯館 主譯/薛曉華 譯(2007)第7章;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主編(2005)饒見維(1996);李錦旭譯(1987);

    ※問題與討論:

     

    (三)學校組織與文化                                          (10/27)

    譚光鼎(2010)第8~9章;張慶勳(2006);蔡榮貴(2005);林義男、王文科(1998)

    本單元主要參考書: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2005);吳康寧 等著(2005);林生傳(2000)、(1990 [1981]);吳康寧(1998);陳奎憙 主編(1998)林義男、王文科(1998) 饒見維(1996); 陳奎憙(1991 [1990]);王國隆等譯(1989);李錦旭譯(1987);林清江 (1987 [1981])】

    ※(進一步參考資料:有關特定主題之研究報告)

    ※問題與討論:

    【單元 4】學校教育的社會學分析             (11/03~11/10)

    (一)課程社會學                                            (11/03)

    譚光鼎(2010)第12章;歐用生(2006、2010);林郡雯 校譯(2007)第6章;卯靜儒(2004、2008);姜添輝(2005);丘愛鈴 等譯(2004);陳伯璋(2001a);Musgrave(1997);Young (2008)

    ※問題與討論:

     

    (二)教學社會學                                          (11/03~11/10)

    譚光鼎(2010)第11章;國立編譯館主譯/薛曉華 譯(2007)第6、7章;方德隆(2005);吳康寧 等(2005)第5、6章;Broadfoot(1997)

    ※問題與討論:

     

    (三)教師社會學                                          (11/10)

    譚光鼎(2010)第10章;國立編譯館主譯/薛曉華 譯(2007)第6、7章;郭丁熒(2005);符碧真(1999);李錦旭譯(1987);Spencer(1997)

    【本單元主要參考書:譚光鼎(2010)第10~12章;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主編(2005);吳康寧 等著(2005);丘愛鈴 等譯(2004);李錦旭譯(1987)

    ※問題與討論:

    【單元 5】當代社會理論與教育社會學研究       (11/17~12/08)

    ()教育社會學的雙B-Bourdieu Bernstein 主要論點簡介    11/17-24

    1. Bernstein的符碼與教育論述【王瑞賢(2006) 收錄於譚光鼎、王麗雲主編頁259-287;王瑞賢(2002、2006);】

     

    (This academic giant passed away on Sept.24, 2000)

     

     

    2. Bourdieu的資本理論與教育論述【許宏儒(2005、2006);陳珊華(2006) 收錄於譚光鼎、王麗雲主編 頁367-394】

     


     

     

     

    這位出自法國巴黎高等師範的學術巨人(August 1930 – 23 January 2002),對教育社會學與教育政策的可能影響,值得細細探究!

     

     


     

    ()批判教育學的探究議題與教師之教育實踐                   (12/01)

    【李錦旭與王慧蘭 主編(2006宋文里(2006);方永泉譯(2006);王慧蘭(2006);張盈堃 等(2005)第三章;方永泉譯(2003)第2、4章,李奉儒(2003);黃聿芝(2008);張盈堃等譯(2004)第7、8章;蕭昭君、陳巨擘 譯(2003);另參閱姜添輝(2002);張建成(2002);謝維和(2002);周珮儀(1999

    ()後現代處境與教育社會學                                 (12/08

    Kumar, Krishan (1997) [pp. 96-112]蘇峰山(2002);高宣揚(2002);譚光鼎、王麗雲 主編 (2006)。

    • 本單元各主題,請對照參考相關中(漢)文著作(尤其實徵研究的期刊文章)。
    • 進階研讀有關女性主義、後殖民論述、後結構主義、後馬克思主義等之教育論述。

     

    【單元 6】當代教育社會學探究的重要課題 (12/15-2017/01/05)

    ()教育與國家權力                                     12/15

    張建成 主譯(2010) 2Dale, Roger (1997) [273-282];黃庭康(2002) [1-33];另參閱相關文獻,進階閱讀Ball (2013)第4章pp. 119-153】

     

    ()全球化趨勢與教育革新                              12/22

    張建成 主譯(2010) 3章;譚光鼎(2010)13章;宋佩芬、陳麗華(2008);Ozga & Lingard (2007) pp. 65-83; Green (2006)

    ()教育政策的社會學探究                               12/29

    【翁福元(2007);Ball, S. J. (2007) in Lingard & Ozga (Eds.) pp.36-47

    進階閱讀Ball (2012) 16

    ()多元文化與教育正義                                (2017/1/05)

