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成果
活動類別 執行成果 性質 教學課程
計畫類別 109高教深耕計畫 1-5培育學院特色人才-文
名稱 專題講座:《詩經》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承辦單位 經學所 合辦/協辦單位
活動日期 2020-10-27~2020-10-27 活動時間 10:00~12:00
活動對象 主要對象為學生,但全校皆可參與
活動地點 文學大樓3513教室
預計人數 20 參與人數 20
活動滿意度
概述及成效
撰稿者:經學碩一 譚嘉雯

  此次的講者楊晉龍老師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同時也在臺北大學、東吳大學、成功大學兼任教授,老師有豐富的學經歷以及對《詩經》和「四庫學」的研究充滿熱誠,今天有機會可以邀請到楊晉龍老師來分享對於《詩經》研究的心得與方法。

  楊晉龍老師認為作為學術研究者,最重要的是不能定在某一個特定的研究範圍裡,要經常去思考這個範圍以外的東西,也經常要求作為學術研究要講求「細緻與深入」。「細緻」就是對應每一個辭彙、或每一個有關於研究對象的關鍵字詞,要認真去思考其背後的意義,透過對辭彙細緻的了解,才能真正進入到文本的內涵,也就是「深入」。所以是先有「細緻」,後面才能夠「深入」,換言之如果前面不夠「細緻」,就永遠無法「深入」。還提到勤能補拙這個詞語,老師認為在技術層面上,一個人認真、努力地做,那他對該工作的熟悉度會隨之而增加;就學術上而言,多想、多讀書,可以激發自己潛在的能力,也就是說天才是被激發出來的,並不是理所當然就能成為天才,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楊晉龍老師告誡我們,若是在思考時沒有像老師般思考(細緻與深入),就要思考一下為何做不到像老師一樣去思考,我們做不到是「常態」(意即別人說什麼就跟著別人的話去講,沒有去思考其他的可能性或意義),楊老師能做到是「變態」(會主動思考其中原因或深意),但楊老師認為所有的研究成果或既有答案都只是作為我們學習的開始,是墊腳石、是基礎,而不是學習的結束,永遠只記住這個答案就好,也就是說以別人的成果或答案作為自己研究的墊腳石,再努力往下發掘未發掘到的新事物,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好的研究者。

  楊老師同時也分享給我們知道,一個文本所給你看到的是只是表象,在表象以外還會有其他東西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的,所以在做研究時有兩個方面要注意:一個是追求其本義(文字的意義),另一個是追求其本意(文字以外的意思,即弦外之意);而宋學著重的是本意,漢學則是本義,所以漢、宋之爭其實爭的就是「本義」與「本意」的差別。所以我們在做研究若看到有人批評漢學家時,他並不是去批評真正的漢學家,而是指那些漢學末流,這些地方我們做研究時應特別注意。同時我們在研究《詩經》時要注意,所有的詩都不會只有一種意思,意即「本義」(在場信息)可能只有一個,但「本意」(不在場信息)可能有很多個,這就是前言提及的弦外之意。

  另外,在學習過程中要訓練自己能經常主動思考,例如當聽到「女子無才便是德」時要去想為什麼會有此說法,同時也要知道這句話背後隱藏的信息──表示當時的女子已經有才,而男生害怕女生過於有才會影響或危及到他們的權益或地位,因此才會提倡女子不用太有能力或女子有能力是不好的等等說法。或是當我們在聽到《尚書.牧誓》:「牝雞司晨,惟家之索」時,男生與女生想到的是什麼或有何第一反應,因為做學術研究的不管年輕或年長,追求的目的除了完成學位論文外,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如何激發自己的潛能,將你睿智的智慧盡可能地表現出來,這個「第一反應」有可能會成為影響你潛能激發的因素,因此最好能夠記住閱讀時的第一反應,而人的學習與智慧的表現沒有年齡的限制,只有自我限制,所以大家都要多閱讀、多思考。

