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者:國文一 林茗為
此次活動感謝 洪靖婷老師邀請到高雄春天藝術節知名文場樂師 羅偵瑋講師來演講,講師出身於音樂科班,2016到2017年參加了高雄春天藝術節年輕歌子培訓,至此開啟了文場樂師的生涯。配合高教深耕計畫,以及影視文學課程需求,講師以其專業,在約莫九十分鐘的課堂中,向同學介紹了歌仔戲音樂。講師一開始與大家介紹,歌仔戲組成的元素,包含了文學、表演、音樂等等,是一個結合多項藝術於一體的綜合藝術,而講師的工作便是負責音樂當中的「後場伴奏」。講師原先學習的是現代國樂的中國笛,有一次學到一首戲曲音樂的曲子〈三五七〉,其旋律性與節奏並非常見的模式,也因為這首曲子,講師決定開始接觸戲曲音樂,尤其是台灣傳統的戲曲音樂。
「三分前場,七分後場」這是講師在講座當中引述的一段俗語,意在強調戲曲當中,音樂是多麼重要的一部份,而音樂又分成「唱腔曲調」與「後場伴奏」。歌仔戲發源自宜蘭,早期的曲調大都源自於「福建民歌」,例如常見的〈七字調〉、〈雜念仔〉和〈江湖調〉等等,〈雜念仔〉多用於敘述劇情發展,或是雙方吵架時,而〈江湖調〉,又叫做〈勸世調〉、〈乞丐調〉,也有一稱名叫「賣藥仔哭」,原因是早期台灣社會走跳江湖的賣藥人,多用此調來做演唱。而後來,歌仔戲也吸收了「台灣民謠」,如〈思想起〉、〈五工工〉,〈五工工〉一曲是將所謂的「工尺譜」的記譜文字,融入於歌詞之中,呈現了歌仔戲的特色──將流行於當時的音樂,融入在戲曲音樂之中。
此一特色不單呈現在民歌、民謠,歌仔戲的音樂更是吸收了車鼓戲、南北管、九甲戲等等的音樂,例如在車鼓戲之中的〈桃花過渡〉、〈雞母調〉等等,或是南管之中,後來被改編成流行樂的〈四空仔〉(相思燈),北管當中的〈梆子調〉、〈陰調〉等等,講師在講授曲調的同時,也撥放了許多相關的音檔來使大家更理解歌仔戲音樂的變化。
講師不單單講述音樂的由來,更與我們分享音樂的歷史,上述所講到的曲調都是早期先民,從家鄉、本地傳唱的曲調,或是不同劇種的曲調發展而來。但台灣進入日治時期之後,歌仔戲的表演形式,從傳統的「落地掃」、「外台戲」,發展到進入戲院的「內台戲」,此時傳統的曲調早已不敷使用,也因為進入戲院,劇團的演出開始有了競爭壓力,傳統曲調觀眾也聽膩了,所以便有了「新調」,該曲調的命名常以是從哪家歌劇團的樂師編寫演奏,便已該家歌劇團的名稱來稱呼,如文和歌劇團的〈文和調〉,南光歌劇團的〈南光調〉,寶島歌劇團的〈寶島一調〉和〈寶島二調〉,也因為在1925年之後,不但歌仔戲的 表演場地轉變,連演員性別組成也跟著改變,劇團之中出現了「女性」,於是因應女性唱腔多半婉轉優美的「哭調」也隨之產生。
1940年代,日本皇民化政策下,不但禁止歌仔戲穿傳統服飾演出,更禁止一切傳統樂器、曲調,在演出形式上,歌仔戲轉變成穿上武士服、和服的「胡撇仔」,在音樂上,本段講述的新調變成主流。1948年,廈門「都馬抗建歌劇團」來台演出,當中的〈新雜碎仔〉一曲廣為流傳,膾炙人口,後來遂稱〈都馬調〉。到了當代,受到「薌劇」演唱定腔,演奏定譜的的影響,專戲專曲專用的「新編曲調」因而產生,現代歌仔戲團的公演當中,會有一位作曲家,也就是所謂的「音樂設計」來負責整場公演的音樂曲調。1999年,河洛歌仔戲團首次推出擁有專戲專曲的戲劇《秋風辭》,開啟了新編曲調的濫觴。
介紹完曲調音樂,講師遂一一介紹後台伴奏的樂器,也就是俗稱的「文武場」,文武場又細分成「文場」,也就是以旋律性樂器為組成的樂隊,以及以打擊樂器為主的「武場」。文場不但負責伴奏,有時更須因應劇本所需,製造特殊音效,例如以嗩吶製造嬰兒哭聲、馬匹嘶鳴聲等等。武場主要配合演員表演,隨著舞台變化節奏之外,武場也須掌握唱腔節拍與劇情節奏。講師仔細地介紹「文場四大件」──殼仔弦、大廣弦、月琴、竹笛,並現場分別以中國笛與台灣笛演奏了〈七字調〉,為何使用台灣笛?講師這時帶出一個戲曲音樂相當重要的一個概念──「音樂在劇本下」,台灣笛的特色便是音量小,在本地歌仔的時代,沒有音響設備,一切以「肉聲」為主的時代,中國笛過於嘹亮的聲響,會使伴奏喧賓奪主,失去了唱腔的意涵。活動最後,講師也展示了一些少見的樂器,並在現場演奏,活動最後就在歌仔戲音樂不斷變換編制的音樂下,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