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活動報導:
許敏桃教授任教於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精神科護理組,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哲學博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碩士、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士。專長領域:台灣家庭研究、失落與適應、死亡與哀傷、癌症與終末期照顧、文化心理人類學、女性與性別研究、質性研究方法學、精神心理健康。許敏桃老師是一位心理人類學家、教育家,更是一位生命實踐家,全身心的投入教育與心靈成長,將其所學放進碩博士班的教學裡,應用在晚期或終末期癌症患者的歷程裡,與醫護人員、社工、法院工作人員、心理諮商師、病友與任何有緣相遇的大小朋友一起工作只求在每次的相互學習裡,成為彼此的明鏡,走向更無憾的未來。
二、 問題與討論(至少二則)。
問題一:田野調查的場域如何選擇較佳?
討論解說:以曾經做過的Widows(寡婦)心理歷程為例,先找到熟悉地方的人士,如里長,或尋找地方訊息流通較活耀場所,如美容院(訪談對象如男性,可選擇廟口之類處所),通常可以得到意想不到效果。
問題二:研究方向應該如何訂定?
討論解說:在博士班的學程中要思考你想成為甚麼樣的scholar,不能只是為了文憑學歷而已,更要能快樂的學習。以人類學研究為例,從對人的關心出發,探索未知的現象,層層去建構問題意識的觀點,進而用質性研究法找出問題的脈絡與見解。又如以最初如何做widow study來說,開始敘說,近一步深度延伸出許多相關議題的研究,對研究需要熱情與毅力。
三、 課程效益(例如:教學滿意度調查、課程回饋單、心得報告等)。
許敏桃老師用豐富的研究經驗,引領我們進入她作過質性研究的參與者之生命經驗,除了感覺到老師對於研究的熱誠外,而且不只是一位有距離的旁觀者,且藉由這些生命經驗的娓娓道出,也讓我們見識到為甚麼作質性研究是建構自己理論很好的方法,而如何用一個質性研究牽出下一個質性研究,不只是適應,研究也是一個意義建構的過程,值得好好想想。
我們在聽到質性研究的時候,既有的觀念就是非常的曠日廢時,而且能寫一篇出來就已經很不錯了,更不要說量產。可是今天聽了許老師的演講,他把他這麼多年來研究的一個歷程毫不藏私的告訴了我們。如何從寡婦這個族群在一次次的訪談中逐漸的發現了其他有興趣的研究的方向,包括失去父親的小孩的成長過程會出現一個imaginary father;以這個脈絡往外延伸到了懷孕期間胎兒對媽媽的意義;還有包括生下小孩之後,開始出現一些婆媳之間的問題,這些問題、意識都慢慢地浮現了出來,都是許老師質性研究的範圍。讓我覺得不會太害怕從事質性研究,只要選好題目,多閱讀文獻,花時間與耐心與研究目標博感情,他們都願意敞開心房讓我們獲取更多資料。
質性研究,也能發展與找到理論建構,用著詮釋來建構我們看到的世界。期待也鼓勵自己,只要我踏出第一步,慢慢走,也有抵達終點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