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學目標
本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對顯微科學和光學影像的知識。除了化學的主要科目外,本課為學生提供其他化學相關的科學興趣。通過本課程,我也將培養學生的表達技巧以便未來研究所及工作上的需求。
(2)教學過程
每周上課都有一個教學主題,介紹 各類研究型顯微鏡的光學成像原理。在講解完專業知識後會進行分組討論,利用平板比電查詢本周主題在生物醫學和光電半導體產業上的應用,並簡短介紹分享。
(3)評量方式
本課程有期中和期末考各 個人主題報告 40%,以及課堂討論 10%。期中期末筆試測驗學生對專業知識的了解程度。主題報告目的是要讓學生除了在課堂上學習原理,也要能自行尋找各類光學儀器在生物醫學和光電半導體產業上的應用擴展 課堂上的知識並了解未來職場上可能會需要的能力。也借此機會訓練學生統整資訊,並有邏輯、架構性地講述給其他人聽。
(4)學生學習成效
雖然主題報告是個別性的,但在收集資料和架構講述邏輯卻上分組進行。同樣主題的分為一組。學生之間會互相分享自己所找尋到的資料,讓簡報內容豐富且完整。雖然主題一樣,但每位同學的思考邏輯和有興趣的地方不同,報告中著重的面相有很大的差異 。因此,同學之間在報當完後的 Q&A時間,都會提出很有趣的問題。過程中不斷地在 擴展他們的知識, 並加強了學習、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