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者:地理三 黃子瑜、陳熙晟
本次活動採取前往苗栗縣南庄鄉實地考察方式進行,讓參與活動的同學們在活動前認識當地地理環境、歷史發展等,並分組進行文獻資料回顧整理,決定各組研究題目、研究方法,在活動中透過實地考察完成各組研究內容。以下為各組活動狀況。
第一組、第二組
本組在閱覽南庄鄉內人文、產業、經濟、地形、圖資等資料時,意外發現南庄老街有著許多標示為「客家小吃」的餐廳,雖然知道南庄鄉本身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聚居了許多的客家人,但本組仍舊對南庄老街中密集分布的客家小吃店感到好奇,並對此展開了研究。
兩天一夜,從第一天的初步訪查,晚上與老師討論訪談內容,並於第二天修正、展開深入的調查,最後再回到學校整理資料,整個過程中除了讓我們學習到各式的研究方法、如何寫小論文外,我們更加認識了南庄鄉,並看到居民對於在地的經營方法、對於當地的熱愛。
第三組
本次來到苗栗縣南庄鄉進行田野調查,以分組之方式選定主題並蒐集第一、二手資料後製做為成果報告。本組之研究區為南庄鄉田美村中的桂竹林聚落,欲探討此聚落的環境與起源,並進一步分析聚落從戰後至今的產業發展,而其中許多資料是需要透過實地訪談才能取得的。
在兩天一夜的活動中與田美村村長聯繫後進行訪談,得知許多網路、書面資料未寫到,僅有當地居民知曉的重要資訊與桂竹林聚落發展的故事,收穫豐富。除村長外,本組也實際走進聚落,觀察當地的自然與人文景觀並記錄,同時也與許多在地人交流,同樣也是獲益良多,包括餐廳第一代老闆、民宿業者、廟堂堂主與桂竹林聚落居民皆是本組的訪談對象。
在兩天一夜之中,我們實際走入田野,紀錄我們所看到的桂竹林聚落,蒐集我們所聽到第一手資料,透過這次的人文地理調查工作坊活動,我們才有機會在對於高雄相對遙遠的苗栗南庄中,找尋我們發問與思考的問題解答,同時經過實際訪談,將許多寶貴重要的資訊整理歸納,而這些訪談內容,也是對於我們研究的成果再重要不過的資源,同時也感謝老師在兩天一夜中對於我們的叮嚀與指點,讓整個能在老師提點之下更有條理地規劃,同時讓活動能更順利、圓滿地進行。
第四組
此次實察前往族群多元的苗栗南庄鄉,而我們這組探查的地點為老街南邊的南江村,包含東江新村、伯公廟、福南、馬果坪。這幾個聚落有著截然不同的風貌,有的全都是客家人、有的則是一半賽夏族一半泰雅族、以及客家與原住民混居的族群組成,在實察訪問的過程中,更深入了解這些聚落的遷村的歷史、族群的文化、信仰的差異、產業活動的變遷,最印象深刻的還是當地人的熱情回應與迎客方式與騎上四十五度陡的坡道,都讓我們學會了怎麼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做研究的能力。第一天晚上,藉由與老師的討論激盪,更明白了如何從現有的成果中挖問題。第二天便能更清楚的分配組別訪問、訪問技巧的精進。此次實察,讓我們組員更熟悉如何使用人文地理調查法的研究方法、訪問技巧去做一個人地研究,讓我們能產出有意義的小論文出來。
第五組
本次的實察對我們來說是個特別的存在。形式、成員、成果皆有別於以往,在大三下的溽夏為我們的課間時節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此次的實察採分組,讓各組的觀察目標能更有彈性,捨棄以往遊覽車走馬看花的形式,也讓大家的能動性更高,在單一地區的探究也能更深入,挖角平時無法尋覓的瑰寶。例如本組就成功在山上小徑旁的草叢細目間找到曾經的礦坑坑口。鋭目一閃,這邁向成功報告的一小步讓我們充滿成就感。透過機車在龍門田美聚落的巡禮,讓我們感受到居住其中人民的溫度,清泉的激冽、重巒的莊重,貓咪的肉球,並在機車上感受空氣的速度,下車後用雙腳走在村中體會礦業所帶來的風華和變遷後人留下來努力生活的堅毅。經過兩個半天在鄉野的訪問,對我們報告所想完成的未竟之業有巨大的幫助。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當地人生命的讚歌,對於此區曾經為礦業區的歷史背景及辛勞的礦工用汗與血交織的現在社會也抱持著崇敬的人。對於這次的時差我認為在各方面都極具教育意義,希望以後的學弟妹還能有如此寶貴的機會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