    【授課教師提供ppt;莊勝義(199820042007a20092011)

    【配合本單元各主題,另參閱張建成、陳枝烈、黃純敏、劉美慧、譚光鼎等人的專著或文章以及多元文化與教育之相關文獻】

     

    --------------期末考---------------(2017.01.12)

     

    [可融入單元主題的教育實際問題社會學研究(參考主題如下:)]

     

    1. 教育鬆綁與市場秩序 2.教育資源分配與社會正義(教育機會均等、教育優先區、肯定行動)3.多元社會與教育(多元文化教育)4.青少年文化與公民教育 5.性別平等教育的社會學意義 6.教育改革的社會學分析 7.升學制度的教育社會學分析 8.教師知識的社會學分析 9. 教學評量的社會學分析 10.台灣當前的國家認同與教育改革 11.「教育弱勢者」(弱勢者教育)的社會分析 12.「災區」學校教育的社會學分析 …

    【譚光鼎(2010);吳天泰 主編(2008);張盈堃 主編(2008);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 編著(2008);林郡雯校譯(2007)第8章;翁福元(2007);陳麗珠(2007);黃純敏 主譯(2006);游美惠(2005);黃毅志、陳怡靖(2005);張建成(2004);楊巧玲 (2004);蕭昭君、陳巨擘 譯(2003);姜添輝(2002);張建成(2002);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主編(2002);陳伯璋(2003);陳伯璋(2001a);陳伯璋(2001b);林生傳(2000);張建成 主編(2000);紀惠英(1998);莊勝義(1998、2000、2001a、2003、2007);翟本瑞(2000)第4、11、12篇;周珮儀(1997);林本炫主編(1997);薛曉華(1996)、(2001);朱敬一、戴華(1996);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等(1996); 饒見維(1996);楊瑩(1994);陳奎憙(1991 [1990]);Apple (2001)】

    (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公民、情意、科技、人權、與鄉土教育,以及課程與教學、學校行政、師生關係、族群關係、性/別議題、語言政策、宗教信仰、與生態環境等)

     

     

    、實施方法:

    (一)講授:教學內容之單元(0)、(1)、(6)之四,以教師講授為主,輔以討論。

    (二)口頭報告:教學內容之單元(2)、(3)、(4)、(5)(6)之(一)、(二)、(三)等15主題,以分組口頭報告進行,各分組依進度於課前二至三週擬定報告綱要,經授課教師建議、補充與確認,並提供書面摘要與討論問題,教師於分組報告後,提出修正、補充或進一步研討之建議;各組口頭報告,需提供書面參考資料5~6頁,報告時間以一小時為限非輪到報告組同學,則必須課前研讀該單元主題所提供的參考資料,並摘要主題重點與閱讀心得,俾於課堂積極參與討論。

     (三)分組討論:各教學單元主題介紹後,修課者須依據事先研讀資料之摘要或心得,針對講授或報告主題,提出問題或回應;分組討論後,修課者針對教師補充或回應之內容,再修正或充實其學習檔案(學習檔案於期末繳交供教師評量參考核分後發回)

    (四)期中作業(如各單元問題與討論[網路版教學綱要不提供]):針對題目,蒐集相關資料(每題以A4紙2頁打字稿)回答。

    (五)影片欣賞與評析:觀賞影片後各組提交評析報告一篇(A4紙打字稿6頁5000字以下,授課教師得視教室視聽設備與進度需要,決定是否進行本項活動)

     

    五、評量方式:

    (一)平時考評(30%):課前準備、重點摘要與心得(A4打字稿1頁)(15%)、出席並參與研討情形(15%)。

    (二)期中考評(40%):書面作業(期中作業採開卷式之論文式測驗題)(20%)【團體成績10%、個人成績10%】、口頭報告(期初選擇題目,詳細研擬報告大綱,蒐集相關資料,與授課教師討論後上傳數位平台,並彙整成簡要書面報告,課前發給師生。)(20%)【團體成績10%、個人成績10%】

    (三)期末考評(30%):閉卷之論文式測驗題(為主)及選擇題(模擬教檢題型)。

     

    、主要讀本及參考書目(相關期刊論文或漏列資料於課堂中補充)

    (一)主要讀本:(依出版年代排序)

    譚光鼎 (2011)。教育社會學(修訂初版)。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建成 主譯(2010)。民主、教育與多元文化主義(Carlos Alberto Torres 原著)。臺北市:學富文化。

    林郡雯 校譯(2007)。教育的社會學分析(Kathleen Bennett deMarrais & Margaret D. LeCompte 原著)。臺北市:學富文化。

    李錦旭、王慧蘭 主編(2006)。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臺北市:心理。

    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主編(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方永泉 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Paulo Freire原著)。臺北市:巨流。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Brooks, R., McCormack, M., Bhopal, K. (Eds.) (2015[2013]).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Basingstoke,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Saha, Lawrence J. (Ed.)(1997).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Oxford & New York: Pergamon.

