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參訪數個地點(高雄鐵道故事館、貿易商大樓、山型屋、三和銀行、弘法寺、量水器室、高雄公會堂、打狗公園、打狗水道淨水池、高雄神社、愛國婦聯會、洋人公墓)
從日治時期的發展,哈瑪星棋盤式的街道規劃,戰後的建築充斥於此,見證哈瑪星百年歷史風采的鐵道運輸,結合當代現今的技術與文化,異業結合的創新產業與發展,親自走過一趟便能完整了解。
8:00 ~ 9:20(高雄鐵道故事館與哈瑪星日治街區場域建物踏查)
楊教授先從哈瑪星的鐵道起源談起,哈瑪星靠著鐵道輸運讓高雄港在歷史中留名,近年來鐵道成文化資產中的保存場域,代表百年來中的文化軌跡,並與現代的輕軌融合。
哈瑪星日治時期的場景,在教授詳細解說下,日治時期與現代的時空背景下交叉,僅存的歷史建築述說著百年來所經歷的風霜雪月,讓同學們彷彿交錯於古今兩朝想像之中,現階段的建築物透過文化資產與政府的大力推動,融合新時代的再創產業,如餐廳、咖啡廳,讓人可以在當下空間,啜飲著手中咖啡及餐點,望著窗外想像百年前哈瑪星繁榮街景。
9:30 ~ 10:55(壽山場域踏查介紹)
了解哈瑪星歷史脈絡後,並進入日治時期因市中心所發展出的郊區公園,先步行至高雄公會堂周圍觀看當今還留存的日治時期建築物,與具文化意涵的量水器室,並爬階梯至壽山山腰間的打狗公園,這是百年前繁榮的戶外區域,因前往日本神社而興建的參訪道路,古道至今人煙稀少且疏於管理,但從教授的介紹清楚了解興衰原因。打狗水道淨水池從竹寮取水站至小坪淨水廠再到壽山,運輸著日治時期哈瑪星與隔岸的旗津民生用水,也見證歷史的發展來歷與日本人公共建設的用途。
壽山公園最後查訪點是日本神社也就是現今的忠烈祠,偌大的鳥居,由山下至山上的朝拜之路,也顯示日本人對於神社的重視。
11:10~12:00(戰後建築物調查與洋人公墓)
山上下山至哈瑪星街區,從日治時期再到戰後建物,也看到不同的建築美學與設計概念,剛好愛國婦聯會再行整修,只能在外聽著楊教授解說,最終教授加碼帶大家前往位於山腳下的洋人公墓,在民宅與民宅之間,洋人墓碑矗立於房子屋簷下,訝異也很突兀,過去的公墓被現代的民宅包圍著,也突顯政府對於文化與歷史的保存尚未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