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成果
活動類別 執行成果 性質 教學課程
計畫類別 113年高教深耕計畫 1-1: STEAM特色人才培育
名稱 【教育學院】教學實踐計畫:在生涯諮商中以生活興趣牌卡賞析生命風格之美
承辦單位 教育學院 合辦/協辦單位 教育系
活動日期 2024-11-14~2024-11-14 活動時間 13:30~15:20
活動對象 僅修課學生
活動地點 線上會議室
預計人數 0 參與人數 40
活動滿意度 0.00
概述及成效

計畫名稱:在生涯諮商中以生活興趣牌卡賞析生命風格之美         計畫主持人:曾貝露副教授              活動模式:講座
講師:
政治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 張上能博士

計畫符合的永續發展目標
SDG3 良好健康和福祉: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

一、一、計畫摘要
    本系畢業生主要投入中學擔任輔導教師與綜合活動輔導科教師,負責涵蓋第一級發展性輔導與第二級處遇性輔導的工作,他們需面對來自學生、導師及家長的多重輔導需求,並處理學生在生涯發展與情緒心理健康上的困境。然而,輔導教師本身在情緒調節與生涯輔導技巧上可能感到不足,特別是在應對複雜人際互動和多層次壓力的情況下,容易造成心理耗損,進一步影響輔導效能與職業倦怠的風險。
    職前輔導師資生在進行師資培育課程時,面臨教職競爭激烈與教學現場挑戰的心理壓力,部分因此中途放棄師資培育課程,或在考取專輔教師後轉任。即便完成課程,他們在實務中缺乏引導學生深入反思 與內化課程核心價值的能力,導致輔導課程難以有效影響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情感連結。師資生常因生涯經驗的連結不足,未能深刻理解生涯熱忱與承諾的重要性。

二、計畫執行內容
    本教學實踐研究基於生涯建構論的生命風格輔導理論六步驟 ,透過經驗學習 三大 元素,以提昇輔導師資生的社會情緒學習與生涯調適力,並創新融入 SEL 生涯教案與實踐。生涯輔導經驗學習模式前導現況如下。 
  

三、教學成果概述
    申請人以這三年修課學生覺察反思中,看到「生涯輔導經驗學習 」模式適用於大學師資生社會情緒學習能力與專業成長,根據生涯輔導經驗學習模式,使師資生能夠認識自己的生命風格,並學習與青少年建立關係,增加生涯專業輔導能力,期待未來帶領生涯輔導時產生類化與遷移,具有輔導專業自信。

     

檢討與建議
四、教學心得、反思與建議
幾次前導課程的實施加上學生的回饋,申請者在回顧整理之後調整形成本研究的教學策略與模式,從前導研究中申請者有以下幾點省思與調整:
  1. 學生提到:對於每一個人的想法都很好奇,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在對於人生規劃、就業、生活方式、價值觀、愛情觀等方面聽到更多不一樣的見解,在聽到大家不一樣的想法後,對於我自己的人生規劃會更有方向目標、更加順利的前進。
      ■ 課程的調整:增加小組與團體分享的時間。
  2. 學生覺得:自身受生涯輔導後,對我對他人生涯輔導亦有某些啟發,若有生涯輔導的實際個案互動歷程,也能反思自身生涯輔導能力。
      ■ 課程的調整:增加生涯輔導真實案例,邀請專家學者及生涯輔導影片分享
  3. 學生認為:教師講解前直接進行Kahoot或理論題會讓人感到突然。
      ■ 課程的調整:調整至介紹主題和重要概念之後實施,做為形成性評量。
  4. 學生希望能有更多互動性的評量活動。
      ■ 課程的調整:調整以Padlet、Slido軟體的運用,透過持續性的評量,運用課前課後的表單,在課程上不斷與學生對話,瞭解學生的學習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