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的教學觀摩對象吳敏男老師,為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的教授。老師有長年的補教業教學經驗以及教材編纂的專業知識。此外,老師還有行政經營規劃的產業能力,以及對於教學堅持及熱愛的心。在專業及熱情下,向同學展示了教學的實際教法、教材的編纂方式,甚至是教學現場的行政運作,以及和學生及家長的互動模式等等。藉由這些展示,讓同學們可透過實際教學現場觀摩到教學整體運作,將學術層面拓展到實用層面,使學生具備未來職場教學能力。
而這次的實習可選擇不同的學生年齡層的課程觀摩,讓同學可以在橫向的教學認識以外,也可以學習到如何縱向的銜接教法及教材,達到學習的系統性。學習可觀摩的階段有三:國中一年級、國中二年級以及國中三年級。
首先是國中一年級的教學。國中一年級的教學主要會傾向於基礎國學知識和技能的補強。會先給予古典篇章的教學,並著重於標點的實際應用、生難字詞的解釋以及詞性的應用。再給予寫作的引導、寫作重點以及寫作注意事項。最後再給予學生語文能力題目,有相近詞義、古代年齡用詞、語氣判斷、名言頗析以及標點切分等等題型。讓學生可以透過這些多元的教導模式,建構起學習的厚實基礎,廣泛補足國學底蘊,以利外來學習國文的發展。此外,除了基礎的教學,老師亦強調於品德涵養及反思能力的培養。課程中往往會援引古今例子,讓學生學習相關品德的重要。例如:利用亡鈇意鄰的篇章,提出猜疑心的相關品德觀點,並給予學生反思,猜疑心並不一定全為弊端,並引用曹操殺友及自身事例,讓學生在思考當中成為主位,老師成為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出猜疑心宜有但不宜過多的觀點,讓學生可以利用漸進式及故事實例式的方式認知,配合學生的步調,使學生學習有成,並獲得可以受用終身的知識。而這個階段的特殊之處在於無作業的安排,以及行政人員、教師及導師對於學生關照,透過這些方法,使剛剛面對學習巨變的國一學生可以對國文無排斥,並且感受到老師們關心。同時教師也可藉由此過程,了解學生的程度以及拉近師生距離,讓學生可以獲得更適切的教學難度步調及學習動機,達到師生之間的良好關係建立。而教師進而可以透過對於學生的了解,告知學生家長學生的學習困難及學習狀況,讓家長以及老師共同商議,達到對於學生最適合的教學方法。
接下來是國中二年級的部分。國中二年級主要著重於基礎知識的推廣增深教學。在有了國中一年級的深厚打底之後,國中二年級的難度會加深,同時上課步調也會加快,並補充更多知識及教學內容,以配合學生的程度。而在教學度調提速下,教師會時刻關注學生的適應力,並適時調整,讓學生得以成功銜接。簡單來說,國二的學習會在國一的先備知識下,進行複習,並給予新知。例如:講述到修辭技巧時,教師會複習過往的頂真修辭,在進而延伸到從前略過的回文修辭。此外,除了學業知識加深加廣,關於品德方面的思考亦然。從前對於品德的觀點,有些部分對於國一學生可能有太過生澀的字眼或觀念,老師只能以有趣的故事形式帶過,無法深入。但在經過一年的反思能力以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培養下,此時教師可以給予同學社會現實及國際化的例子,配合學生的思維程度,提高學生層次以及避免教學重複之弊。而在國二教學中與國一最為不同的是功課以及考試的增加,因為學生未來要面臨會考的挑戰,因此學生要提前進行模擬及演練,而此時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動機也在國一時培養完成,因此對於學習的排斥力明顯降低,可以進行課後的補充練習。在這樣的安排下,家長可以得知補習班的用心,並且可以透過學生功課及考試,了解補習班對於學生的曾度有實質上的幫助及提升,達到補教業及家長的間接溝通,促進關係信任及融洽,同時也有助於學生的持續學習。
再來是國中三年級的部分。國三主要強調於複習及應考,教學模式以複習為主,以整合性主題的教學教材及模式,給予學生統整性的知識及比較,使學生對於整體觀念有系統性及全面性的認知。教學步調也大為提速,因為大多為學過的知識,因此學習上為主題式的概述,而非如以往的深入講解。而且最為不同的地方在於,教學活動中大多以學生為中心,主要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教師教學的單一學術傳授減低,更重視於學生的回答以及思考,讓學生站在學習的中心,教師甚至會從引導退到輔助的角色,給予學生自我練習的機會。此外,教學時的留給學生的練習習題時間比重也會大為增加,更加加強了學生本位的學習模式。在這個時期,老師對於學生的關注也會大為增加,不僅僅在學業成績的波動,也會時刻關心學生的心理狀態,並給予正面鼓勵,還會和家長聯繫,達成三角陣營,共同面對考試的來臨。
透過上述教學的觀摩,使同學深刻習得較學現場的整體運作模式,也學習到了觀察師生及家長三方互動的能力。同時在過程中,老師會不斷地提點同學需要關注的重點所在,甚至會在實習結束後前來關心同學的實習狀態,且會預留時間給予學生進行發問,使學生可以及時解決疑惑。而在實習觀摩後,老師也預留時間,給予觀摩同學進行意見交換及所見分享,讓同學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觀摩視角。而在這之外,老師也會聽取同學給予較學觀摩的意見,達到雙贏的局面。同學帶走的不僅僅只是教學層面的能力,還有產業的行政運作以及觀察能力,和對於教學熱忱的深刻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