    Halsey, A. H., Lauder, H., Brown, P.,Wells, A. S.(Eds.) (1997).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二)參考書目:[請再蒐集實徵研究文獻充實之]

    中國教育學會 主編(1994)。教育改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中國教育學會 主編(1999)。關鍵年代的教育。臺北市:揚智。

    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1996)。師資培育制度的新課題,臺北市:師大書苑。

     

    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1996)。師範教育的挑戰與展望。臺北市:師大書苑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 主編(1997)。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臺北市:揚智。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 (1996)。教育改革--從傳統到後現代。臺北市:師大書苑。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主編(2002)。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臺北市:學富文化。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主編(2005)。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臺北市:心理。

    方永泉(2005)。從次文化研究到後次文化研究──談西方次文化研究的演變及其在教     育上的啟示。中等教育雙月刊, 56( 5):24-47。

    方永泉(2009)。從文化資本到次文化資本─當代青少年次文化研究的新取向。初       等教育學刊, 32:29-54。

    方永泉 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Paulo Freire原著)。臺北市:巨流。

    方德隆(1995)。教育的社會學基礎。載於王家通 主編 教育導論(高雄市:麗文),頁153-181。

    方德隆(2005)。教學。載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主編  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頁257-304。

    王如哲(2002)。知識經濟與教育。台北市:五南。

    王國隆、李錦旭、林清財、徐超聖、趙鎮洲 編譯(1989)。教育社會學〔Christopher J. Hurn原著 (1985)〕。臺北市:五南。

    王瑞賢 譯(2006)。教育論述之結構化(Basil Bernstein 原著)。臺北市:巨流。

    王瑞賢(2002)。語言、權力與文化再生產—伯恩斯坦符碼理論之研究。載於蘇峰山 編 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頁35-75。

    王瑞賢、王慧蘭、陳正昌 等譯 (2008)。教育社會學(Rob Moore 原著)。臺北市:學富文化。[王瑞賢關於Basil Bernstein專著的系列譯作,請自行參閱。]

    王慧蘭(1999)。教育政策社會學初探。教育研究資訊7 (3): 87-108。

    王慧蘭(2006)。批判教育學:反壓迫的民主教育論述和多元實踐。載於李錦旭、王慧蘭 主編 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臺北市:心理。頁59-94。

    王麗雲 譯(2002)。意識型態與課程(Michael W. Apple 原著)。臺北市:桂冠。

    王麗雲(2005)。學校教育的社會功能。載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主編  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頁27-55。

    王麗雲、甄曉蘭(2007)。臺灣偏遠地區教育機會均等政策模式之分析與反省,教育資料集刊36:25-46。

    丘愛鈴、林佩璇、周淑卿、張煌焜 等譯(2004)。未來的課程:從「新教育社會學」到學習的批判理論(Michael F. D. Young原著)。臺北市:學富文化。

    卯靜儒(2002)。個人的/政治的:艾波的權力、知識 與教育。載於蘇峰山 編 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頁77-115。

    卯靜儒(2004)。從新馬克斯到後結構主義─課程社會學研究的再概念化。教育研究集刊,50(1):119-142。

    卯靜儒(2008.6)全球化效應下的課程改革 ─ 知識社會學的幾點觀察。教育研究月刊,170:5-14.

