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材翻轉教學
撰稿人:涂家瑗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課程組邀請嚴天浩先生於107年8月17日下午,在行政大樓10樓演講專題「從教材翻轉教學」。
演講一開始嚴天浩先生先提及他的童年求學歷程,在傳統求學歷程中,他與大部分學生無異,皆是努力專心念書。但後來他也發現,那時的日子也失去了探索生活更多可能性的機會。
在大學沒有如願進入第一志願昆蟲系,而在進入化學系時,同時他也思考步入資訊化時代後,除了學歷,他究竟還有什麼?而哪些知識,在學習後仍能面對未來且披荊斬棘?
大學時期的嚴天浩先生也開始接觸家教或是前往偏鄉接觸各年齡層的學生,也深刻感受到所謂城鄉差異,資源與需求不同所帶來不一樣的學習態度與成果。另他開始思考所謂教育的目標應是什麼?反思在求學時期所學的化學元素週期表背得滾瓜爛熟,但出了社會忘個精光,似乎也不會對人生造成莫大影響。他發覺更應該教導學生的是尋找問題並有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他提出台灣教育變動是十分緩慢的,拿幾年前與現今的教科書比對,發覺課程內容並無太多更動。也直接點出現今教育環境使學生太習慣直接得到解答。於是決定著手進行一連串教學以教導學生如何發現問題並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他決定以拍攝影片做為提起學生學習動機的方式。表示先有問題意識,繼而假設,再進行實驗以獲得解答。原先面對學習表現地興趣缺缺的學生,部分因為影片內容淺顯易懂而提高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教導原先最希望學生所培養的尋找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及能力。且學習地點不再只局限於教室,而是只要有引起學生疑問的地方,皆是學習與思考的一連串過程的開始。
師培講座──當課本成為美術館
撰稿人:涂家瑗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課程組於107年8月17日上午,邀請「美感教科書計畫」發起人陳慕天先生至行政大樓10樓談論其計畫發想與台灣美感推動的過程。
陳慕天先生首先提及2012年他前往歐美國家參訪的過程,使其驚豔的是歐美國家將藝術、美感實踐於生活的方式。比如說重視物件、作品的材質、設計,小至日常生活物品,大至街景建築物皆有重視美學的足跡存在。重新翻轉陳慕天先生對教育的模樣:不是只有課堂講述式教學才是教育,身處的環境亦是影響人的重要一環。
台灣教育長久以來細分文理科情況下,雖有助於學生找尋專長,但在此制度下易形成各科與各科間交流認識的機會大幅減少,且因升學考試制度講求成績,也很容易使學生放棄自己弱勢的科目。而我們必須了解到,社會是由多元面向組織而成,單一大量化的工業式生產再也不能滿足現代各方需求;一件事情完成與否也不再只有單一因素影響。
他提出每位學習者應不再只著重單一領域,沒有任何學問知識是次等或附屬,且學問不該只局限於教科書。就如同藝術不該只是被視為難解;美感須從身邊所處環境建立並培養。
陳慕天先生他們工作團隊構想了從教科書培養美感的理念後,開始四處尋找資源與各方支持,當時是學生的他們儘管有耳聞讚揚其理念的聲音,但具有執行力的政府人員並未由實際作為。於是他們從給予建議者直接變執行者,開始尋找設計課本插畫的設計師、編印的出版社、願意使用課本的學校等。直到媒體網路開始宣揚後,至今成為一項熱門議題。
而目前該團隊除了繼續推動教科書設計美感外,也提出現今台灣設計相關科系幾乎都是往商業方面包裝,而教育方面的設計至今仍寥若星辰,希望除了改善美感培養環境外,也促進台灣這一項產業發展。
從學生時代開始朝夕相處的教科書著手計畫以培養美學,給予每個年齡層展現學習不同藝術描繪方式:低年級的平面繪畫、中高年級的空間感建立等。陳慕天先生提出就像一組「視覺語言」,讓美感是從小耳濡目染的情況下薰陶而出。
Demo動手玩
撰稿人:涂家瑗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課程組於107年8月18日上午,邀請Walkman團隊吳奇穎先生至行政大樓10樓談論他與其團隊長期將數位化教學融入課程的推動過程。
吳奇穎先生在台南和順國中擔任校長一職時,展開行動學習融入課程的計畫,他們開始思考教導學生培養科學素養,是否使用近年來沸沸揚揚的翻轉教學就能達成預想期望?
