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成果
活動類別 執行成果 性質 教學課程
計畫類別 113年高教深耕計畫 1-1: STEAM特色人才培育
名稱 【教育學院】教學實踐計畫:跨領域設計思考引導架構測試
承辦單位 教育學院 合辦/協辦單位 教育學系
活動日期 2024-10-19~2024-10-19 活動時間 09:00~12:00
活動對象 僅修課學生
活動地點 9304教室
預計人數 16 參與人數 14
活動滿意度 0.00
概述及成效

計畫名稱:跨領域設計思考引導架構測試         計畫主持人:王佳琪副教授              活動模式:講座

計畫符合的永續發展目標
SDG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一、一、計畫摘要

        本研究目的旨在以個案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設計思考與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ChatGPT)融入班級經營課程的教學情形與學習價值,並運用後設認知取向的教學策略作為搭建學生的學習鷹架,從師生觀點分析設計思考、ChatGPT對師資生問題解決與後設認知能力的影響,反思其對教師專業成長及學生學習成效之變化。在量化與質性資料分析後,再針對研究結果提供未來執行相同課程之教學建議。

一、二計畫執行內容
        在課程中會運用到的策略與工具—跨領域設計思考引導架構的測試與修正。研究者以設計思考五步驟設計課程內容,讓師資生以解決教師在班級經營遇到的問題為切入點,進入教學場域進行田野調查,讓師資生體驗與實踐設計思考以人為本的精神,了解每個步驟的內涵與相關工具。並將邀請現職教師透過跨領域課程設計的任務,進行設計思考4D與五步驟引導工具的測試與回饋。

一、三教學成果概述
        研究者運用設計思考的4D模式,讓現職教師發想、聚斂,進而整理他們所形成的概念資料庫,開始依據這些資料庫來完成這份引導架構。研究者觀察到,若是內容討論範圍較小且具體的夥伴,在課程設計理念的撰寫會相對容易;若討論範圍擴展影響到的群體較大且模糊的,在課程設計理念的撰寫會比較困難。整體而言,現職老師多半能藉由此設計思考引導架構,在有限的時間裡,規劃出設計內容,然此引導架構還需要不斷修正與測試。

            
檢討與建議
四、教學心得、反思與建議
  1. 研究者發現對於已具備課程設計基礎能力的教師而言,運用設計思考五個步驟能協助他們快速建立跨領域課程的初步架構,在引導上相當可行且具有結構性。
  2. 透過設計思考所強調的以人為本、發散和收斂的創意思考特性,能協助教師們跳脫傳統的課程設計模式,設計聚焦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內容;
  3. 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以學生為核心,引導學生探索和解決真實世界問題,不僅能讓學生透過實際體驗和實踐來進行學習,同時也能培養了他們的觀察、同理、創意思考、整合能力、溝通表達、團隊合作以及跨領域思維等多方面的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