    卯靜儒、張建成(2005)。在地化與全球化之間:解嚴後台灣課程改革論述的擺盪。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39-76

    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主編(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朱敬一、戴華(1996)。教育鬆綁。臺北市:遠流。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市:揚智。

    江雪齡(1997)。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天泰 主編(2008)。多元文化。臺北市:二魚文化。

    吳康寧(1998)。教育社會學。高雄市:麗文。

    吳康寧、胡宗仁、劉雲杉、吳永軍、程曉樵、丁瑜(2005)。課堂教學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吳齊殷(2005)。學生。載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主編  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頁345-379。

    宋佩芬、張韡曦(2010)。臺灣史的詮釋轉變:國族歷史與國家認同教育的省思。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3):123-150。

    宋佩芬、陳麗華(2008)。全球教育之脈絡分析兼論台灣全球教育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1(2):1-25。

    李奉儒(2003a)。P. Freire的批判教學論對於教師實踐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集刊49(3):1-30。

    李奉儒(2003b)。從教育改的批判談教師作為實踐教育正義的能動者。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3(2):113-150。

    李康、李猛 譯(2007)。社會的構成(Anthony Giddens 原著)。臺北縣新店市:左岸。

    李錦旭(1991)。一九八O年代英美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趨勢:兩份教育社會學期刊的分析比較。現代教育6(2):3-14。

    李錦旭(2010)。國家認同與教育:認同模式在教育上的應用。載於劉育忠、王俊斌、王慧蘭、李錦旭、陳伯璋、張盈堃、郭實渝、馮朝霖、黃藿、蔣興儀、簡成熙 當代教育論述的踰越(臺北市:巨流),頁137-169。

    李錦旭、王慧蘭 主編(2006)。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臺北市:心理。

    李錦旭、王慧蘭 主編(2006)。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臺北市:心理

    李錦旭、張建成(1999)。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與教育部國家講座主辦「教育科學:國際化或本土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83-232。

    李錦旭譯(1987)。教育社會學[Blackledge, D. & Hunt, M. 原著(1985)]。臺北市:桂冠。

    沈姍姍(1999)。教育社會學學科地位之發展與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與教育部國家講座主辦「教育科學:國際化或本土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3-251。

    沈姍姍(2005)。教育社會學導論。載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主編  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頁1-25。

    阮新邦、朱偉志 主編(2001)。社會科學本土化:多元視角解讀。美國紐澤西:八方文化(Global Publishing Co.)。

    周珮儀(1997)。後現代思潮衝擊下的教育研究。教育研究集刊38:48-75。

    周珮儀(1999)。左右為難:新左派與新右派的教育政策社會學分析。第二屆台灣教育社會學論壇會議手冊暨論文集(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Dec. 5-7, 1999)頁527-552。

    周新富(2013)。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林本炫主編(1997)。教育改革的民間觀點。臺北市:業強。

    林生傳 (1990 [1981])。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林生傳(2002)。台灣教育社會學的回顧與展望。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 (1):1-24。

    林郡雯 校譯(2007)。教育的社會學分析(Kathleen Bennett deMarrais & Margaret D. LeCompte 原著)臺北市:學富。

    林清江 1987 [1981])。教育社會學新論。臺北市:五南。

    林義男、王文科(1998)。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姜添輝(1997)。教育的功能—三個社會學派的觀點。花蓮師院學報7:215-240。

    姜添輝(2002)。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臺北市:高等教育。

    姜添輝(2005)。課程知識社會學。載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主編  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頁221-256。

    紀惠英(1998)。俗民數學與數學學習—從文化的觀點看數學學習。花蓮師院學報8:63-94。

    翁福元(1999)。台灣近六十年來教育社會學發展之初步分析。第一屆教育社會學論壇會議手冊,頁II-V-1~II-V-12。

    翁福元(2007)。教育政策社會學:教育政策與當代社會思潮之對話。臺北市:五南。

    馬信行(1986)。教育社會學。臺北市:桂冠。

    馬信行(2008)影響學生學業成就之因素:對美國國家長期教育追蹤調查研究結果之綜合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1(4):1-31。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上)、(下)。臺北市:五南。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臺北市:五南。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臺北市:生智。

    國立編譯館 主譯/薛曉華 譯(2007)。教育改革的政治社會學:教學、師資培育及研究的權力/知識(Thomas S Popkewitz 原著)。臺北市:巨流、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主譯/方永泉、洪雯柔、楊洲松 譯(2011)。希望教育學:重現《受壓迫者教育學》(Paulo Freire 原著)。臺北市:巨流。

    納雪沙 譯(2012)。社會控制 (James J. Chriss 原著)。北京市:電子工業。

    符碧真(1999)。 誰來當老師?--我國教師組成結構長期變化之研究。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類(國科會)9(3):377-397。

    郭丁熒(2005)。教師。載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主編  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頁305-344。

