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成果
活動類別 執行成果 性質 教學課程
計畫類別 108高教深耕計畫 1-1學院
名稱 [實察] 地理學系普通地質學野外實察
承辦單位 地理學系 合辦/協辦單位
活動日期 2019-12-28~2019-12-28 活動時間 00:00~00:00
活動對象 全校師生
活動地點 屏東縣車城鄉
預計人數 42 參與人數 42
活動滿意度
概述及成效
帶領老師:何立德教授

活動概述及成效
  本次普通地質學野外實察為實際走訪郊外,運用修習一個學期的普通地質學學識素養,以及實際操作儀器的技術所設計的實察活動。

實察流程及內容介紹
  本次活動時間為一天,實地踏入富含特殊地景的國境之南—屏東,進行普通地質學的實地勘查,同學們手握地層圖、地質圖、素描畫本與岩層剖面紀錄表,隨著何教授的腳步,不畏懼冬季落山風的阻撓發揮同學們在學校所學的能力,以小組的形式合力完成考察任務,展現地理人的專業與精神。

12/28(六)上午09:20 ~ 10:40 省道一號392號橋旁海岸
  同學們起個大早驅車前往實察的第一站—省道一號392號橋旁的海岸,道路旁一個不顯眼的缺口,連通著因為人為進出而形成的小徑,盡頭的海階下竟是里龍山層與台灣海峽交接的礫石海岸,海岸視野遼闊,車城小尖山、恆春平原、恆春西台地盡收眼底,利用地質圖了解恆春半島地形與地質的關係、說明地質分區與歷史,進而探討恆春西台地的形成以及斷層的交互作用。同學們也藉此機會紀錄映入眼簾的地貌,親自觀察在課本上所學的地形,在礫石海岸席地而坐,以素描的方式繪製一張地形圖,透過繪製地形圖,同學們更加仔細觀察海岸及山稜之曲折、台地平原之陡緩,獲得更佳的學習成果。

12/28(六)上午11:00 ~ 12:00 二重溪內埔攔水堰
  來到二重溪內埔攔水堰,也是穿過一條不起眼的小徑走至河旁,只見河床上有許多大片的裸露岩層,即使落山風順著河谷襲襲吹向同學們,同學們仍抵禦著強風,透過河床上的大岩塊在眾多裸露的岩層上穿梭,在各個岩層上發掘隱藏在其岩性、沉積構造、生痕化石的線索來判斷其岩層的上下關係以及沉積環境,也讓所有人能夠使用傾斜儀測量岩層的位態資料(走向與傾斜),並且指示出岩層上下關係的沉積構造現象,並且標示在一張衛星影像圖上。

12/28(六)下午02:00 ~ 04:30 石門峽谷旁的裸露岩層剖面
  觀察石門峽谷旁的裸露岩層剖面的是本次實察最費心力的行程了,同學們手持傾斜儀與量尺,測量裸露岩層的位態與厚度,一一記錄各岩層的資料(岩性、岩理、沉積構造、生痕化石、顏色),判斷上下層的順序且說明之,更嘗試觀察出兩個以上的線索以佐證各小組認為的岩層沉積順序,在沙頁岩互層中練習地質剖面紀錄,增進在野外實際操練的技能。

參訪心得及成效

▲ 我認為地理學家的探險精神在這次實察中,老師展現地淋漓盡致,且老師的教誨:「將課堂的知識」應用於生活中也深刻地讓我體會到聽課與活用的一致性,如同拚湊積木一樣,知識契合活用的情況,我認為以上就是我最印象深刻的事情。

▲ 這次的實察,我覺得非常學術,從上午的素描到中午的傾斜儀測量到下午的岩層判斷,每一項活動都可以充實自己的內涵和增加地理層面上的知識,而且每一項活動都是要自己動手做,所以不但可以多學些經驗,還可以比較不容易忘記老師上課講到的內容。另外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是「快被風吹走」,雖然老師有先告知我們那天屏東有落山風,所以風會比較大,但是真正到了當地之後,還是有點招架不住,吹了一整天的風,很怕感冒(還好沒有)!

