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名稱:在生涯諮商中以生活興趣牌卡賞析生命風格之美 計畫主持人:曾貝露副教授 活動模式:講座
講師:政治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 張上能博士
本計畫符合的永續發展目標:
SDG3 良好健康和福祉: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
一、一、計畫摘要
本系畢業生主要投入中學擔任輔導教師與綜合活動輔導科教師,負責涵蓋第一級發展性輔導與第二級處遇性輔導的工作,他們需面對來自學生、導師及家長的多重輔導需求,並處理學生在生涯發展與情緒心理健康上的困境。然而,輔導教師本身在情緒調節與生涯輔導技巧上可能感到不足,特別是在應對複雜人際互動和多層次壓力的情況下,容易造成心理耗損,進一步影響輔導效能與職業倦怠的風險。
職前輔導師資生在進行師資培育課程時,面臨教職競爭激烈與教學現場挑戰的心理壓力,部分因此中途放棄師資培育課程,或在考取專輔教師後轉任。即便完成課程,他們在實務中缺乏引導學生深入反思 與內化課程核心價值的能力,導致輔導課程難以有效影響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情感連結。師資生常因生涯經驗的連結不足,未能深刻理解生涯熱忱與承諾的重要性。
二、計畫執行內容
本教學實踐研究基於生涯建構論的生命風格輔導理論六步驟 ,透過經驗學習 三大 元素,以提昇輔導師資生的社會情緒學習與生涯調適力,並創新融入 SEL 生涯教案與實踐。生涯輔導經驗學習模式前導現況如下。

三、教學成果概述
申請人以這三年修課學生覺察反思中,看到「生涯輔導經驗學習 」模式適用於大學師資生社會情緒學習能力與專業成長,根據生涯輔導經驗學習模式,使師資生能夠認識自己的生命風格,並學習與青少年建立關係,增加生涯專業輔導能力,期待未來帶領生涯輔導時產生類化與遷移,具有輔導專業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