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所簡介

壹、前言

凡偉大的民族必有恆久性的文化資產,所謂典籍和藝術正是堆疊中華璀璨文明的兩大珍寶。不過這兩者端賴民族的信仰、了解與愛護,方能亙古而長存。真難以想像,當有一天,中國人若沒有了上述東西,在未來地球村中,將如何昂首闊步,自信自尊,驕傲地說:「我們是一個具有高度文明傳世不輟的民族。」在二○○三年八月一日那天,許多嬰兒出生,許多公司開張,許多系所成立,這些事原本稀鬆平常,一如日起日落。但對於熱愛中國文化之士,及深具文化使命感者而言,在這許多的許多中,對經學研究所的誕生,必然格外有一番的感觸與期許。

回首台灣五十年來在經學研究與發揚,相較大陸受限於意識形態框架的約束,雖保有較為良好的傳承。然而在科技文明的衝擊下,普羅大眾逐漸失去人本的內涵,經學研究人口,也面臨日趨下滑的隱憂。幸賴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與大專院校從事經典教育諸先進們苦心提倡與耕耘,尚能累積若干成果,也培植一些研究的人才。大陸自一九八○年代以後,也逐漸掙脫樊籬恢復了相關的研究,獲得一些成績。位居寶島南方的高雄,也在高雄師範大學文學院成立了第一所以經學為導向的專業研究所,展開人才培訓的工作,而近年世界華語熱潮,經典就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由此可見,經學的學習與研究,海峽兩岸終將如冬盡春回,我中華傳統經典的普世價值,也必然能重新喚醒沉睡已久的人心。

 

 

貳、成立宗旨

經典為歷久彌新之常道,不刊之鴻教,更是民族智慧的結晶,而為中華文化靈魂之所繫。本所秉於經典生生不息的精神,希望藉由對經典深入研究與推廣教育:以現代化為訴求,以倫理實踐為目標,以人文精神為關懷,以通經致用為理想。進而提昇經典的研究,闡揚經典的內在價值,復興中華傳統文化;達到淨化人心,改造社會風氣的功能。

 

參、成立經過

近年來臺灣大專院校的數量急遽增加,已達一百五十六所左右,但人口出生率卻有逐年遞減之勢,加上進入WTO後,未來必須面對外國名校來臺灣招生的威脅,在在顯示臺灣大專院校激烈競爭時代的來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為提昇學術研究水準,並因應未來發展轉型之需求,乃規劃國文系裁減大學部為一班,另增設兩研究所。當時任國文系副教授黃忠天老師在考量國文系本身的研究優勢、師資轉移與研究領域的均衡發展,並在文化傳承使命感的驅使下,乃於國文系未來發展小組會議,毅然提出「經學研究所」的籌設計劃。在多次的討論與表決後,經學研究所終獲得國文系多數同仁的認同,以最高票脫穎而出。本案經國文系系務會議通過,並由學校報請教育部同意,遂由前教務長蔡培村、前文學院長吳連賞、前國文系系主任江聰平暨李若鶯、方麗娜、蔡根祥、黃忠天、杜明德、王松木、鄭卜五諸教授,組成經學所、華語所兩新所籌備小組,本所並在民國九十二年八月一日順利正式成立,成為海內外第一個經學研究所。首任所長由黃忠天教授擔任,並負責督辦研究所各項空間規劃與軟硬體工程之進行。繼任蔡根祥所長及鄭卜五所長繼續推廣。於101學年度起,續由蔡根祥所長帶領所上事務。所址設於本校和平校區文學大樓五樓,計有所長辦公室、所辦公室、圖書資料室(思源閣)、綜合研討室(麟經閣)、一般研討室(研幾閣)、專題研討室(典謨齋)等六個主要區域,並擁有其他各項軟硬體設備。

 

