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度高師大高教深耕計畫辦理「高教深耕實務分享暨申請說明會」,日期為3月8日星期一中午十二點至下午一點三十分,地點位於教育大樓由成教所余嬪教授及諮復所夏允中教授擔任主講人。主要演講內容為兩位教授分享自身在高教深耕計畫的支持之下,如何將計畫融入與使用於自身所開設的課堂中,並分享於教學中運用的理論、技巧、心得,同時展示了學生在高教深耕計畫執行之下的感受,最後也鼓勵更多授課教師與學生可以參與高教深耕計畫的進行。
開場時由教育學院的楊巧玲院長進行致詞,在場除了參與的教授及助理之外,也不乏有大學部的學生來聆聽演講。楊院長除了向前來分享的兩位主講人致謝外,也鼓勵在場的學生可以多汲取不同的經驗,並轉化為促進自我思考與成長的養分。
辦理高教深耕計畫申請的負責人智凱率先介紹了計畫申請的步驟,以簡明扼要的簡報說明,並搭配實際操作Google表單的填寫,清晰地引導大家逐一完成高教深耕計畫的申請。楊巧玲院長也在申請流程的介紹後向兩位主講人請益「該如何促進高教深耕計畫的推廣與執行?」,兩位教授分別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余嬪教授認為推廣高教深耕計畫應如同市場行銷的思維,設計吸引人的標題如「這裡有經費!趕快來申請!」、「錢來了!原來這樣做可以獲得經費!?」,以通俗且逗趣的標題為信件主旨,便能夠讓更多人願意來了解並申請高教深耕計畫。而夏允中教授則認為行銷的手法為方法之一,但是更重要的關鍵為授課者們對於辦理新興教學方式的心態。倘若授課教師不願意打破舊有的規劃,並根據科技與時事的邁進,結合學生們的需求來思考新的課程模式,那麼儘管有促進教育品質的經費補助,也可能面臨乏人問津的下場。因此,如何調適自我的心態,並保有持續精進教學的熱忱,便是現今的教學者們所面臨的課題之一。
余嬪教授分享了自身在「成人教育創新教材發展」、「成人創造力與創新專題」的教學中,聘請專業講師來教授拍攝與剪輯影片的方法,請修課學生自行拍攝與剪輯一部成人教育主題影片,並上傳至網路平台進行分享。余嬪教授表示:儘管使用手機拍攝影片並剪輯對現今年輕人、大學生來說是生活化的簡易小事,但對於碩博士班的學生來說,其實在一開始接觸到這項作業時,是感到有些驚慌且無助的,因為這並不是他們生活中容易接觸到的事物。不過隨後余嬪教授也展示了學生的作品影片,影片中以簡單趣味的方式教導了禪繞畫的入門方法。而且,從該位學生逐步修正的作品中,能夠看出經過講師指導之下,影片拍攝與剪輯的技巧有顯著的提升。除此之外,更讓人感到讚嘆的地方是有學生在影片拍攝結束後,更把自己對於成人教育主題設計的構想撰寫成冊,並且規劃於日後進行出版。同時,余嬪教授也以不同的主題分類,整理了多名修課學生的課後省思與心得。從余嬪教授整理的學生心得中,也可見到修課的碩博士班學生們對於這樣的教學方式,儘管起初在接觸時有些疑慮與緊張,但在課堂過後收穫良多,不僅獲得了拍攝與剪輯技巧,也增進了許多對成人教育與課堂教學的體悟。筆者認為,余嬪教授的授課方式著實是一種對於自我教學精進及課程創新的親身示範。
接下來由夏允中教授進行分享,夏允中教授首先介紹了本校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的組成架構以及研究與修課方向,並且鼓勵在場對發展輔導與諮商專長的大學部學生可以考取高師大諮復所,並有進一步的學習與深究,以專業的輔導人才為目標進行耕耘。夏允中教授以主題作為舉例,談論該如何以中華文化的觀點來建構普世心理學與社會科學的理論目的,提出了一個疑惑:「該如何解決人類的重要問題?」,隨後介紹了在中華文化中以儒釋道獨特的價值觀是如何解讀這些在西方社會中被廣泛討論的問題。令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是,夏允中教授將自身的故事為例,分享了自己的母親在父親逝世後的十幾年間,每年仍然會舉行固定的儀式來祭拜,並進行追思與哀悼;而在西方國家的觀點當中,親人逝世後便不會像東方國家這樣持續進行追思,因為在多數西方人的觀點中,亡者逝世後便會轉生,靈魂不會如同華人社會的認知般,以不同的樣態存在於華人社會中。從夏允中教授平易近人的舉例中,讓我感受到了中西方對於追思的價值觀差異,也想起先前看過的一部外國動畫電影,該電影介紹了墨西哥人對於亡靈與逝者的追思方式,相較於歐美社會與華人社會,墨西哥人認為「唯有被生者完全地遺忘時,人才是真正的死去。」從不同文化對於死亡的觀點,可以看出該文化的心理學與社會學運作方法,夏允中教授的舉例促發了我對於多元文化的視野,並讓我聯想到了更多的生活經驗,實在是受益良多。
筆者以往在系上大學部課程的修習當中,也不乏有授課老師運用高教深耕計畫,帶給修課學生們更多元與豐沛的教學課程,不論是請領域專家分享相關經驗與知識,亦或是請專業講師辦理體驗活動,都能夠讓學生擴展視野並增進教學的成效。這一次參加了高教深耕的實務分享與申請講座,從開頭由辦理負責人介紹了高教深耕的申請,到了後來由余嬪教授與夏允中教授分享辦理計畫的實務經驗,讓我理解到高教深耕計畫的整體運作流程是如何被執行,也讓我更進一步認識了學院講座辦理的內容,很期待之後也能夠在校園中辦理的各式講座與活動當中,學習到更多精進自我思考的能力,以廣泛接觸多元的知識、技能與情意,並充實自我的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