    郭丁熒、施惠文(2009)。bell hooks的交融教育學及其實踐取向之探討。台東教育大學學報18(1):141~170。

    張建成 主編(2000)。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建成(2004)。國中生的流行文化:以漫畫閱讀及偶像崇拜為例。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4 (1):149-1。

    張建成(2006)。教育社會學研究的趨勢與議題。師鐸22: 37-54。

    張建成 主譯(2010)。民主、教育與多元文化主義(Carlos Alberto Torres 原著)。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建成(主持人)、李錦旭、譚光鼎、許殷宏 等(2002)。台灣教育社會學教學與研究的展望。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成果評析及其在教育學程「教育社會學」教學上的應用第二年計劃研究成果發表會(2002.12.15)。部分資料發表於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第八屆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論壇(2002.12.14~15)。http://web.edu.ntnu.edu.tw/~chang/text/text01.htm

    張茂桂(2002)台灣是多元文化國家?!文化研究月報,13。

          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_park86.htm (2003.02.12)

    張盈堃 主編(2008)。教育的文化/文化的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盈堃、郭瑞坤、蔡瑞君、蔡中蓓 合著(2005)。誰害怕教育改革?--結構、行動與批判教育學。臺北市:洪葉文化。

    張盈堃、彭秉權、蔡宜剛、劉益誠等譯(2004)。批判教育學導論(Barry Kanpol 原著)。臺北市:心理。

    張慶勳(2006)。學校組織文化與領導。臺北市:五南。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臺北市:正中。

    莊勝義(1998)。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研究與實踐—回顧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 主編 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臺北市:揚智),頁403-454。

    莊勝義(2000)。教育基本法的主要訴求及其正當性之分析。論文發表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主辦「教育基本法學術研討會」(2000年03月24日)。

    莊勝義(2001a)。《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新書評介。課程與教學季刊,4(1):155-163。

    莊勝義(2001b)。對文化與政策議題的關注: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另類視野 (摘要)。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01年12月15-16日)第六屆教育社會學論壇 「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教育社會學的觀點」,收錄於「知識經濟與國家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233-234。

    莊勝義(2003)。城鄉差異與弱勢者教育的社會正義訴求之對話、對焦與對策。屏東師範學院主辦(2003.07.10)教育論壇:導航e世紀全國教育發展會議論文集,頁98-105。

    莊勝義(2004)。多元文化與台灣社會。吳鳳技術學院(2004年4月8~9日)中山思想與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專刊,頁193-210。

    莊勝義(2007a)。機會均等與多元文化兩種教育運動的對比。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22:21-42。

    莊勝義(2007b)。面對全球化與市場化的高等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79:61-88。

    莊勝義(2009)。從多元文化觀點省思「弱勢者」的教育「問題」與「對策」。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1:17-56。

    莊勝義(2011)多元文化與教育正義-教育政治哲學的觀點(教育論壇引言內容)。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4:323-331。

    許宏儒 (2005)。Bourdieu文化資本概念的限制。教育資料與研究,62:99-107。

    許宏儒 (2006)。Bourdieu的「實踐」概念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151-171。

    陳伯璋 編著(1993 [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198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市:南宏。

    陳伯璋(2001a)。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2001b)。新世紀教育發展的回顧與前瞻。高雄市:麗文。

    陳伯璋(2003)。新世紀的課程研究與發展。國家政策季刊,2(3),149-167。

    陳伯璋、薛曉華(2002)大學理念的知識觀反思與大學實體的社會建構:一種對「大學」的知識社會學反省。思與言,40(4),51-113。

    陳奎憙 主編(1998)。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奎憙(1991 [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奎憙(2013[1980])。教育社會學。臺北市: 三民。

    陳珊華(2006)。偏遠地區學校傳遞學生文化資本之研究。2006年華人社會的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系列二),pp. 114-121。

    陳添球(1999)。教育社會學知識使用取向。高雄市:復文。

    陳清僑 編(1997)。身份認同與公共文化:文化研究論文集。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陳麗珠(2007)。論資源分配與教育機會均等之關係:以國民教育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3),33-53。

    彭秉權(2007)。翻譯:Critical pedagogy 本土實踐的開始—不/只是個名義的問題。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 (2):123-161。

    游美惠(2005)。性別教育的最前線多元文化的觀點。臺北市:女書文化。

    湯梅英(1999)。台灣教育社會學發展--回顧與前瞻。第一屆教育社會學論壇會議手冊,頁II-VII-1~II-VII-16。

    湯梅英(2002)。教學的社會學分析--概念、內涵與應用。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3:35-53。

