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代藝術近年來掀起「南方」議題熱潮,其中一股南方思維便是試圖擺脫歐美中心主義,挖掘台灣藝術主體性,而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Sakuliu Pavavaljung)獲推舉為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參展代表。跨藝所「跨領域藝術導論」及「身體感與物質文化」的修課同學們在瑪悧老師的帶領下至屏東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參觀《我們與未來的距離—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並在結束展覽行程後,前往屏東內埔,拜訪2022年威尼斯美術雙年展台灣館的代表藝術家—撒古流(Sakuliu)。
集結30位臺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具代表性藝術家的《我們與未來的距離》,由策展人徐文瑞與排灣族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共同策劃,藉以臺灣的「原民性」視野觀點與藝術作投放,找尋出人類與生態間的共生性與原生關係,重新思考人類與生態之間永續的動態循環經濟,而同學們也能透過這次的展覽參訪,思考自身的文化符號,審視我們與周遭各種物自身的關係。
正在著手製作威尼斯雙年展作品的撒古流老師和同學們介紹了《蔓生—撒古流》的展覽概念,他請同學們坐在刨切開來的漂流木上,跟大家說漂流木的排灣語叫做「ramalj」,這個字在排灣族語中和「乞討」是同一個字根,他們認為漂流木與石板是山神洗澡之後掉落的頭髮與頭皮屑,這兩樣材料會在颱風過後暴露在地表上,給在風雨過後需要搭建房屋的人優先使用,人類是以乞討的姿態請神靈給予他們族人所需求的物質。
人類的繁衍基本上師需要仰賴動物及植物所提供的能量,「在排灣語裡,植物稱之為『cemal』,是藥的意思,動物叫做『sacamal』,是聖藥,而這些都是解決饑餓唯一的藥。」撒古流老師說。排灣族人會在採收或狩獵時和神明乞求,「請把年邁、受傷的野獸經過我的槍管,落入我的網袋,因為我的家人需要食物」,在過去人類是以體力、智力及勞力來跟自然界中的動植物換取能量,而人類以外的物種也是如此,有著共生互存的關係。不過在以金錢作為主要交流的現在世界,錢幣除了對人類有意義以外,動物、植物是如何看待錢幣這樣的東西呢?
另外,撒古流老師也以植物的攀爬來思考國界及人類是否有替其他物種做決定的權力?「宇宙間有多少生命會爬,像地瓜跟南瓜是有腳的植物、蒲公英跟鬼針草是翅膀的,芋頭不會飛但水會將他的種子帶走。這些都是會爬的。若你種植的蔬果攀爬到鄰居家的田地,那果實算誰的?你的、鄰居的,還是蔬果自己的?」撒古流老師丟出了一個能給同學們想像的問題。
除了介紹威尼斯雙年展的創作概念外,在同學們問及老師對創作這次威雙作品是否有遇到困難時,撒古流老師則是坦然和跨藝所同學分享,比起作品,有時候真正難做的是如何處理當下的生活。「我從去年就有心想回到部落,把八八風災後吹倒的房子重新蓋起來,也在一個山坡地弄了一個空間做工作室,但在最後一次的颱風,路就斷了,所以現在才租了這個環境……」老師和跨藝所的同學們說,怎麼樣在生命裡,將生活調整到最適合自己是首要,而像我們這樣的pulima(排灣語,意思為多手/手藝精細的人)要做的,是如何在生活中將美釋放出來,分享給人家,這是藝術家的本質。
在這樣一日的參訪過程,除了讓同學們更加了解台灣的原民藝術以外,也提醒同學們去中心化的思考,無論是處在原住民的角度還是以其他物種的位置來觀看這個世界,而這些都再次回扣地球整體生態系與人類關係的議題,同時,也讓同學們感受到撒古流老師在創作上的真誠,以及藝術創作如何透過強大的生命力給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