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主題及內容:
1. 主講人簡述生活中的疲憊漏斗,覺察到生活中急迫重要的事件,忽略了自我的照顧。
2. 主講人引導分享如何找回生活中的樂趣、創意與動力。
3. 練習覺察一次不愉悅的經驗,而且是要在發生不愉悅經驗的當下覺察它。利用下面問題來讓自己聚焦於經驗發生的當下,並覺察經驗發生的相關細節。稍後再寫下你的經驗。
活動成效:
1. 透過Google 表單及每週課堂作業使學生將所學運用於生活中。
2. 活動結束後,學生都須繳交心得報告,從心得報告中發現,學生在這個活動中主要的收穫來自以下幾點:
想法:我希望我能好好照顧自己,不只要對別人溫暖友善,更需要對自己用柔軟的態度接納、支持自己。
情緒:安心、同情、悅納
感受:想著與我有輕鬆正向的人,身體呼吸比較通順、吸氣量多,全身的肩頸骨骼都放鬆,嘴角上揚;想著正在遭遇我曾遇過的困難的人,身體呼吸就變得短而侷限,身體也比較僵硬,嘴角下垂;想著自己目前遇到的困難時,呼吸介於前兩者之間,身體雖然不是輕盈放鬆的,卻是可以負擔的僵硬。
心得:
過往正念練習的引導語常會說道「用溫和、友善、堅定的心帶回自己」,我總難以掌握怎麼溫和友善的帶回自己,但這個練習讓我具體的用這樣的態度跟自己接觸,我才發現我都把溫和友善給了別人,在人我的對待態度上,幾乎是「寬以待人,嚴以律己」,雖然這句話有其自我要求策勵的作用,但是卻常常會苛責自己。接下來,我仍然想要寬以待人,但是面對自己的犯錯,我希望我能像對待別人一樣溫柔、友善,並且堅定地陪伴自己去修正錯誤,亦即取代苛責的態度,但是做一樣的問題修正工作。我發現如果有「要覺察此刻經驗的決心」,就會短時間感受到身心一體的感覺,但是時間長了,心還是會跑掉,但我想這是很好的後設認知(不小心開始歸納思考),我又再一次發現自己常常思考經驗,而不是去經驗經驗。
在嘗試經驗下腹部的感覺時,我發現自己很少注意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雖然過程中心還是會悄然游移,但是我好久沒有用身體的當下真實感覺,來決定要不要休息了,我常常以作業有沒有做到一段落、娛樂有沒有過癮,來決定自己是否需要修習,現在我覺得是時候聽聽身體的感受來決定。
靜坐時雖然心跑掉了,我想到往後應該先呼吸靜坐,感覺自己身體究竟餓不餓,再決定要不要吃東西、吃多少東西,減少看到零時就抓來吃的自動化行為。
靜坐過程中,總是一次又一次找回自己的心,但我覺得困難的地方是在於接受「如果心跑掉了,並沒有錯,這就是心會做的事」,我彷彿發現對自己經常苛責的慣性,接下來我有意識想要練習「溫柔的」的帶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