    黃聿芝(2008)。P. Freire 批判教育學對於教師角色的啟示。東海教育評論1:1-16。

    黃政傑(1996)。教育改革的理念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張嘉育(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6(4):69-81。

    黃庭康(2002)。葛蘭西:國家權力與文化霸權。載於蘇峰山 編 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頁1-33。

    黃純敏(2014)。轉化的力量: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研究。臺北市:學富。

    黃純敏 主譯(2006)。教育的文化基礎(Young Pai & Susan A. Adler原著)。臺北市臺北市:學富文化。

    黃瑞祺 主編(1998)。馬學新論:從西方馬克思主義到後馬克思主義。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黃德祥、林重岑、薛秀宜 譯(2007)。教育社會學(Jeanne H. Ballantine原著)。臺北市:心理。

    黃毅志(1999)。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 : 台灣地區不公平的社會階層體系之延續。臺北市:巨流。

    黃毅志(2005)。教育與社會階層化。載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主編  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頁131-163。

    黃毅志(2011)。台灣的教育分流、勞力市場階層結構與地位取得。臺北市:心理。

    黃毅志、陳怡靖(2005)。台灣的升學問題:教育社會學理論與研究之檢討。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77-118。

    黃樹仁、劉雅靈合譯(1996[1982])。社會學導引:人文取向的透視(Peter Berger原著)。臺北市:巨流。

    楊巧玲 (2004)。插花的女人—台灣的教育社會學教科用書性別意識之檢視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7:45-80。

    楊國樞、瞿海源主編(1988)。變遷中的台灣社會:第一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的分析(上、下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二十號)。

    楊深坑(2005)。全球化衝擊下的教育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1(3):1-25。

    楊瑩(1994)。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葉啟政(2001)。社會學和本土化。臺北市:巨流。

    董子毅、王麗雲(2007)。夏季失落?1440 小時大作戰!中等教育58(2),114-121。

    董秀蘭(2008)。漂泊的靈魂:臺灣中小學國家認同教育的擺盪與挑戰。基礎教育學報 (香港)17(2):47-75。(http://hkier.fed.cuhk.edu.hk/journal/wp-content/uploads/2010/04/jbe_v17n2_47-75.pdf  retrieved on 2011.09.12 )

    翟本瑞(2000)。教育與社會:迎接資訊時代的教育社會學反省。臺北市:揚智。

    齊力(2005)。家庭、社區與教育。載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主編  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頁97-129。

    劉美慧 主編(2009)。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臺北市:學富文化。

    劉美慧 主譯及導讀(2009)。教學越界教育即自由的實踐(bell hooks 原著)。臺北市:學富文化。

    歐用生(2002)。快樂學習或安樂死?~體驗學習的批判教育學意涵。課程與教學季刊5(4):107-124。

    歐用生(2006)。台灣教科書政策的批判論述分析。當代教育研究14(2):1-26。

    歐用生(2010)。課程研究新視野。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清華(1995)。教師教育與專業角色。載於王家通 主編 教育導論(高雄市:麗文),頁337-366。

    蔡榮貴(2005)。學校組織與學校文化。載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主編  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頁165-219。

    蕭昭君、陳巨擘 譯(2003)。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Peter McLaren原著)。臺北市:巨流。

    戴曉霞(1996)。教育的社會學基礎。載於黃光雄 主編 教育導論 (臺北市:師大書苑),頁95-115。

    戴曉霞(2005)。社會結構與教育。載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主編  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頁57-95。

    薛承泰(2005)。台灣近五十年的人口變遷與教育發展。載於黃俊傑主編 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新挑戰 (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頁253-283。(另可由http://huang.cc.ntu.edu.tw/pdf/CCB3417.pdf 搜尋)

    薛曉華(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臺北市:前衛。

    薛曉華(2001)。性別平等教育動中「平等」概念的社會學反省,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創刊號:49-78。

    謝卓君(2005)。對師資培育政策中市場化論述的批判反省。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119-157。

    謝高橋 (2004)。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謝維和(2002)。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譚光鼎 (2010)。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學富文化。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 編著(2008)。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高等教育。

    蘇峰山(2002)。象徵暴力與文化再製—布爾迪厄之反思。載於蘇峰山 編 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頁117-145。

    釋自淳、夏曉娟(2003)。識字與女性培力—以「外籍新娘識字班」為例。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3(2):41-84。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另外參考「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歷屆論壇論文集以及《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刊登之文章; 此外,關於Archer, Bernstein, Bourdieu, Collins, Comte, Durkheim, Giddens, Gramsci, Habermas, Luhmann, Marx, G. Mead, Parsons, Weber等社會學家的重要論點,屬於進階閱讀資料,隨課堂進度補充說明。

    Althusser, Louis (1971).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Apple, Michael W. (1997). What postmodernists forget: Cultural capital and official knowledge. In A. H. Halsey, Hugh Lauder, Phillip Brown, and Amy Stuart Wells (Eds.)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596-604.

