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學目標
Ⅰ.學生能主動應用所學科學核心知識。
Ⅱ.學生能依據問題擬定研究計畫並選擇妥適之實驗工具。
Ⅲ.學生能分析資料數據以提出研究結論並找出解決方案。
Ⅳ.學生能運用妥適之表達工具以分享其研究成果。
(2)教學過程
Ⅰ.問題發想:學生分組討論如何測量介質折射率。
Ⅱ.實驗設計:學生依據上述問題擬定實驗設計並選擇妥適之實驗工具。
Ⅲ.實驗操作:學生依照所擬定之實驗設計,進行實驗操作。
Ⅳ.數據分析:學生使用資訊與數學等方法,有效整理資料數據,並提出結論。
Ⅴ.論證建模:學生由探究所得之解釋形成論點,並建立合理模型用以測量介質折射率。
Ⅵ.成果分享:學生適當利用口語、文字或圖表以呈現其探究過程與成果。
(3)評量方式
評量標準
|
優異
|
良好
|
普通
|
待改進
|
發現問題
|
學生能清楚說明所欲探究之問題相關科學知識,並能辨識可用之實驗工具,具體提出想法或假說。
|
學生能簡單聯想所欲探究之問題相關科學知識,並能辨識可用之實驗工具,大致提出想法或假說。
|
透過教師提供之提示,學生能簡單聯想所欲探究之問題相關科學知識,並能辨識可用之實驗工具,大致提出想法或假說。
|
即使教師提供相關提示,學生無法聯想所欲探究之問題相關科學知識,且未能辨識可用之實驗工具。
|
規劃研究
|
學生能根據問題詳細擬定可行之實驗設計,並妥適選擇實驗工具以獲得有效的資料數據。
|
學生能根據問題大致擬定可行之實驗設計,並選擇妥適之實驗工具以獲得資料數據。
|
學生能根據問題大致擬定實驗設計,並選擇實驗工具以獲得資料數據。
|
學生無法擬定實驗設計,亦無法選擇妥適之實驗工具。
|
論證建模
|
學生能正確且有效分析資料數據,以提出合理之科學論點與結論、提出妥適之解決方案。
|
學生能正確分析資料數據,
以提出合理之科學論點與結論、提出可能之解決方案。
|
學生所分析之資料數據有誤,以致所提科學論點與結論不合理。
|
學生無法分析資料數據或未能提出相關科學論點與結論。
|
表達分享
|
學生能善用口語、文字或圖表以正確且有效呈現其探究過程與成果。
|
學生能適當利用口語、文字或圖表以正確且呈現其探究過程與成果。
|
學生大致能利用口語、文字以呈現其探究過程與成果。
|
學生未能呈現其探究過程與成果。
|
(4)學生學習成效
Ⅰ.量化成效:
i.根據學生學習意見調查表(有效回收數為36份)之統計分析,此課程教學之平均滿意度達 4.52分(滿分為5分)。
ii.此課程學生之學習評量,優異占30%、良好占60%、普通占10%,無須改進。
Ⅱ.質性描述:
根據學生回饋意見,本課程設計可以讓他們思考如何設計實驗,結合過去所學理論知識來完成實驗,相當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