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學目標
數值分析是利用計算機來解決數學問題的一門學問,本課程介紹運用不同的計算方法處理特定類別的數值計算問題,並介紹如何分析計算誤差以及計算效率的方法。課程的主要目標是
⚫ 學習各種問題的數值計算方法
⚫ 學習不同數值方法中的誤差分析
⚫ 學習分析數值方法中的執行效率
⚫ 學習撰寫程式時地解決問題
(2)教學過程
以往採用的教學方式,主要是由老師不斷地講述,而學生負責不斷地吸收老師所教授的內容。然而從幾年的教學觀察下來,發現學生可能隨著進度的推進而開始陸陸續續跟不上,進而開始消極地應付上課。 因此這一年的課程便試著採用不一樣的教學方式,主要的想法是希望提升學生主動去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一直在等待老師給答案。因此採用的方式是先把要講授的內容先預錄好 ,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觀看。而在課堂上則不再像以往一樣由老師一直講授內容。每看完一個主題或觀念,則讓學生分組去討論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學生的分組是學期一開始就分好,各組解決完 問題之後則上台發表該組所討論出來的解題過程 ,分享完之後再由老師做結論與重點提醒 。這樣的過程,一方面是希望學生可以主動的去學習,另一方面可以透過同儕間的討論和合作彼此互相激勵、進步。另外,在課堂上學習相關的理論之後,也會安排在電腦教室實際撰寫程式來操作理論所推導出來的數值方法。
(3)評量方式
評量方式主要是學生課堂的參與程度(含討論以及出缺席情況)、上台發表的內容以及上機測驗來評定。 上台分享的部分則由同儕們去評分。
(4)學生學習成效
由於是第一次採用這種方式上課,所以學生和老師都還在摸索找出最佳的方式與節奏。根據回饋的意見,分組討論以及觀看預錄影片是學生喜歡的方式,預錄影片的另一個好處是學生不懂的地方可以反覆觀看。此外學生反應的缺點是,這樣的上課節奏有點慢,希望可以調整讓步調快一點、有效率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