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成果
活動類別 執行成果 性質 教學課程
計畫類別 112年高教深耕計畫 1-2:精進跨域學習環境
名稱 【身心障就服員學程-身心障礙者特質與發展】全盲-成功就是堅持的起步
承辦單位 教育學院/特殊教育學系 合辦/協辦單位
活動日期 2023-05-02~2022-05-02 活動時間 00:00~00:00
活動對象 主要對象為學生,但全校皆可參與
活動地點
預計人數 0 參與人數 0
活動滿意度 0.00
概述及成效

課程名稱:身心障礙者特質與發展            授課教師:林真平        活動模式:協同教學

一、活動報導:

本次活動邀請陳宥憲講師講述自己成為後天視障者及調適的經歷。以下為講師簡介:

特殊體適能與肌力訓練老師

視障國家乙級按摩調理師

雄霸盲人棒球指導總教練

視障攝影師之眼

生命教育講師


二、問題與討論:

1.失明之後曾遭受哪方面的誤解?

現在我的動作迅速,是接受視障重建教育之後的成果,但這也往往被人誤認“我是看得到”。

2.你的座右銘是什麼?

堅持 永不放棄!


三、課程效益:

部分學生心得報告:

1.一開始走進教室看到講者,想說老師不是說要找身心障礙人士來跟我們做分享嗎,心想究竟是哪一種的身障者,卻怎麼也沒有想到是視障者,講者的眼神、移動,完全不像一般視障者的模樣,甚至懷疑他是不是其實看得到,當然這也是因為經過持續的努力,才能使他在外表上看起來像正常人。聽了他的過去,真的會認為他是一個奇蹟,若是發生在我身上,我大概就放棄自己了,很佩服他的毅力與那顆不被打倒的心,儘管只有一點點的希望,他也願意做出努力,我也開始好奇,終究是甚麼讓他能夠一直堅持下去,而又是甚麼小困難使我放棄努力,聽完他的分享,頓時覺得自己所遭遇的挫折根本不足掛齒,自己的心理建設還得好好加強。

2.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視障者,也因此演講當天我在捷運站等待講師時我的內心是很緊張的。然而,當我和講師見面後我發現其實只要做好問、拍、引、報四個步驟,就能建立起彼此之間的信任,從捷運站到教室的路上也和講師聊了許多,也發現講師很好相處。演講的內容非常豐富也非常精采,我最喜歡的環節是讓我們聽聲辨位以及閉上眼睛在便條紙上寫「堅持 永不放棄!」。閉上眼睛時我發現我內心會不由自主的害怕及擔心,會擔心周遭會不會發生了什麼事但我卻不知道,也因此我除了覺得視障者在生活上很辛苦外,也覺得他們很勇敢。聽了講師的分享,讓我知道生命可以是非常有韌性的,要好好過每天的生活,即便遇到困難也不要輕易放棄。

3.這次的演講者與我們擁有類似同樣體育背景,然而他卻意外地失去了雙眼的視力,人生從此改變,其實,不管對於任何人而言,眼睛絕對是毫無疑問最重要的人體器官之一,從小大人們教導我們眼睛稱作靈魂之窗,我相信每個人都能夠有所體會,若失去眼睛的視力,別說是雙眼、單眼瞎掉,光是近視就足以讓人厭惡至困擾,要花費許多額外費用在測量角膜度數、驗光及配戴眼鏡,我自己從小就是個特別容易近視的人,特別能夠感受這樣的感覺。我聽了這場演講,其實真的很感慨,也很慶幸自己的身體健康,能夠用雙眼看到家人、朋友、伴侶,及整個世界發生的種種開心的事,我想這是最大的幸福之一。我認為這場演講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他努力重回人生的付出,即便遭人質疑,自己又無法正面的接受眼睛看不到的事實,但他所做的一切其實只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像個正常人,其實這要克服許多心魔難關,然後告訴自己可以回來,可以做到的勇氣,而失去雙眼視力的他,告訴我們努力克服逆境的重要,我們都常因為碰到一點挫折就想放棄了,但真正堅持下去的人,往往最後獲得了更好的結果,要勇敢接受失敗,然後永不放棄,我想是我從這堂課中獲得最重大的意義。




檢討與建議
四、活動檢討與建議:

此活動的講師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也設計了一些活動讓學生體驗視障者在生活中可能會遭遇的困難,學生真實體驗後對視障者有了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