    Apple, Michael W. (2001).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al reform. 課程與教學季刊,4(1):95-114(接 高薰芳、張嘉育 中譯文,頁115-128)。

    Apple, Michael W.; Ball, Stephen J.; Gandin, Luis Armando (Eds.) (2010). The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Routledge.

    Archer, Margaret S. (1984). Social origins of educational system. London: Sage.

    Ball, Stephen J. (2013). Foucault, power, and edu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Ball, Stephen J. (2012). Global education inc: New policy network and the neo-liberal imaginary. London: Routledge.

    Ball, Stephen J. (2004).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 disputational account. In Stephen J. Ball (Ed.) The RoutledgeFalmer reader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bingdon, Oxon: Routledge-Falmer), pp. 1-12.

    Ball, Stephen J. (Ed.) (2004). The RoutledgeFalmer reader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Falmer.

    Banks, Olive (1971 [1968]).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 Batsford.(林清江 中譯本,高雄:復文)

    Barton, Len (Ed.) (2007). Education and society: 25 years of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Bates, Richard J. (1980)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Vol.1, No. 1, pp. 67-79.【Also in Barton (Ed.) Education and society: 25years of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Broadfoot, P. (1997). Sociology of learning in school. In Lawrence J. Saha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Oxford & New York: Pergamon), pp.  187-193.

    Brooks, R., McCormack, M., Bhopal, K. (Eds.) (2015[2013]).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Basingstoke,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Connell, R., Campbell, C., Vickers, M., Welch, A., Foley, D., Bagnall, N. (2007). Education, change and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een, A. (2006).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and the nation state. In  H. Lauder, P. Brown, J. Dillabough, A. H. Halsey (Eds.)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92-197.

    Halsey, A. H., Lauder, H., Brown, P.,Wells, A. S.(Eds.) (1997).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umar, Krishan (1997).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In A. H. Halsey, Hugh Lauder, Phillip Brown, and Amy Stuart Wells (Eds.)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96-112.

    Lauder, H., Brown, P., Dillabough, J., Halsey, A. H. (Eds.) (2006).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uder, H., Brown, P., and Halsey, A. H. (2006).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s ‘redemption’: A critical history. In John Furlong and Martin Lawn (Eds.) Disciplines of education: Their role in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pp.13-30.

    Musgrave, P. W. (1997). Curriculum: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Lawrence J. Saha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Oxford & New York: Pergamon), pp. 125-129.

    Ozga, Jenny & Lingard, Bob (2007). Globalisation, education policy and politics. In Bob Lingard and Jenny Ozga (Eds.) The RoutledgeFalmer reader in education policy and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pp.65-82.

    Saha, L. J. & Zubrzycki, J. (1997). 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ies of education. In Lawrence J. Saha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Oxford & New York: Pergamon), pp. 11-21.

    Saha, L. J. (1997).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 overview. In Lawrence J. Saha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Oxford & New York: Pergamon), pp. 106-117.

    Saha, Lawrence J. (Ed.) (1997).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Oxford & New York: Pergamon.

    Spencer, D.A. (1997) Sociology of teaching. In Lawrence J. Saha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Oxford & New York: Pergamon), pp.  206-212.

    Turner, J. H. & Mitchell, D. E. (1997).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ies of education. In Lawrence J. Saha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Oxford & New York: Pergamon), pp. 21-31.

    Wexler, Philip (1987). Social analysis of education: After the new sociolog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Whitty, Geoff (2002). Making sense of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and politics of education. London: Paul Chapman. &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Willis, Paul (1977). Learning to labour. Farnborough: Saxon House.

    Young, Michael F. D. (1971). Knowledge and control. London: Collier-Macmillan.

    Young, Michael F. D. (2008). Bringing knowledge back in: From social constructivism to social realism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