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成果
活動類別 執行成果 性質 教學課程
計畫類別 108高教深耕計畫 1-4教務
名稱 問題導向學習(PBL)的專業領域創新教學方案-黃芳吟老師
承辦單位 藝術學院 合辦/協辦單位
活動日期 2019-09-20~2019-12-13 活動時間 00:00~00:00
活動對象 主要對象為學生,但全校皆可參與
活動地點 活動中心3樓演講廳
預計人數 143 參與人數 143
活動滿意度
概述及成效

藝術與美感生活課程:跨藝術整合系列

 目標

1.           帶領學生知悉與掌握藝術學院在跨域整合學院氛圍改造的需求,以設計思考提出創新解決方案,進而延伸為學校與社群創造利益的成果。

2.           引導學生活用藝術專業所學知識,整合肢體表演、音樂、美學、設計等相關領域,以實作案例綜合解決問題。

3.           開拓學生跨領域學習、團隊合作與溝通表達能力

 課程內容

1.       瞭解各學系特色,以跨域整合為前提,肢體表演為呈現方式,向外界展現藝術學院的特色

2.       業師/專家進行技術訓練與活動規劃諮詢

3.       學生需即時運用所學知識,快速整合各領域學生意見,有效設計活動內容。

4.       藉由觀察與評量各組的規劃進度與成果,訓練學生思考判斷能力,而腳本修正與完稿演出更挑戰學生組織與執行能力。

 發掘問題

以跨域方式展現藝術學院特質為主軸,每組同學討論提出一表現主題,並以跨域表演藝術方式呈現之。

1.         以藝術學院中庭與師生為主場域,學生依此族群設定需求分析,歸納出行銷藝術學院特質的主題

 

自我學習(說明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資料的搜尋)

1.       各組先進行相關跨域案例的蒐集與分析

2.       配合專家講習內容運用於活動規劃:快閃概念練習、A Capella 基本人聲概念學習、舞台肢體動作、電影多媒體的跨域整合技術、空間規劃與裝置藝術、行銷與宣傳技巧的課程與實作

3.       學生自我探詢與規劃過程:確立主題、設計腳本、發現問題尋求業師/專家協助、建立宣傳管道與行銷技巧、採排練

問題解決(說明問題界定及涉及的領域、小組分工、蒐集資料、可能解決方式之規劃)

1.         瞭解相關系所專長,小組間互相學習並能結合各領域特質

2.         分析各學系專長及特質、掌握藝術學院空間場域特色、深入瞭解跨域本質

3.         確立主題以及腳本、角色分配、劇本練習與演出

5.       藉由同儕互評意見修改提案

6.       說明所規劃的活動如何行銷藝術學院特色並達成跨域展演目標

 

分組討論(說明分組方式、相關成員與小組運作情形。)

7.       將四系各以3+3+4+4=12同學組成一組,共分10組,成員務求跨四領域。

8.       學生分組進行問題分析與活動呈現,並於課堂接受同儕與教師評量與建議,而活動規劃更由最初的腳本雛形歷經十次修正,並於期中書面、期末表演方式呈現活動成果。

 

結果呈現(說明結果呈現方式,可以小組報告、全班討論等)

1.       期中將由各組學生依主題繪製六幅連續的活動流程圖呈現之(第12週)

2.       期末則藉由二週的快閃活動,由全院師生以Zuvio評分平台進行評量與建議。

3.       期末展演全程活動由視設所學長錄影,集結全院師生的建議與修正,並作為藝術學院未來宣傳的相關資料。

4.       書面成果報告

總結與評鑑(說明課程評量類型與運用情形)

1.       學生分組實作

以多元方式進行教學評量:授課教師與院內觀賞成果發表的教師評分、簡報、同儕互相觀摩評量、影片檢討、書面報告

檢討與建議

w   在帶領學生知悉與掌握藝術學院於跨域整合學院氛圍改造的需求方面是成功的,學生由四個以上不同專業出發,以設計思考提出主題方案,並設法解決各專業缺乏的技術或整合問題,藉由專業互補或同儕共同學習方式,達成跨領域學習、團隊合作與溝通表達能力的成果。

w   期中與期末成果有效引導學生活用藝術專業所學知識,整合肢體表演、音樂、美學、設計等相關領域,以實作案例綜合解決問題。

問題:

1.學生人數過多以及教室不適合群組討論143人的課程/十組/每組14人,無論在討論或發表上都是相當的挑戰,人數過多易造成打混或消極應對的小群體,加上課程為週五下午,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並不積極,認為此乃營養學分課程,在面對期中及期末成果製作有不少反彈心態。

改善方法:分為2─3班進行,並尋找彈性較大的討論空間授課。

2.教師群授課概念及進度的統整仍須加強:此課程有8位任課教師及業師,因來自不同領域及職場,雖於課前已傳送課綱,並對課程進行方式及目的皆先行說明,但授課時教師仍有各自的授課習慣,未能給予學生充足實作及提問時間是最大問題。

改善方法:確實規範授課進度及時間分配原則,有了這學期經驗,也更能組成適當的授課團隊,同時,也將減少主題數量、增加每主題的授課週次,讓學生更能充分學習及實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