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成果
活動類別 執行成果 性質
計畫類別 107高教深耕計畫 B-1
名稱 師資生中小學實地見習活動-鳳山高中羅俊宏老師觀課
承辦單位 課程組 合辦/協辦單位
活動日期 2018-04-26~2018-04-26 活動時間 00:00~00:00
活動對象 全校師生
活動地點 鳳山高中
預計人數 0 參與人數 24
活動滿意度
概述及成效
至鳳山高中羅俊宏老師〔英語課〕班級觀課
檢討與建議

觀課心得

壹、班級狀況及課程目標概述 

此次的為口說課程,根據第六課課文中的食物主題,探討有食物的選擇原因,以及延伸的問題。因為問題都必須小組討論,因此,座位安排以小組為單位坐在一起。口說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想讓學生敢於開口說英文,並嘗試用英文去探討問題,並解釋自己的理由,在小組內互相分享意見。由於這次的教師教學部分比重較少,以下會針對課程設計及用12年國教核心素養的角度去論述教學面。

貳、課程設計與教學

一、  課程設計

課程主要以學生彼此討論、交換意見為主,各組的moderator必須帶領每組的組員討論,moderator就很像政論節目的主持人,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維持討論的活絡度,所以學生要當moderator必須練習英文聽力,並練習抓key words,慢慢練習,再抓main idea,除此之外,moderator要能整理組員的分享,甚至在討論的過程中給予回饋。最後,moderator代表小組上台分享給全班。

二、  自發

從討論的活動中,讓學生從討論活動中慢慢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課前的預習學習單、查詢相關資料,或是在討論中遇到問題可以主動求助。不論是生字查詢或是詢問組員,亦或從老師在學習單給與的鷹架中尋找自己可用素材,都會讓學生的角色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參與活動

三、  互動

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看見不論是學生與學生之間,或是學生與老師之間,在每一個的問題探討,都是知識的交流,尤其是有別於傳統教育的口說課程,讓學生更有機會在他人面前用英文表達自己的想法。透過彼此的意見交流,以達到與他人互助幫忙,學習如何與他人互動,在群體中尊重他人意見。例如: 109時,我看到的moderator相較於組員是比較不會帶氣氛的、不太知道如何帶領討論,但我觀察到組員們會很細心的教導他該從哪裡討論起,並蒐集大家的意見。當小組討論卡住時,老師就會當小組的潤滑劑,老師從中探討學生卡住的原因,協助學生能順利的討論,此時就變成學生與老師的互動。例如: 當學生很快的討論完,俊宏老師便會先引導學生到另一個問題,並請學生開始討論問題該如何回應。

四、  共好

透過組員兼的分享,不但可以學習新知識,還能以組員的表達能力為模範,讓口語表達較差的學生能夠有模仿的對象,對於口語表達較好學習者,透過moderator的角色讓口語表達較好者覺得課程具有挑戰性且能讓他們能對於英文更有自信。擴及到文化層面,從區域層面探討食物選擇,就能夠發現不同文化會有不同的飲食習慣,或許當下聽到會覺得很訝異、很奇特,但這就是學生正要學習的,接納文化中的差異,文化沒有所謂的優劣,而是學生是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從此次的課程可以看到,許多學生對於鴨仔蛋都是用disgusting來形容,但老師始終保持中立的態度,教導學生或許可以有一天試試看,並非一開始就要否定,因為每一個文化都有特色,要以尊重包容的態度去面對,以達到世界文化視野的拓展。

五、  有效掌握時間分配和教學節奏

在兩堂課的時間分配,老師會根據學生的起點行為準備程度來安排討論時間,分享時間、發表時間。每一個部分都環環相扣,老師不但沒有浪費一絲一毫時間,還能注意每個部份的細節,讓學生在活動中都能夠順利的進行,且都能走在老師的教學節奏上。

六、  設計引發學生思考與討論的教學情境

在問題設計的部分,老師有循序漸進,從較封閉到開放,第一題雖然課本中有提到,但如果要學生能夠完整的講出敘述、形成原因、例子,其實背後需要的不但是對於課文的熟悉度,還要能透過學生的組織能力將想要講的話有邏輯得分享,而第二題因連結自身生活經驗,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及思考,不但要回想自己對於食物的經驗,還要想如何敘述能讓組員能夠理解自己所形容的食物。第三題更是值得思考,必須要自己想出有關食物的問題並回答,儘管主題是很常見的「食物」,但如果需要用英文表達,就會增加討論難度,再可從中思考、討論食物選擇的差異性,讓學生學習用更全面的角度去看問題。

參、班級經營與輔導

一、 安排有助於學生學習的環境

因為是口說課程所以老師特別將座位改為以小組為單位,以利學生討論。再加上,學生在課堂中只能用英文討論,所以養成學生查詢生字的習慣,以及利用其他方式去嘗試著敘述自己想要表達的事情。當全班都在講英文時,只要一不小心講出中文就很容易被發現,且講英文在這堂課變得一點也不奇特,所以有一個安心的環境及放鬆的氛圍讓學生能夠大膽開口說英文。

 

肆、觀課心得

這次觀課主要是觀察老師如何設計口說課程,可以發現老師特意營造一個輕鬆、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讓開口說英語這件事情變得稀鬆平常。透過同學間互相分享可以讓學生在無形中學習主動發表意見,並懂得聆聽他人意見。為了讓口說課程進行得更順利,老師為學生搭了許多鷹架,就如同俊宏老師說的,課前準備要足夠,產出才能豐富。所以除了小組內moderator的訓練,在學習單上,不同角色就有不同的鷹架,例如:moderator的學習單有討論的程序,還有functional language讓學生能有所參考。再加上,透過學生討論的過程,其實可以檢視學生的學習成果並發現學生的不足,並在下一次幫學生搭上不足的鷹架。我認為口說課程對於學生非常的重要,因為台灣以往以考試導向的教學讓學生的讀及寫的能力比較強,但若要與人溝通就會無法應用所學。而且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對於學生的未來發展很有助益,不論是上台報告、介紹自己、闡述意見都是需要有邏輯、層次的口語表達來提升自己的價值、表明自己的論點,所以我認為設計這樣的口說課程,不但突破學生對於口說的恐懼,還能將所學知識真實地應用於實務當中,從中讓學生漸漸地能夠找到學習英語的原因,使他們能夠更有目的的學習。
成果附檔
1 1070426鳳山高中成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