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成果
活動類別 執行成果 性質 教學課程
計畫類別 113年高教深耕計畫 1-3: 素養導向人文關懷
名稱 【通識中心】神奇的發麵 - 肉桂捲
承辦單位 通識中心 合辦/協辦單位
活動日期 2024-12-18~2024-12-18 活動時間 15:30~17:20
活動對象 僅修課學生
活動地點 0908教室
預計人數 35 參與人數 35
活動滿意度 4.60
概述及成效
課程名稱:自煮學習-料理與科學         授課教師:王雅貞               課程/活動模式:講座+實作  
講座主題:神奇的發麵-肉桂捲            講座師:黃潔如

本課程活動符合永續發展目標:
SDG12責任消費及生產: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一、活動概述:
  1. 講者介紹:黃潔如老師,希望透過事前規劃好烹飪實作高效配速策略,有效運用課堂時間,協助學習者完成醱酵任務。
  2. 核心主題及內容:
    講師介紹麵粉種類以及發麵的歷史與文化背景
    ․講解醱酵的原理,強調課程重點在如何迅速達到發麵的進度
    介紹與所需的材料與工具介紹:高筋麵粉、酵母、牛奶、糖、肉桂粉…等
  3. 實作流程內容:
    ․講師示範如何製作麵團
    ․學習者實際操作,製作自己的麵團,放置鬆弛並發酵。
    ․講師說明如何調製肉桂餡料,示範如何將發好的麵團擀開、抹上餡料並捲起
    ․學習者分組實作,講師巡迴各組進行觀察與協助。
    ․烘烤肉桂捲,烤好後品嚐,分享各自的成品,並分享體驗。
二、課程/活動成效:
  1. 希望透過流程設計,讓學習者得以在短短二節課內體驗到醱酵的神奇。
  2. 人類使用到酵母菌來進行發麵已近千年,許多食品皆有相關運用,然而課程時間有限,肉桂捲為北歐冬季常見食物,台灣近年也有興起一番肉桂捲的喜愛風潮,因此選定做為課程項目。
  3. 當學習者開心投入學習的時候,課程的體驗目的即可完成。

檢討與建議
三、課程/活動檢討與建議:
  1. 本課程活動目標為介紹醱麵的做法,
  2. 由於喜好程度難以拿捏,巧克力醬與肉桂醬的份量也難估算,此次課程略有不足,未來可再增加一些,比例亦可再調整,
  3. 期待學生回家後可以進行延伸實作,達到真正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