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專業合作與溝通 授課教師:吳佩芳 活動模式:協同教學
主題:物理治療於學校系統及高齡服務之應用
講師:高雄市特教資源中心 林素華物理治療師
本課程活動符合的永續發展目標:SDG3: 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各年齡人群的福祉。
一、演講內容記錄
現任職高雄市特教資源中心與好鄰居物理治療所
(一)物理治療師養成背景及工作內容
1.Physical therapist:對人體的治療及處置,在醫學實證與科學根據之下的非藥物且非侵入性的治療
2.目的:利用非侵入性的技術進行預防、鑑定、評估、治療
3.物理治療師專業涵蓋:儀器治療、功能訓練、徒手治療、運動治療、科技輔具
4.物理治療常見四大科:神經(腦部、脊隨受傷)、骨科、小兒(腦麻)、心肺(呼吸治療)
5.工廠中的物理治療師:職場健康分享,針對勞工做健康體適能給予建議
6.運動場的物理治療師:在運動中給予物理治療服務
(二)醫療系統與學校系統之差異
1.進入學校前進入職前訓練:特教通識36hrs、專業課程12hrs、跨專業領域個案研討6hrs
2.學校系統:功能目標為主(重參與及活動)、跨專業團隊合作、直接治療方式(抽離方式、IEP會議討論)、間接治療方式(諮詢)
3.醫療系統:發展性目標為主(重身體功能與結構)、多專業團隊合作、直接治療方式
4.教育系統重視學生的生活表現,孩子在日常活動中做事的能力
5.利用其他方式增加學生表現:提供無障礙環境、提供適當輔具、改變執行策略、簡化任務
6.尋找學生主要活動場合(由SFA簡化):班級、用餐、遊戲休閒場合、通勤、盥洗如廁、校園內轉換環境
7.身心障礙者持有身心障礙證明即可使用長照(1966專線)
8.身體動作方面的任務:
(1)整理及清理有關教室/個人的活動:整理衣著、清理桌子
(2)肢體的行動能力
(3)維持和改變不同的身體姿勢:蹲下、彎腰、馬桶
(4)休閒娛樂活動:下課時間的活動、娛樂器材
(5)操弄物品的活動:拿水壺、餐具使用、翻書拿課本
(6)使用文具的教材:使用美勞、文具、電腦
(三)與其他專業人員合作之經驗分享
1.與家長/老師期待不符合:在家長教師的期待中找出折衷的方法
2.和治療師的配合,需教師主動提出困難及需求
3.維持和改變不同的身體姿勢:蹲下、彎腰、馬桶
4.休閒娛樂活動:下課時間的活動、娛樂器材
5.操弄物品的活動:拿水壺、餐具使用、翻書拿課本
6.使用文具的教材:使用美勞、文具、電腦
二、問題與討論
1.IEP的目標應符合功能性還是發展性?
講師今日分享的重點很清楚,某些觀點也很一針見血,舉例來說教育體系偏向功能性的目標;而醫療體系著重發展性目標,兩者沒有誰對誰錯,只是所聚焦與在意的觀點不同。而在特教場域中主要以功能目標為主要考量,目的是希望學生可以增進成人獨立生活的技能與可能性。就以講師分享的通勤技能來看,或許大多數教育現場的老師們都會比較偏向短期考量,比較容易忽略長期的規劃。所以我很認同講師所說的”我們要擬定功能性的目標”,因為我認為我們需要把目光放長遠一點,替學生的成人生活做預備,不能只看短期的需求,這樣可能會因此影響到一位學生日後脫離學校的生活,畢竟能陪伴學生一輩子的只有學生本人。
在教學或與專團合作時,可能經常會忽略要給學生在自然情境中練習技能表現的這一塊,但我們給予的標準化練習情境對於學生來說終究是一個模擬情境,因此我們可以思考要如
何在自然環境中的活動中融入物理治療的目標,讓學生可以自然、反覆的練習,也能增加此目標的功能性。
2.與特教老師在溝通上遇到阻礙怎麼辦?
理念不合時,講師選擇先短暫退出該生的服務,避免老師在物治和家長中間為難,但承諾有需要時,隨時願意繼續協助。在專業合作的過程中,雖然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著想,但仍不免會遇到一些意見不合的情況,與其雙方硬碰硬互不相讓,不如短暫轉換一下自己的角色,想一想若今天我是對方的角色,我會希望如何協助學生?原因為何?,再根據學生的最大利益,從中找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平衡點進行介入與專團服務。
三、課程效益概述
在這次演講中學生對物理治療師的工作範圍非常驚豔,因為之前有因為運動傷害去過復健診所看醫生,所以原本以為物理治療師就是在復健所幫病患進行電療、徒手治療或是超音波等等的治療而已,但經過這次講師的介紹後,有對於在學校中的治療師有更認識,更多的是給予教師提供需要的復健建議,若是做直接服務大部分只會有一小時反倒沒什麼效果,而教師可以長時間待在學生身邊,能有更多時間給予學生協助跟復健的需要。在運動場、職場或是醫療院所都會有物理治療師的存在,認知到了更多對於物理治療師工作的多元性及範圍,可以在未來學生在學校中或是進入社區(出社會),可以跟學生或家長說若是有哪些需求可以在哪些地方尋求物理治療師的建議或幫助,這可以幫助我自己對於物理治療這個領域有更多的認識,也讓我覺得相當有趣,學習到一個與自己截然不同的專業領域。

上課講義 講師授課

講師說明物理治療無所不在 講師說明如何評估飲食動作

講師說明如何評估擺位椅 講師說明如何調整輪椅生活動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