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身心障礙者個案管理研究 授課教師:林真平 活動模式:協同教學
一、活動報導:
才頌潔督導的相關學經歷:
學歷: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生死教育與諮商組碩專班(就讀中)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 長榮大學社會工作系
證照&專長:社會工作師證照、乙級就業服務證照
現職/經歷:
臺南市政府勞工局職管督導 107/3-111年
臺南市政府勞工局職業重建個管員 99/3-107年
嘉義縣政府社會處職業重建個管員 98/5-99年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職業輔導評量員 98/2-98/5
嘉義縣身心障礙者成人轉銜個管中心個管員 97-98年
二、問題與討論:
1.身心障礙者尋求職業重建服務的主要管道是:自行求助、教育、社政。
2.非自願性的個案,被家長逼迫而來
3.中途致殘者自我的調適還不夠,要進入職場有困難
三、課程效益:
學生心得報告摘錄:
(一)當天在聽分享有些想法與感受,首先是臺南似乎有些職重服務資源是全臺首創或獨創的,例如身心障礙者職訓交通費、大專院校身心障礙學生職涯規劃研習營、臺南市身心障礙者人力銀行資料庫等,才頌潔督導具有社會工作專業背景、也有考取社工師證照,在規劃或引用資源方式可以感受到社工工作模式的熟悉感;其次是發現自己對職管員這職務真的是比較陌生的,雖然之前擔任就服員工作時會常接觸職管員,也常看到職管員轉來的個案評估表格,但可能都只是職管員所提供服務其中一小部分,對於職管領域的確有許多部分是要再認真學習的;最後是關於成效評估,才頌潔督導於分享中有提到其評估指標是會讓實務工作的職管員感覺有壓力的,思考成效評估目的不外乎為期望資源能有效被運用,故其評估指標的訂定是很重要的,如大專院校身心障礙學生職涯規劃研習營、其中一評估指標為參加完的身心障礙學生之後續就業率,就被真平老師點出似乎有那麼點不實際,倘若成效評估的存在是有必要性,就期望這存在確實能督促提升資源被有效運用性,而不是徒增實務工作者的壓力。
(二)才督導課程中,可以從中了解當一個個案來到職管員面前,需要評估的面向十分多元,而不是單單個案主訴想工作,就可以媒合工作,而是協助個案進行一系列對話及探索,再使用相關表單,擬定有結構的處遇目標,當專業關係結束,個管員也必須回頭檢視當初設定的服務目標成效如何,是否達到預期效益,這是在一個「個案管理人員」需要具備之技能。
(三)課程中感受到要做好職管員職務最重要是要重視專業本質學識、需要充分掌握資源及運用相關的資源網絡與了解服務對象需求。雖沒做過職管員職業但重課程中了解到職管員為服務工作開拓各種服務方式如:職涯相關訓練及探索活動等,讓我們了解到職管員的在專業上也可以做到各種面向去協助服務對象。本次課程也解惑問題:就職管是所有窗口,但是高雄有雙軌就服與職管會重複工作內容。就服員職評員及職管員有些重複工作流程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需求,但都會彼此交接,盡量不會再重複同樣諮詢內容或是服務項目。此次課程覺得很有收穫。
(四)職管的頭銜在復健諮商領域,或者在進行就服實習以及職評實習時都有聽過,但總覺得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在前一週的講座分享中主要著重於如何有效地進行團隊合作及如何有效的運用資源將其最大化。而本週的講座分享中,聽到更多關於在晤談/評量階段、執行職業重建服務計畫階段、穩定後就業服務階段,這三階段中可運用的資源有哪些以及可以如何將有限的資源最大化的使用。以及關於職管員的成效評估的重點有哪些部分。因此經過這兩週的演講分享,更加的認識職管員在職業重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位處在這個角色中如何有效的運用手中的資源給予個案最大的福祉,並有效地進行團隊合作。上述皆是在演講中所得之收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