  楊老師也提到當我們在完成一篇論文後若有80%的人說你不好,只有20%的人說你可以時,大多數人就會認為自己被打壓、或是心情不好等,其實這是非常自大的表現,因為我們都會想要自己的作品得到所有人的讚美,但我們要換個角度去思考,有20%的人讚美、認同自己,就可以值得高興了,反而有80%的人不認同自己其實也是正常不過之事。楊老師藉此事告訴我們,將來在發表論文或課堂上討論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做好個人的情緒管理,就會對學習造成非常大的阻礙,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難免會有不同的意見或看法,如果有人願意把自己的作品從頭審閱一遍後並告訴我們改善之處,我們要抱持著感恩之心,來面對所有對自己的批評與意見,這樣在學習方面的收穫才會越來越多。

  接著楊老師提到《詩經•毛詩序》可信與否的問題,我們先不論此作者為何人,只論其是否可信,若是可信,其道理為何?若不可信,其道理又為何?還有〈毛詩序〉這樣寫是站在什麼立場?再提到歷代以來很多著作都是有些有作者,有的則是沒有,或是有些是只有一個作者,有些則是數個作者等,譬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這些著作的作者是誰也存在一定爭議,因為這些都是在歷史演變的過程中慢慢變成一本書,所以可能會有很多作者;而杜甫、李白的詩都是只有一個作者,官方編的歷史書則有很多作者,因為歷史是從流傳過程中慢慢累積的,所以若作品無作者則有可能是多個作者一同寫作或後續經過修改而成最終版本,這些都是楊老師希望我們在看書或做研究時可以去慢慢思考的問題。

  楊老師把「老師在教學時給學生答案」這一行為稱為「太監教學法」,但老師要做的應該是像種種子一樣,讓我們可以慢慢發芽、生長,也就是「發展教學法」;同時還提及到研究所的課程為討論課,鼓勵我們是可以在課程上質疑老師的,這樣才會教學相長;而作為一個研究生的終極目的,就是如何站得比老師更高的地方看世界,且不論這最終是否能實現,但一定要有這個信念,「學習」就是要超越老師,透過老師讓自己變得比老師更厲害,這是楊老師所希望作為學生應有的態度。

  研究《詩經》的基本觀有三:一為文本內部(義理)與外部(其影響)的研究;二為歷史的研究,即經學史的研究,研究其影響與發展;三為翻譯與詮解,即為承續中又有斷裂,因為不可能與原本一模一樣,中間會加上新的東西,所以是既有傳承又有斷裂。而研究《詩經》的基本認知有四:一為回到歷史的研究,即回到作者的研究,就是我們要知道作者或編者想告訴我們什麼;二為作者已死的研究,即以讀者為主體的研究,讀者在閱讀後覺得這作品想告訴我們是什麼那就是什麼;三為文獻資料的研究,即史料意義下的研究(民俗研究),把《詩經》中表現的東西當作社會或文化的資料來研究;四為漢學與宋學的分野,清代以後才真正有區分,是屬於學術的分類。

  至於「《詩經》學」與「詩經學」的分野,「《詩經》學」研究的是《詩經》學專著的研究,而「詩經學」的研究是指所有應用《詩經》的研究。而《詩經》學研究的歷史有內容、理由、技巧、功能這四部分,「功能」多數都是與政治、倫理(家庭或社會的人際關係)或道德(個人修養)有關。「詩經學」的研究重點是它的影響(接受的問題),及其影響表現(擴散的問題),或是它的價值何在(作用的問題)。

  楊老師最後以「自由選擇」和「開創新局」作結,告訴我們研究什麼主題可以自己作選擇,也可以選擇「接著說」、「順著說」或「自己說」,至於老師則喜歡「自己說」,因為這樣才有利於我們開創新局,研究出一些別人尚未研究的領域,才有自己的獨特性與不可取代性。

檢討與建議
成果紀錄
活動照片
活動照片
活動照片
成果附檔
1 活動照片
2 活動照片
3 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