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實地見習的問題與討論
1. 教學脈絡:王老師分享,帶領孩子設計實驗時,有一套自己的思考脈絡,ppt是幫助教學的流暢性與效率,更重要的是,用圖像呈現可以使抽象概念更清楚,思考的邏輯也能更清晰
2. 實驗記錄: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紀錄實驗結果,可以使他們在實驗後,清楚的思考實驗背後的科學概念,並對課程內容有更深刻的印象,而這些紀錄也可以呈現學生的迷思概念,讓老師知道學習者所遇的問題,給予適當回饋。
3. 實驗的順序:在課後的討論中,有同學提到,為什麼老師上課實驗的順序(陽光→空氣→水),沒有依照學生現場提出的想法順序(空氣→水→陽光),而老師回答,因為學生回答順序在不同班級通常是隨機的,而課程為了搭配PPT,並且符合整體課程設計的前後邏輯,因此在設計上需要考量整體的課程架構,跟後續要引導的方向去做配合。
4. 自編教材如何與正規課程連結:此次課程是由仁和老師自編,並非正規課程中的實驗,但仁和老師將其與五上第三單元的水溶液酸鹼性最結合,是很棒的生活與科學連結的實例,且將其安排於五上進入課程開始前,以此建立學生對科學探究歷程有一個基本架構。
課程效益(例如:教學滿意度調查、課程回饋單、心得報告等)。
心得報告(學生張仰華)
■解釋越清楚,學生思考越少:自然科的教學,要讓學生在過程中主動思考,老師就必須少給答案,讓孩子主動找尋答案,思考科學概念,比講解清楚更重要。
■不要怕教錯:非自然背景的老師在教自然的過程中,因為害怕教錯,反而容易在教學中呈現淪為食譜式實驗,減少探究精神。缺乏自然科背景,反而是增加探究精神的優勢,例如:王老師在口紅膠消失後,滴水,顏色即再次顯現實驗後,會讓學生做「顏色還未消失先滴水」的實驗,這就是新的探究方式,突破一般的思考邏輯。
■營造探究氛圍:探究精神,是可以互相影響的,當老師具有探究的熱情,很容易引導學生對探究過程充滿好奇,並主動學習。教導正確的科學概念固然重要,但老師營造班級整體探究科學的精神更為重要。
■發現問題是探究過程最難的階段: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歸納結論是探究的四個重要過程,其中發現問題最不容易,原因是,我們常常對生活中的問題習以為常,所以不重視,更不會察覺它是問題,甚至是無法從學生眼光找尋問題,所以,讓自己常常主動思考「為什麼?」是保持探究精神的重要方法。
心得報告(學生黃婷芸)
探究教學不是單方面向學生提問,希望學生能思考、發現、回答而已,而是老師需要做到充分的引導或鋪陳,帶領學生找出或歸納出答案,像是老師的PPT就是很詳細的引導過程,示意圖或句子挖空的地方都讓學生能更清楚理解實驗的方法或該項變因有可能會造成什麼變化。而老師也不會給予一定的答案,各種假設皆可被提出,只是在實驗中要一步一步測試那些假設是否成立,讓學生能根據生活經驗或所學提出各式各樣可能造成變化的原因。
心得報告(學生宜珮汶)
以我自己以前在課堂上做實驗的經驗來說,老師通常一開始就會非常仔細的把每一個步驟交代清楚,然後接下來大家只要照著老師說的去做,就會得到一個跟課本差不多的結果,因此對於我們來說,我們的實驗好像就變成是為了要創造出符合課本結果的實驗,而不是真正透過實驗的過程去認識科學知識。
相較於王老師的教學,卻完全擺脫我以往的經驗,不僅在實驗之前先讓同學自己思考,如何設計適當的實驗,並且擺脫課本,用實驗的證據去歸納,反而比較貼近真實。雖然實驗不像課本設計好的這麼完美,但是反而讓學生可以充分參與整個探究的過程,得到更多發現與思考,是我覺得最有收穫的地方。
心得報告(學生張雅惠)
保持探究、開放的實驗精神
仁和老師在課程中的發問與附小的怡君老師一樣,多以開放式的問句引導學生思考,在實驗結果的討論也保持開放、好奇的態度與學生共同討論,讓整個班級上課充滿熱烈討論的氛圍。
藉由各組實驗結果的差異看到實驗的再驗證性
當組別出現不同的結果時,仁和老師能將此問題帶回班上共同探討,並引導學生重新思考造成差異的因素為何,有沒有可能是實驗做不夠多次(實驗是存有誤差的),讓學生從經驗中體悟科學是需要經過蒐集更多證據才能得到更穩固的結論。
上課搭配簡報說明,讓學生更有架構的學習
仁和老師不同於怡君老師的是,以簡報呈現實驗的步驟與結果,讓學生可以隨時跟上現在的上課進度,協助學習較慢或科學邏輯較弱的學生能更清楚瞭解實驗的脈絡,也讓學生能在一邊實驗一邊討論中適時給予歸納與統整。
心得報告(學生王玟瑜)
老師上課的方式很活潑,會透過許多的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及鋪陳後面的課程,課堂上的互動一來一往,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投入於課堂,讓我感到最印象深刻的是「設計實驗」,以往的老師上課時都是自行將實驗設計好,學生只要遵從老師的指令即可,但王老師卻是與學生一同設計實驗,此做法更能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與其說是一起設計實驗,不如說是老師很會利用「提問」的技巧,將學生帶到自己事先設計好的情境中,學生並不會知道這些細微的情境設計,他們只會覺得老師是跟他們站在同一陣線的,而非上對下的關係,不但能讓學生樂於學習,也能讓師生關係更親近。
多加善用「鷹架理論」,我覺得這是課堂上無時無刻都在利用的機制,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漸釐清概念,很喜歡這樣的教學模式,期許自己未來能多運用在教學現場,一開始先給學生多一點的提示,可以引起他們的學習動機,之後等學生程度變好了,在慢慢地將提示減少,這樣的做法能增加學生的成就感。
收穫最大的是老師告訴我們他的教學模式,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歸納結論,這對我幫助很大,對於我們未來要去實習或者是當新手教師時可以運用於課堂,因為從老師的教學,可以發現是否適用於學生,我們可以先模仿老師的教學模式,教久了有經驗了,在轉換成自己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