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課教師: 蘇珊玉
    教學大綱:※※※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不法影印※※※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104學年度教學綱要()

     

    科目代號: CH207

    科目名稱:(中文)詩選及習作               ˇ必修□選修  教師: 蘇珊玉            

            (英文)

    任課班級

    國二甲

    辦公地點

    研究室

     

    連繫電話

    校內

    2576

     

     

     

     

    每學期開課學分數:上學期 2  學分     下學期  2   學分      

    總學分數:  4   學分   每週上課時數:  2    小時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不得非法影印

    一、教學目標:

    核心能力

    基本能力

    通識教育能力

    學院核心能力

    教育專業能力

    職涯融合能力

    系所專門能力

    國文系

    1
    中文能力

    2
    英文能力

    3
    資訊能力

    4
    民主法治能力(民主力)

    5
    終身學習能力(學習力)

    6
    批判與思考力(思考力)

    7
    探索與創新力(創新力)

    8
    品德與奉獻力(道德力)

    9
    全球化溝通能力(宏觀力)

    10
    國際競爭能力

    11
    在地關懷能力

    12
    語文專業能力

    13
    文創產業能力

    14
    科技能力

    15
    發表能力

    16
    服務能力

    17
    跨領域能力

    18
    教育學理知能

    19
    教學、評量能力

    20
    學生輔導能力

    21
    班級經營能力

    22
    職場倫理能力

    23
    逆境克服能力

    24
    人際關係能力

    25
    團隊合作能力

    26
    專業認知

    27
    國學研究

    28
    創意表現

    29
    倫理素養

    詩選及習作

    10%

     

     

     

    5%

    5%

     

    5%

     

    2%

    2%

    2%

    2%

     

    2%

    2%

    3%

     

     

     

     

     

    5%

     

     

    15%

    15%

    10%

    15%

                                                                     

     

    1、培育對國文科有良好素養之中學國文師資。

    2、熟識詩歌的基本常識,並瞭解詩人鍾鼎山林各臻其妙的生命情懷,與「各師成心,其異如面」的審美方式,以作為國文教學之憑藉與引導。

    3、培養詩歌賞析能力,涵養情性、陶冶生活、充實人文風采。

    4、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及面對人生的正向態度。

     

    二、教材內容:(若是整學年課程,包括上、下學期)

    1、  詩歌概論。

    2、  詩韻集成講述。(平水韻介紹與使用)

    3、  詩歌文學史概述。

    4、  詩歌形式與結構概論。(上學期:律詩;下學期:絕句、樂府)

    5、  名篇賞析與講授。

    7、 創作練習、觀摩與檢討。

    8、 美讀與示範:

    (1)  吟誦概念界說

    (2)  近體詩、古體詩的音樂美

    (3)  近體詩、古體詩的平仄格律

    (4)  近體詩、古體詩的節奏

    (5)  吟誦的語言、聲情技巧

    (6)  吟誦舉隅

     

    三、實施方法:

    1、講述法。

    2、問答法。

    3、發表法。

    4、討論法。

    5、練習法。

    6ppt

     

    四、評量方式:

    1、隨堂考查。(默寫、讀詩常識、上課討論與參與,敬業與態度,3c產品需自律

    2習作與書面報告。(提問與反思)

    3、定期考試。

    4. 成績分配:

    評量方式

    平時隨堂考查§出席率

    期中考

    期末考

    筆記

    百分比

    30

    25

    30

    15

     

     

     

     

    主要讀本及參考書目

      1)主要讀本:   作者       書名         出版地點:出版社      出版年

    唐詩選註  余冠英編 華正書局 一九八三

    古典詩的形式與結構 張夢機著 駱駝出版社 一九九七

    古典詩文吟誦研究 陳少松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一九九七

    讀詩常識   國文天地   吳文蜀  一九八一

    盛唐邊塞詩的審美特質    蘇珊玉    台北:文津出版社 二○○○

    〈古典詩歌教學之課程設計-以聲情教學為主〉 潘麗珠  第二屆國文科教學研討會   國立成功大學  二○○四

    詩韻集成

     2)參考書目:   

    唐詩雜論 聞一多著 古籍出版社 一九五六

    唐詩研究 胡雲翼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六八

    中國詩學通論 范況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六九

    中國詩學大綱 楊鴻烈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七○

    唐詩概論 蘇雪林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七○

    詩學 張正體.張婷婷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七五

    中國詩人 沈聖時著 繩勉出版社 一九七八

    中國古代文論管窺 王運熙著 齊魯書社 一九七八

    唐詩綜論 林庚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一九七八

    唐宋詩舉要 高步瀛選注 學海出版社 一九八六

    中唐詩歌之開拓與新變 孟二冬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一九八九

    詩文鑑賞方法二十講 周振甫等著 國文天地雜誌社 一九八九

    詩歌鑑賞入門 魏怡著 國文天地雜誌社 一九八九

    古詩文鑑賞入門 郁賢皓主編 新地文學出版社 一九九○

    唐詩 ? 國文天地雜誌社 一九九○

    中國古典詩歌藝術新探 王英志著 江蘇古籍出版社 一九九○

    唐宋名家論集 葉嘉瑩著 正中書局 一九九○

    中國古典詩歌叢話 陳祥耀著 華正書局 一九九一

    文學與美學 私立淡江大學主編 文史哲出版社 一九九二

    中國詩歌的審美境界 禹克坤著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一九九二

    中國藝術美學 江蘇教育出版社 劉墨著 一九九三

    詩論 朱光潛著 萬卷樓圖書出版社 一九九三

    中國藝術意境論 林衡勳著 新疆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三

    中國美學論稿 王興華編著 南開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三

    唐代美學思潮 霍然著 麗文文化出版社 一九九三

    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 葛曉音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八 

    六、教學進度:

    六、教學進度:

                               

          

           

     

    1

    課程介紹、期末考檢討、習作講解

     

    教學綱要

    2

    名篇講授(七絕)詩之?與救

    默詩+《讀詩常識》第七章

    課本

    3

    名篇講授(七絕)

    默詩+《讀詩常識》第七章

    講義、《詩韻集成》

    4

    名篇講授(五絕)

    同上

    課本、講義、《詩韻集成》

    5

    名篇講授(五絕)

    同上

    同上

    6

    名篇講授(樂府歌行)

    默詩+《讀詩常識》第十章

    同上

    7

    名篇講授(樂府歌行)

    同上

    同上

    8

    名篇講授(樂府歌行)

    同上

    同上

    9

    名篇講授(樂府歌行)

    報告、習作

     

    10

    期中考

    默詩+《讀詩常識》第五章

    同上

    11

    南風文學獎觀摩與講解

    報告、討論

    同上

    12

    觀摩與實作(五、七言律詩)

    國、高中教科書(含習作):知識 技能 情意(每位20);道具┼創意思考

    報告、討論+《讀詩常識》第九章

    同上

    13

    觀摩與實作(五、七言律詩)同上

    報告、討論

    同上

    14

    觀摩與實作(五、七絕句)同上

    報告、討論

    同上

    15

    觀摩與實作(五、七絕句)同上

    報告、討論

    同上

    16

    觀摩與實作(樂府歌行)同上

    報告、討論

     

    17

    觀摩與實作(樂府歌行)同上

    報告、討論

     

    18

    期終考

     筆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