、研究內容

經學不但為中國傳統各種學術研究的源頭活水,而且也可以成為現代各種相關學術研究的重要論證資源,藉由經學研究所的成立,必然可以帶動各種相關研究的風氣,為治學奠定深厚廣寬的根基。而本所「經學」內涵,以儒家傳統《十三經》為主,然以學術整體融通為考量,因此諸子百家與佛典、道藏等等同屬中華傳統文化內涵重要典籍,亦足堪納諸經典研究的範疇,因之具有「經典學」的宏觀意義。在研究的策略上除從傳統義理、考據、訓詁、文字、聲韻、文獻等等著手外,更以擴展「現代經典」研究範疇,超越傳統意義之「語境」(context)為研究的重點,進而擴充為整理與發揮經典相關問題的系統研究:或以現代意義下的文學、史學、小學、文法、修辭、美學、語言學、倫理學、哲學、思想、文化、教學等不同的研究角度或視野,進行較深入的探討;或與古今中外各種相關思想學術,進行會通比較;或借助於現代各種相關的理論架構,進行開創性、有效性的新詮釋或分析。藉以發展或開發出較具有實際價值與意義的研究項目及內涵。

 

 

伍、未來發展重點

本所發展重點與方向主要有五:

一、健全經學研究體系:本所在獲得一定教學成果,經過審慎的學術評鑑後,設立碩士在職專班,開拓更寬廣的進修管道外。並將申請成立博士班,以培養更專業的經學研究人才,進一步提昇經學的研究水準。

二、創造經學研究趨向:本所為海內外第一個經學研究所,近期除可躋身為南部經學研究重鎮外,就長期而言,更希望立足臺灣,放眼世界,與海內外經學相關研究單位與學者,切磋交流,共同創造經學研究新的趨向。

三、建立經學資料中心:由於南部地區素來缺乏大型資料中心,以致研究者往往舟車勞頓往來於南北之途,為解決長期以來研究資源的不足,本所未來擬積極充實經典相關圖書資料,以提供研究者之所需。

四、擴大社會影響層面:今日社會風氣和國民素質,已有日趨澆薄與低俗之勢,欲予以導正與提昇,則須發揚傳統優良的經典精神,實乃較為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所因而擬於未來成立經典教育中心,從事經典推廣教育工作,如開辦各種經典研習班、兒童或青少年經典夏令營等等,藉以培養社會各階層閱讀經典興趣,進而陶鑄人格變化氣質。

五、加強人格精神教育:經學研究所不僅著重專業人才的培養,更重視人品的提昇。因此,研究生除宜有全方位多元的學習外,本所亦特別注重其精神的陶冶,希望藉由經典的薰習,以養成其健全人格。

陸、結語

人類或許無法選擇自然的故鄉,但卻可以選擇心靈的故鄉。經典就是我們心靈的故鄉,經學研究所也願意成為所有經典愛好者的心靈驛站。感謝在創所篳路藍縷的過程中,許多學術機構與經典同好的協助,如中研院文哲所惠贈該所出版的書刊;林慶彰教授的精神感召與垂詢;楊晉龍教授轉贈的全套文淵閣四庫薈要本;成功大學中文系張高評教授的熱誠指導;本校國文系同仁的支持與贊助,周虎林教授、陳光政教授、康義勇教授、陳貞吟教授、羅克洲教授、傅世怡教授……等等慷慨餽贈寶貴的書刊,均令人銘記在心。更令我們感動的是屈萬里教授遺孀將部份先生生前用書捐贈給本所。

未來,經學研究所還有許多困難的任務,尚須一一克服,在中華文化復興的使命中,在人心改造的希望工程裡,經學研究所誠盼海內外各界人士,能繼續在精神上或物質上惠予關愛、澆灌與支援,讓經典這深埋在中華文化土壤中的根脈,重新枝繁葉茂。經學所能成為中華文化的赳赳武夫。雖然目前政府財政困難,各大學均面臨經費拮据的窘境,但吾等仍將一本初衷,傳承中華文化的慧命,即使微弱如螢光燭火,也要為中華文化在今日漫漫長夜中,綻放出永恆的光輝。


本所運作架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