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所簡介



培育專業人士防止客家話的流失
客家人散佈在台灣各地,現在已經很難從外型判斷其是否為客家人,因為他們的服裝、談吐及面貌和一般人無異,他們使用閩南語和國語都沒有客家腔調。而身處都市的客家人現在都不太說客家話,客家話也以每年1%~3%的比率在消失。這種消退的情形,讓關心客家的人士憂心不已,在社會及家庭無法抵擋狂瀾的情況下,教育應是最後的防線。
朝向多元文化價值觀的建立
台灣雖小,族群卻很複雜,族群之間相濡以沫已達三、四百年,多元文化價值觀有待培育。台灣客家人雖非少數族群,在政、經與社會環境中,也算不上主流,加上客家人木訥的個性,逐漸成為被漠視的隱形人。本所將提供一個搖籃並吸引各族群的青年來關注這日漸消失的文化與語言,期望能藉此促進不同語言背景的族群互 動。唯有在人群之間取得互信及共同關懷的目標,如此大家才會互相尊重,共存共榮。
培育客家話研究的專業人才
客家話是漢語八大方言之一,在台灣,客家人僅次於閩南人的人口數,客家話的研究成績卻無法和閩南語研究相比,以2002年國科會的專案研究為例,通過客家話的研究專案不及閩南語研究專案的十分之一,仔細思考,其主要原因是研究客家話的專業學者太少。本所的設立,基於對等互惠原則、相互尊重的理念以及客家人急切需要的考量,希望為少數族群盡力,也為國家培育優良的研究人才。
培育客家語專業師資
教育部已經開始實施九年一貫的教育課程,其中母語教學包括客家話、閩南語及原住民語都急需師資,截至2002年為止,除新竹師院及高雄師範大學之外,鮮有母語教師培育機構,更無客家話師資的培訓機構。客家人遍佈全球,更深入台灣各個角落,因此,為保留、發揚客家文化而設立客家文化研究所成為刻不容緩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