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成果
活動類別 執行成果 性質 教學課程
計畫類別 107高教深耕計畫 A-2
名稱 【講座】面對災害衝擊的因應對策與技術支援
承辦單位 英語學系、地理學系 合辦/協辦單位 文學院
活動日期 2018-10-26~2018-10-26 活動時間 10:00~12:00
活動對象 全校師生
活動地點 文學大樓3216教室
預計人數 40 參與人數 40
活動滿意度 4.65
概述及成效
(1) 專題講座題目:面對災害衝擊的因應對策與技術支援

(2) 主講者: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防資訊組張子瑩組長(台灣大學地理系學士,台大地理環境資源所碩士,中大太空所博士)

(3)核心主題及內容:
  • 向同學們介紹我國政府在面對因環境變遷所造成的災害時,所採取的行動與對策,並介紹國家防救災科技中心在防救災技術上,對於上述行動與政府對策時所提供的支援。
  • 現今可利用社群媒體提供民眾更為即時、完整及正確的資訊,使得民眾對於災害應變能夠更加即時與貼近現況。
(4)學生參與心得及收穫:
  1. 參與者反映更加了解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任務,以及平日收到的示警訊息是如何產生的,十分有趣。
  2. 認識很多新的資料開放平台,講師活潑有趣,詳細的介紹讓我收穫良多。
  3. 更了解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在做什麼事,以及收到的示警訊息示怎麼產生的,學到了滿多東西的,很有趣。
  4. 從這次演講中認識防災中心的工作內容。了解他們工作方式與其他公部門單位地不同和近年如何透過社群媒體的結合去進行防災工作。
  5. 平時收到災害示警不大會注意,本次活動,了解災害防治如何與大數據整合並發佈。也深入了近幾次台灣災害當下與結束後政府機構的應對。
  6. 本場演講讓我知道,原來台灣的政府對災害防治敏感度是十分高的,平時演算的資料十分多,也與業界合作,想辦法將警界訊息推送給民眾。當然災害來的時候,公辦的監測站回報需要一定時間,對於防救災害的時間點上會有些延誤,不過他們想到與社群核做,運用民眾的力量,協助國家去更快速了解災情,也能更快速做防範。
  7. 對地震資料的蒐集,現在網路、通訊平台很方便,能有效助大家避難就好了。
  8. 想更深入了解「救災的過程」,以利全面認識救災中心的整體功用。
  9. 救災防害比想像中複雜困難許多,災害衝擊範圍不一定是災情地點,因此若民眾可以多加協助,災害損失將會大幅降低。
  10. 這次的活動,對於生活上的確有很大的幫助,把揖謝災害因應措施,清楚的傳達給我們知道,讓我們收穫甚多。
  11. 對災害中心有初步認識,也得知在不同空間、時間如何因應,對防災應變知識與接收能有進一步的預防!希望下次還有相關活動
  12. 了解防災中心平時及災害期間所執行的工作為何,另外於示警整合應用中了解其所提供的服務、示警訊息。謝謝講者與老師!
  13. 對於災有更多的了解,知道學理如何與應用接軌,很有趣。
檢討與建議
  1. 目的希望讓學生從演講當中了解防救災科技中心的任務與架構,學生普遍反應此目標順利達成。
  2. 目的希望讓學生認識與了解最新的國家防救災資訊科技進展,學生普遍反應此目標順利達成。
  3. 學生建議未來能舉辦與產業類型相關、與生活相關、政府單位經驗分享相關的活動。
成果紀錄
海報
講座照片 01
講座照片 02
講座照片 03
成果附檔
1 海報
2 講座照片 01
3 講座照片 02
4 講座照片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