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成果
活動類別 執行成果 性質
計畫類別 109高教深耕計畫 1-5培育學院特色人才-理
名稱 光采濕地產業再生規畫
承辦單位 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 合辦/協辦單位
活動日期 2020-04-30~2020-04-30 活動時間 09:30~15:00
活動對象 全校師生
活動地點 光采濕地
預計人數 13 參與人數 13
活動滿意度
概述及成效
透過本計畫鏈結在地新農業,光采濕地運用太陽光電提供自己需要的電力,並在太陽光電土地下二次利用從事新農牧業生產,不僅生產有機無毒的可食植物,畜養牛隻吃雜草,牛隻的糞便利用蚯蚓消化分解之後形成有機的蚓糞土,利用富含營養的蚓糞土培植農圃裡面的可食植物,充分的循環再利用,讓農圃永續發展環境教育海洋生態活動。學員探訪有機農作及綠色烹調、生態環境,透過體驗活動來瞭解「食」與「農」連結關係,發現透過新農業的生態環境營造,可創造生物多樣性,從充分利用環境的農田到健康安全的食材,學習「產地到餐桌」,真實感受,並體驗當地人的「飯湯文化」在廟口樹下品嘗午餐,讓學員了解在地文化和共享這塊土地。在地產業(在地食材,當今作物)透過此次光采濕地參訪,瞭解林邊鄉養殖業轉變成太陽能光電農產產業,對地方產業帶來轉變和衝擊,如何減少轉變帶來的問題,並充分利用土地從事生產帶動經濟發展,成為此次參訪的重要課題。此參訪啟發學員針對農產品,發揮循環經濟「生物循環」的精神,落實作物的「整株利用」和「格外品加工」的經濟效益,並幫助在地小農將他們的農產品加工販售產業(麵包),創造出多元化的經營,最重要的是傳達農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都需要對環境付出責任。透過此次參訪學習場地及體驗實作之方式,了解從產地至農產品加工與行銷產業鏈的模式,讓學員培養並啟發具有產品設計與製程創新的基礎能力,並了解體驗經濟」的模式。藉由本計畫之連結,不僅讓學員在知識和技術上更進一步,並推廣及行銷友善種植之農民(生產端)開發多元經濟收入,結合在地小農農產品製作的麵包將為在地成功案例,以利未來作為新農業永續發展的經營模式。
檢討與建議
檢討:

1.與會師生對於此活動之回饋滿意度相當高,紛紛表示要多辦理類似的相關活動,以提升大家對新農業永續發展的基本概念。透過活動實際體驗,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飲食風險並支持農民的在地農業和友善環境,這樣環境也會回饋健康安全的食物到消費者身上,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

2.本次活動提供午餐及下午茶,食材皆是新農業下的產物,並讓與會師生實際親手摘取自製生菜沙拉未來辦理類似活動應加強宣導「惜食」之觀念吃多少摘多少減少浪費

    建議:

1.此次活動有很多的體驗活動課程安排上可以加入更多當地文化的介紹和如何保護環境的課程讓學員可以做中學學中做,並將所學的新農業與永續發展的理念深植到學員的心中,可在生活日常中實踐

2.本次活動辦理時間與新型冠狀肺炎流行期間,活動中強力執行防疫相關工作,配合政府實施量額溫噴酒精並提醒參與活動夥伴全程戴口罩每個活動前後帶領學員進行洗手及消毒且宣導及協助每個人保持至少1公尺以上的安全社交距離,讓活動在安全無虞中進行

成果紀錄
1
2
3
成果附檔
1 1
2 2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