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成果
活動類別 執行成果 性質 教學課程
計畫類別 110高教深耕計畫 3-2:提攜弱勢共好助學計畫
名稱 「衷」言不逆耳-人際溝通
承辦單位 學輔中心 合辦/協辦單位 學生事務處
活動日期 2021-03-17~2021-05-05 活動時間 18:30~20:30
活動對象 主要對象為學生,但全校皆可參與
活動地點 學輔中心團諮室
預計人數 84 參與人數 77
活動滿意度 4.70
概述及成效

團體

次數

團體名稱

團體目標

團體開始

1. 團體形成

2. 說明團體類型、目標與進行方式

3. 說明請、謝謝、對不起的溝通含意

4. 建立成員對於良好溝通的概念

溝通要素-

表達力

1.增加成員在溝通中的表達力

2.學習溝通的基本概念與方法

3.溝通主題的演練

溝通要素-

觀察力

1.增加成員在溝通中的觀察力

2.學習溝通的基本概念與方法

3.溝通主題的演練

溝通要素-

話題力

1.增加成員在溝通中的話題(探問)

2.學習溝通的基本概念與方法

3.溝通主題的演練

同理心-1

1.協助成員對於同理心具有基本概念

2.了解溝通中探問之運用概念

3.溝通主題的演練

同理心-2

1.增加對同理運用的概念

2.實際練習說出他人的內在感受

3.溝通主題的演練

團體結束

1.練習情緒管理與表達

2.學習設定人際界限

3.團體結束

    本次的團體的活動性與趣味性高,使成員的投入和參與度提升,活動中穿插很多利用遊戲、互動與演出的方式,幫助成員了解溝通中幾個重要的元素,包含有:表達力、觀察力、話題力、同理心、情緒管理等。

    在7週團體歷程中,首先透過提升成員對於溝通中,何謂清楚表達來進行說明概念與演練,讓成員能具有清楚表達內在想法或感受的能力;在與人溝通時,能知己知彼是促進溝通很重要的元素之一,所以如何觀察對方的溝通模式,並找出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樣貌,是培養觀察力的目標;很多成員都會反應不知道如何開話題,很在意是否會讓談話場面尷尬,因此如何適當地開啟話題,並找出合適的話題方向,在話題力的活動也讓成員有練習和討論的機會;為了能在溝通中更深入並體會對方的感受,以促進溝通效果,同理心的訓練也是必要的,雖然不能徹底了解同理心如何運用,但成員對於同理心都已經基本的概念與運用能力。

    團體的成員對於團體關係和活動內容有高度的認同,團體結束後也常會留下來討論,甚至會自發性的想繼續團體關係與連結,成員在這7週的生活中,團體也成為可以讓成員紓壓和得到支持的地方之一,這是成員表達除了學到溝通外,額外的人際收穫。
檢討與建議

1.整體活動進行順利,但是因為活動性與趣味性較高,相對團體直接啟發性和學習可能稍低,但成員也都能在回饋中,表達對於單元主題的收穫。

2.除了提升學習外,也鼓勵成員在團體外的時間可以交流和互動,可以擴大在學校的人際圈,認識不同領域的夥伴。

3.部分活動因為涉及內在感受的探索,所以需要讓未經過專業溝通訓練的成員有足夠的時間理解,也可以考慮降低活動的複雜性,讓成員比較容易探索到演練夥伴的內在狀態。
成果紀錄
團體形成
說明與分享溝通概念
同理心分組演練
團體結束心得與分享
成果附檔
1 團體形成
2 說明與分享溝通概念
3 同理心分組演練
4 團體結束心得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