吳奇穎先生與團隊先是探究科學真正整套完整學習歷程,以先培養科學素養為主要目標:從學生使用感官觀察與探索,接著紀錄所發現的事物,並能夠將問題與真實環境結合甚至應用。便是整個團隊主要朝向的目標。
在計畫展開的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吳奇穎先生先是尋求資金與資源,向許多老師討論在資源充足且無須有太多後續報告檢討的情況下,能擁有最大彈性發揮其專長的空間。也就是他所形容的「外力」,讓老師接受這種教學「契機」,引發教學上的改變。也在多年的持續推動下該校獲得103年「行動學習優良學校」的美譽。
Walkman團隊設計名為「DEMO教學模組」以資訊化教學達成教學目標。可拆解為四大要素:D為實驗數位記錄,要求學生能夠動手操作學習,以避免學生有杜撰實驗或是觀察結果的情形;E為探究式行動學習,意為透過探索中建構學習,使用行動學習為媒介,也能改善教師無法隨時在學生身邊引導解惑的弊病;M為課堂上的摩課師,為歸納記憶類知識,運用科技弭平差異化教學,並有評量與及時補救等功效;O為行動e教室,結合環境資源來學習的實際課程,為講述性教學所缺少的實境體驗課程,不與生活環境脫節。
Walkman團隊使用行動學習,強化了個別學習,亦可促使課堂內容走出戶外,隨時隨地學習,使教學更為生動。還有開放家長參與課程、成果展示,也走向社區,融入在地,培養關懷在地的能力。
吳奇穎先生最後展現了該學習方式提升了後段學生的參與課程意願,而前段學生更能理解與應用學科的成果數據資料。他表示他們圍繞的教育本質沒有改變,而是改變教學策略,加入行動資源,讓學生學習意願明顯提升,更融入他們的生活環境,以及建構正確的科學素養。
IB課程在地化
撰稿人:涂家瑗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課程組於107年8月17日下午邀請到萬物啟蒙創辦人錢鋒先生、以及該團隊首席課程專家林良徵女士來到行政大樓10樓會議廳進行「IB課程在地化」的演講。
IB課程指國際文憑(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學生須於IB學校學習,學生從六類科目中選取六項科目並完成相應的評估。同時還須完成三項核心科目。要求學生擁有跨學科思考的能力。
錢鋒先生首先提出「格物致知」論點,這個自古流傳至今仍受用的追求知識方法。也提出學習並不該只是囫圇吞棗,全部知識都要硬塞入學習者的腦裡。他們所強調的「格物」,並不是要求學習者應無限制的吸收知識,窮盡所有世界上的知識與事物。而是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需用自身良知與萬物世界融合,在格物過程中尋找知識的規律。
認識世界的方法,不應再只是用零碎的知識去拼湊而成。
錢鋒先生強調學習是一物與一物勾連,學習者需學習融會整體、透徹理解,而不再只是單一知識的學習。他以竹子這項物品來說明:竹子本體引起人類思考無數可能使用的發想,竹子這項物品因而發揮其無數功用。但錢鋒先生提出為何竹子在中華歷史上擁有無可取代的地位,但在其他東方國家竹子本身並無有這麼崇高的地位?這又要追溯到昔日文人給予竹子一個正人君子的比喻,也就是將竹提升到文化的位階,因而導致同樣物品在不同地方卻有這麼大的地位差異。也是將萬物帶入課程的學習的實例之一。
接著林良徵女士分享了她在國外學校的母語建構課程教學,在她所帶領的學校裡有很多是華人學生,在雙語的環境下學習。她主張學習者應打破學科、超脫學科技能的方式學習。且學生應於小學階段就展開學習如何培養「學的方法」之學習技能。
錢鋒先生說,台灣偏鄉學校亦是嘗試IB課程的良好地點。期望這種課程在台灣也能有所發揚。這種教導學生如何學習的方法,活用知識。「學科不存在,但學科知識無處不在」的主張,便是理解學習者所處環境便是知識唾手可得的所在之處。
在學生心中種下音樂種子
撰稿人:涂家瑗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課程組於107年8月18日上午,邀請仁武高中音樂教師──石佩蓉老師至行政大樓10樓談論其在地教學行動。
石佩蓉老師在演講開頭敘述其任教於仁武高中,學生之間彼此認知與能力落差大,也導致在他任教期間有教學困難。
但後來她發覺教學也像是一種溝通方式,而溝通主要目的就是確認對方能否理解。而教學也應如此規劃,也就是必須在不同年齡層中發展出一套適合該生的教學,以引發學習動機,學生能有所連結與激盪,產生日後記憶與應用。
石佩蓉老師認為她不只是一名教師,更應與學生建立情感連結,她除了教導音樂知識,此外這位在仁武高中唯一音樂老師,更想要讓學生理解音樂、喜歡音樂,讓音樂成為每位學生歷經人生困難時,能讓他們有所休憩的去處。「什麼是音樂?我認為是能讓你耳朵留戀的聲音。」石佩蓉老師說,很多流傳千古至今仍稱頌的音樂家所做的作品,就是昔日能讓大家有所留戀。而音樂同時可能伴隨人記憶中美好、悲傷的各種記憶,所以音樂將是陪伴很多人生命中的良友。
而為了將音樂融入學生生活中,貫徹這些信念。石佩蓉老師在校將學校給予的空檔時間,組織學生、老師組成阿卡貝拉、演奏樂器,且在學校能有表演的舞台。或是利用午休時間,教導尚未學習過鋼琴的學生演奏。甚至讓盲生能有她的舞台,勇敢開口歌唱,甚至被邀請至大型演藝廳表演。
而現今資訊化時代,圖像資訊充斥促使人們視覺感官大量使用,卻也很容易忽略重要的聽覺感官。石佩蓉老師呼籲大家要多多開啟聽覺的感官,享受音樂所帶來的各種情緒。
音樂如同生命中重要的養分,她希望無論未來每位學生走向人生中的哪一方向,音樂將是成為生命中不會背棄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