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者:地理四 李文龍
此次工作坊由高師大地理學系許淑娟主任與吳育臻教授共同帶領,吳老師專業於聚落地理、區域地理、地理教育等研究,在東臺灣更具豐富的研究經驗,此演講主要談述東臺灣縱谷地形、沖積扇特徵、日本人的東部開發政策與糖業發展。
花東縱谷中共有三條河流,花蓮溪、秀姑巒溪與卑南大溪,三條河流在縱谷中的分水嶺位在光復鄉大富村與池上鄉。大富村以北為花蓮溪,大富村與池上之間為秀姑巒溪,秀姑巒溪也是唯一截切海岸山脈的河流,池上以南為卑南大溪。由於位置相對偏僻、交通不便,漢開墾時間較晩,與當地原住民也多有衝突。大規模的開發和農業移民始於日治時期在縱谷擇地・如吉野(今吉安)、豐田、林田(今南平)等處成立移民村,種植甘蔗、鳳梨、菸葉等經濟作物。近代更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純淨少污染的環境條件,發展各種精緻農業和觀光產業。
吳老師談述到東部台灣在施添福老師研究中,日治時期的東部臺灣其屬第二臺灣,亦稱移住型殖民地,清代道光年間逐間有西部平埔族陸續遷入東臺灣,日治初期仍以平埔族為主要人口,後來在鹿子木小五郎的理論提到應鼓勵日本人至東部定居,原因有二:第一東部的適耕地有限,但未砍墾地仍許多。第二人口稀薄,人口組成又以原住民為主,鹿子木認為日本人與原住民同屬馬來種,素樸純真,較漢人容易同化,因此日人陸續實施官營移民事業。
大正七年(1917)日人頒布「移住獎勵要領」,鼓勵企業家,繼續經營東臺灣移民事業,後續將大部分移民預定地與部分特別處分地,以賣渡或貸渡的方式,撥給花蓮港廳的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以及臺東廳的臺東製糖株式會社,其中臺東製糖株式會社最後因勞力短缺難以繼續營運,無力承擔日人到東臺的開墾,雖然當時有些企業家在東臺灣投資失利,然而因政府政策與企業家的實踐,確實為東臺灣的發展向前邁一大步,包含設廠與後續鐵路的興建,都讓東臺灣在政商民之間的努力,有所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