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成果
活動類別 執行成果 性質 教學課程
計畫類別 110高教深耕計畫 1-1:建置跨域學習環境
名稱 [表演藝術] 歌仔戲的武打世界(一)
承辦單位 文學院 合辦/協辦單位 國文學系
活動日期 2021-12-21~2021-12-21 活動時間 10:00~12:00
活動對象 全校師生
活動地點 文學大樓3001小型劇場
預計人數 60 參與人數 60
活動滿意度
概述及成效
  文學院於12月21日舉辦「歌仔戲的武打世界」講座,由國文學系洪靖婷老師主持,邀請明華園武術指導林藝宸老師前來分享自身演出的戲劇經歷,並示範各式經典的武打動作。林藝宸老師於武打領域有著豐富經驗,不僅以明華園戲劇總團、國立國光京劇團、台灣豫劇團及榮興客家採茶戲劇團演員之身份參與諸多展演,亦身兼明華園天字團、尚和歌仔戲劇團、秀琴歌劇團及春美歌劇團武術指導,將一己武打技巧傳承與發揚,更為戲劇增添動態張力。

  演講起始,林藝宸老師分享踏入歌仔戲的淵源,須溯及至阿公、阿嬤那代。講師的阿嬤演歌仔戲,阿公為了追求阿嬤便投入文武場,媽媽則因緣際會至台北當地特技團接受訓練,連同其他家人皆加入。講師自身於九歲開始接受阿公一連串的訓練,舉凡倒立、下腰等武行基本的動作,練到十五歲時被帶去劇團,在那碰到一位專業老師,其將京劇中的翻筋斗、刀槍及馬鞭等功夫傳授給他,而後當兵出來便馬不停蹄地跑公演,直到二十三歲時左腳阿基里斯腱斷掉,方休息一年。沉寂一段時日,明華園戲劇總團在高雄玉皇宮公演時缺一位武行,講師被引薦後便進入劇團至三十二歲時才離團,當時戲班運作有一特殊規則,以一代一的接替位置,講師入團後擔任了孫翠鳳的馬伕,更於總團期間跑了歐洲、美國及中國等諸多國家展演,藉此發揚歌仔戲並開拓文化視野。離團後思索定位,便從武行轉換跑道而改當武術指導,至今三十七歲執導多齣戲劇、擔任副導演,各大劇團多可見其於幕後默默付出。

  演講中,講師除了分享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跟表演經驗,亦以影片介紹武術動作之差異及行規。有一行規為表演越後面者越厲害,如翻筋斗能持續很多圈或不用手撐,前輩則會為了刺激後輩,使其於台上更賣力演出,便使出渾身解數,其中於大龍峒保安宮扮仙戲,講師能在原地,甚至往前後手翻維持二十幾圈,然賣力之餘在台上出槌大有時候,如一次扮仙戲時演猴子,欲一次翻二十幾下,結果以褲子鬆落、笑聲收場。實則瑕不掩瑜,講師分享了趣事的同時,也以親身示範來展露真功夫,首先介紹「前門」與「後門」為何,「前門」為前空翻、「後門」為不用手的後手翻及小翻蛇腰等動作,歌仔戲界少見戲狀元,即文武雙優者少,武行前、後門都優異者亦屬奇才,因每個人天份不同,多是各有所長。武術中槍、刀、馬鞭、雙槌及佛塵皆為常見道具,手上的玩意兒若欲駕輕就熟別無他法,唯有每天常練,講師不僅示範了側手翻、後手翻,亦表演一小段耍槍、馬鞭及雙槌,並介紹拂塵是當神仙、妖怪或和尚時拿取,其需視擔任角色決定動靜頻率,而馬鞭用於騎馬時,一支馬鞭代表一匹馬,意即騎馬時敦促馬等一系列動作。示範過程中,講師提及歌仔戲融入的元素太多,然因世代交替未完全,當代年輕一輩只要穿著漂亮、帥氣便足矣,看不到藝術兩字,基本功及唱腔僅能在老一輩身上看到專業,不禁感嘆世代差異之大。 

  歌仔戲其實非常多元,可融入京劇、舞台劇等諸多元素,如洪靖婷老師擔任明華園天字團編劇所導的《潮水孤蟾》一戲,即融入莎士比亞舞台劇及搖滾劇於其中,此齣戲劇亦為林藝宸老師與洪靖婷老師相識的機緣。創新的同時仍需要傳統的基底,歌仔戲卻多缺乏京劇扎實的功底,講師言一己有幸師從專業,便欲將功夫傳承,使歌仔戲能更上層樓。「沒有十全十美的演出,只有一次次盡力的演出。」講師如是說道,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無論戲劇或生活皆不脫此理,雖無法臻至完美,我們仍能以盡善盡美之心竭盡所能,演出專屬個人的精彩大戲。

檢討與建議
成果紀錄
活動照片
活動照片
活動照片
活動照片
成果附檔
1 活動照片
2 活動照片
3 活動照片
4 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