▲ 這是我第一次在冬天走訪恆春半島,相對夏季的徐徐海風,冬季強勁的落山風真的替我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對於從小在北部長大的我,鮮少有機會能去到恆春半島看看豐富的地景,這次實察也可以說是相當難得的經驗,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很感謝有計畫的補助,支持我們獲取新知的機會。

▲ 親眼見識到平時課本上所學的岩層面貌以及沉積構造就是不一樣,使得現場的我不禁讚嘆地質與地層的奧妙,我們如同偵探一般,在各個構造中抽絲剝繭,彷彿能坐上時光機一般推演過去恆春半島發生的地質事件,讓我對地質研究加的有興趣了!不過我覺得一天有點太短了,如此有趣的實察假如辦個三天也不為過!我一定會非常熱情且認真地參與的!

▲ 本次實察所勘查的景地點對於我們的普通地質學都相當有助益,在這些地點所完成的紀錄與學習歷程,甚至是我們實際走過的路,於我們而言都是一種未來能運用的素材,另外每一地點的地質介紹老師都講解的非常詳細,也增加了我們許多知識,以後也可應用於我們的地理教學。

▲ 透過這次野外實察活動,讓我發現我的素描功力可以再多精進一點,或許之後到各個地方走訪時,也能效仿這次行程,找個視野好的地方嘗試繪出一張地景素描圖,一方面能增加自己的才能,一方面也能擁有一張素描圖來輔佐文字的敘述,使學習能夠更上一層樓,也謝謝何老師精心規劃一整天的行程,除了帶著我們爬上下之外還要解說整天,真的辛苦了。

▲ 雖然野外實察總讓我累得精疲力盡,但我相信疲累的程度會與收穫量成正比的!我雖然身為高雄人,相較於其他縣市的人更有機會去到恆春半島,但過去從未放慢腳步,仔細檢閱恆春半島的地質資料與地景之間的關係,也不曾去注意路旁的小尖山與地質剖面,有了這次實察的經驗,讓我下次拜訪恆春半島時能夠更有方向的去探尋這些特別的地質景觀,成為更加專業的地理人。

▲ 這次的野外實察中讓我最感動的是在組員們的合作之下,我們的地層剖面圖完成的相當快也相當充足,而且大家也很樂意的提出自己觀察到的內容與想法,讓我們能快的辨識出岩層的沉積順序,讓我體會到討論的重要性,使我不會盲目的在錯誤的方向中無限迴圈!

檢討與建議
  本次實察最大特色莫過於讓同學們在各個行程都有實體的學習成果(素描圖、位態資料紀錄、地質剖面紀錄),每個成果皆須手眼協調,使觀察與紀錄能並行,為培養地理學系學生重要能力的一大步,也能夠藉此在接近期末時檢視過去一個學期所學的一切對於實際操作的表現。各小組也能透過分工與集思廣益,對於眼前看見的地質構造提出疑問並且互相討論,使得學習能有更多面向的發展。
  此外,針對本次實察活動的建議,最為美中不足的一點就是落山風的搗亂,即使有紀錄板的固定與支持,考察資料仍被強風吹得凌亂不堪,甚至不小心從手中吹飛,辛苦記錄的資料可能一夕之間泡湯,希望能將考察提前至學期中,在東北季風影響較弱時進行,可讓同學更加順暢的完成實察。二來是同學們普遍對於本次實察評價甚高,希望能將如此充實的課程延長至兩天,期待能在第二天體驗更多課程,充實自己在野外的觀察力與操作力。

成果紀錄
礫石海岸
繪製地景素描圖
講解二重溪內埔攔水堰的河床岩層
成果附檔
1 礫石海岸
2 繪製地景素描圖
3 講解二重溪內埔攔水堰的河床岩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