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學目標
●透過牛津式導師指導做資訊圖表建構的訓練,培養學生對腫瘤生物學核心腫瘤種類概念的深刻理解與簡要的表達方式,提升科學知識建構能力。
●促進學生批判性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通過探究活動學習提出並解決學術問題的方法。
●增強學生在全英文環境中的科學表達與學術溝通能力。
●幫助學生掌握製作資訊圖表的技能,並將科學資訊以視覺化的方式清晰呈現。
(2)教學過程
課堂導入與問題設計
• 教師通過真實癌症案例引導學生提出研究問題。
• 學生在牛津式導師指導的引導下學習如何分析問題並設計資訊圖表呈現計畫。
資訊圖表製作與個別指導
• 學生針對選定癌症種類進行資料收集與分析,並製作資訊圖表。
• 教師採用牛津式個別指導模式,每位學生最多接受三次一對一指導,針對圖表內容、邏輯性及科學性進行深度討論,引導學生掌握批判性思考與探究方法。
初步報告與錄影回饋
• 學生進行三分鐘全英文報告,全程錄影後由教師提供回饋,幫助學生改進內容與表達方式。
• 學生回家反覆觀看錄影,自我反思並進一步修正。
最終報告與同儕評鑑
• 學生進行改進後的最終報告,全程錄影並交由同學互評。
• 評鑑標準包括內容嚴謹性、資訊圖表設計及表達流暢度,促進學生相互學習。
(3)評量方式
個別指導評量: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評估學生的資料分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及批判性思維表現。
報告錄影評估:通過錄影回顧學生的初步與最終報告,對其進步幅度與表達能力進行綜合評價。
同儕評鑑:學生之間進行多維度評分,重點關注科學內容、視覺化呈現及表達清晰度。
全程參與評估:根據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學習態度,評估其在探究過程中的積極性。
(4)學生學習成效
• 知識深化:學生能掌握腫瘤生物學的核心概念,並能以批判性思維進行深入探索。
• 技能提升:學生能運用資訊圖表有效呈現研究成果,並具備全英文科學報告的表達能力。
• 能力增強:透過探究活動和牛津式導師指導,學生學會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並能自主進行學術研究。
• 反思與改進:錄影回顧和同儕評鑑的環節幫助學生在反思中不斷進步,提升自我修正能力與合作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