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成果
活動類別 執行成果 性質 教學課程
計畫類別 113年高教深耕計畫 1-3: 素養導向人文關懷
名稱 【通識中心】認識排灣族文化之美 - 琉璃珠歷史介紹與手鍊製作
承辦單位 通識中心 合辦/協辦單位
活動日期 2024-10-17~2024-10-17 活動時間 13:30~15:20
活動對象 僅修課學生
活動地點 CM106教室
預計人數 41 參與人數 33
活動滿意度 4.54
概述及成效
課程名稱:台灣歷史與文化          授課教師:王文裕               課程/活動模式:講座+實作  
講座主題:認識排灣族文化之美-琉璃珠歷史介紹與手鍊製作     講師:溫書涵

本課程活動符合永續發展目標:
1.SDG4 優質教育(Quality Education):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學習
2.SDG5 性別平等(Gender Equality):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3.SDG10 減少不平等(Reduced Inequalities):減少國內及國家間不平等
4.SDG11 永續城市與社區(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
5.SDG16 和平正義與有力的制度(Peace, Justice and Strong Institutions):促進和平且包容的社會,以落實永續發展

一、活動概述:
  1. 主講者介紹:采倬琉璃坊負責人 溫書涵 排灣族(屏東縣泰武鄉佳平部落kaviyangan)
  2. 核心主題及內容:
    (1)簡介
    (2)琉璃珠的來源與排灣族
    (3)十二道圖紋涵義及故事
    (4)燒製琉璃珠過程
    (5)排灣族傳統項鍊內容
    (6)實作解說圖片
二、課程/活動成效:
    此次活動透過排灣族原住民講師講述排灣族琉璃珠的傳說、故事,及其在族群中的文化意義,並實際完成串珠活動,能夠引起學生對原住民族相關知識的興趣,突破講述-聽講的傳統教學模式,並深化課程內容,進一步達成欣賞、尊重多元族群文化的目標。

檢討與建議
三、課程/活動檢討與建議:
    本課程活動目標為引起學生對原住民族相關知識的興趣,突破講述-聽講的傳統教學模式,並深化課程內容,進一步達成欣賞、尊重多元族群文化。透過此次活動已能達成,惟課程有一單元為「燒製琉璃珠過程」,礙於場所限制無法實際燒製,若能實際操作,定能提供學生更深刻的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