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成果
活動類別 執行成果 性質 教學課程
計畫類別 109高教深耕計畫 1-5培育學院特色人才-文
名稱 移動地理工作坊:野外踏查與記錄-恆春半島地質觀察與探究
承辦單位 地理系 合辦/協辦單位
活動日期 2020-12-13~2020-12-13 活動時間 07:00~18:00
活動對象 主要對象為學生,但全校皆可參與
活動地點 屏東縣車城鄉四重溪河道、石門古戰場
預計人數 42 參與人數 42
活動滿意度
概述及成效
撰稿者:地理一 魏琩洺

  這次的野外實查,何立德教授一早就帶著同學們前往本次的實察地點,還準備了野外實察手冊資料,以供我們搭車時閱讀。本次實察的目的在於將我們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實際應用在野外調查工作上,尤其是針對岩層的走向判斷、地形素描、傾斜儀的實際運用。平時在上課時聽老師說的頭頭是道,自以為自己就學成了地質學的知識與技能,沒想到到了野外時,操作起那些工具才發現老師說的和自己吸收進去的知識實際上差了十萬八千里。所以先謝謝老師給了我們這個機會嘗試將自身所學運用在實際的野外工作上。
 
  為了提升我們在野外工作中的重要能力,也就是對地理環境的觀察與素描能力。老師第一站帶我們到了屏東枋山的尖山,從某一處海灘對著恆春西台地開始素描,過程大約15到20分鐘。在素描的過程中,老師向我們講解當地地形景觀特徵,以及當地岩層的年代及特徵。在一連串的講解後,我們也漸漸地將手中的素描完成,雖然對素描的重點沒有完整地呈現出來,但多多少少對實際操作有更近一步的了解。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二重溪的攔河堰,河道上有著岩層扭曲的現象,老師也在那裡教導我們如何實際操作傾斜儀,如何正確記錄當地的岩層走向,以及判斷岩層的上下關係。因為當地的岩層走向實在太過於扭曲,再加上我們對工具的使用還不甚熟悉,當時確實讓同學傷透腦筋。好在老師不厭其煩的對有疑惑的同學一一解釋,讓大家能夠正確地完成當時的任務。

  當在二重溪的實察完成後,我們用餐稍事休息,以充沛的體力來迎接實察的最後一站,也就是四重溪的石門古戰場。到了石門古戰場,先做地質剖面的觀察與素描,紀錄該地的岩層走向,並根據近距離觀察結果分辨岩層形成的先後順序。因為是首次進行地質調查,老師花了時間來講解當地的岩層特性。但到了判斷岩層形成的先後順序時,老師卻刻意賣關子,讓我們自行去判斷。雖然最後還是有公佈正確的解答,但透過讓同學的自主判斷,才是讓學生學習的最好方法。

  最後一站的任務完成後,老師就帶著我們回到高師大,結束一整天的實查活動。

檢討與建議
成果紀錄
活動照片
活動照片
活動照片
成果附檔
1 活動照片
2 活動照片
3 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