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者:音樂碩二 蔡沐恩
課程:管絃樂合奏
施行對象:高雄市新興高、國中音樂班
人數:四十人
實施長度:八堂課
實作曲目:
貝多芬(Beethoven):普羅米修斯序曲(Prometheus)、柯瑞蘭序曲 (Coriolan Overture)
普羅高菲夫(Prokofiev):第一號交響曲(Symphony No. 1)第一樂章
莫札特(Mozart):第三十五號交響曲(Symphony No. 35)第一樂章
施測對象先備條件:對象為國高中生音樂班,學生程度略有落差,但整體音樂基礎概念佳
設計理念
跨領域樂器學習樂團合奏:透過「管弦樂合奏」有關樂器演奏與團隊合作,以合奏演練方式,跨領域思考學習。以進行相關課程之探討。培養問題解決能力:讓小組學生經由互相討論,去發現許多問題 (problem),經由自我學習及團隊合作,來獲得不易遺忘而且可解決問題的知識,進而訓練有效率的解決問題之能力。
問題陳述與分析
問題一「樂器獨奏與樂團合奏之差異」:使學生進行實地演練、討論切磋、反省回饋,提供實際方法之過程。
問題二「樂器獨奏與樂團合奏之運用」:以平常樂器訓練技巧,引導學生投入議題,同時激勵組員根據
以往經驗與各器樂技巧去分析運用,最後在反思回饋中達到理解、內化,成為往後樂團合奏實踐之動力,並以全方位學習為最終目標。
課程目標
提高學習動機:以問題為學習起點,藉由真實、有挑戰性之曲目,提高學習之動機。
引導互動教學:透過小組思考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完成理解議題、思辨、溝通、接受多元觀點與反思。
探討合奏議題:以專業曲目素材施作,較能期待達成主動參與學習並內化所學之應用實踐。
學生學習成果分析
分組學習成果:顯示在過程中普遍以「傾聽、接納意見」、「深入理解問題」、「課前資料搜尋」及「表達有根據之見解」兩項較低。
跨組分享成果:跨組成果看透過分享、同儕激勵,可明顯提高學習效果。
課後教學檢討與省思
認識管弦樂團合奏課程學習:透過「管弦樂團合奏」有關樂器合奏訓練,協助學生對團體合奏(合作)整體意識概念的發展。
誘發同儕學習目的:樂團合奏可誘發同儕間競相學習、表現,並於培養傾聽、尊重不同觀點的態度。
輔導自信不足學生學習:藉由引導學生自我肯定、了解自我,弭平學習落差。
挑選與學生程度略高的曲目讓學生較易達成目標以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及興趣。
施作週次與曲目的多寡需要能夠達到平衡。
課後感想
葉冠麟:音樂班學生皆有相當的音樂知識和相關主修樂器技術,如何提升學生在合奏課上的專業合奏技能是指揮者需要相當的專業知識背景來引導學生從中學習,並能在學習中提升學生對於曲目上相關的音樂背景和專業的音樂詮釋。在曲目的挑選上也應該在審慎考量學生的相對程度,略高的合奏曲目除了可以提興學生能力也可以增加學生追求更高階的磚耶樂器演奏,對於詮釋樂曲的整體性也較能夠達成。
蔡昱嘉:因為學習環境的關係,從國中開始在國樂系音樂班,到南藝七年一貫制國樂系,我只有指揮過國樂團以及在國樂團演奏奏的經驗。在考進的高雄師範大學指揮管弦樂指揮後在校慶音樂會和考試的誒時候指揮過一次弦樂團和一次管弦樂團。這幾次的經驗都讓我覺得很新奇也很具有挑戰性,儘管是陌生且不熟悉。所以這一次的深耕計畫對我來說是很有意義的一次經驗。因為這一次下去實際的練習管弦樂團之外,學生的管弦樂團更是更有難度,因為學生有可能在演奏的過程中有一些錯誤可以訓練自己的耳朵,習慣管弦樂團的聲音之外,如何統整學生的音樂也是一項必須要練習的。在這個過程當然不盡人意,時常會有一些問題是從未遇過的問題,但是在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成長了不少。對我來說,指揮是不斷學習的一個角色,對於這一次的經驗相當珍惜且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