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成果
活動類別 執行成果 性質 教學課程
計畫類別 108高教深耕計畫 1-4教務
名稱 問題導向學習 ( 的專業領域創新教學方案) -潘正育老師
承辦單位 跨領域藝術研究所 合辦/協辦單位
活動日期 2019-10-04~2020-01-10 活動時間 09:00~12:00
活動對象 主要對象為學生,但全校皆可參與
活動地點 藝術學院跨領域藝術研究所5216多功能複合教室
預計人數 4 參與人數 6
活動滿意度
概述及成效

本課程邀請學生對當今國際各界熱議的氣候暖化與空汙問題,以結合網路及感測技術的穿戴式LED裝置,發展出一套具體的文化性展演行動。本計畫以PBL作為該課程之核心教學精神,以6週之課程安插於幾個關鍵教學段落,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初始階段專題討論、裝置設計起草階段、藝術行動起草階段,以及成果發表階段;並以三個課程模組來完成(詳細內容請見本計畫之申請書):

 

    課程模組一:環境議題–全球暖化及空汙問題

    課程模組二:技術議題–關於科技及應用的省思

    課程模組三:藝術課題–如何整合概念與技術,形塑一種藝術表達或文化行動

 

如三個模組所示,本課程跨越三個當今知識社會的重要領域,符合跨領域藝術研究所一貫的特色,即藝術實踐(art practice)、文化行動(cultural activism)與批判研究(critical research)三大核心發展目標。希望能打破以往藝術教育(著重美感啟發,常缺乏社會參與)、科技教育(著重解決問題,常缺乏主動發掘議題之能力培養)和文化/社科教育(著重理論思辨能力,常缺乏實踐能力)的框限,培養學生能以獨立思考來研究議題,同時,靈活運用科技媒介,以藝術為手段,進行社會實踐。

檢討與建議

l   課程模組一:環境議題

n   課程設計:引導學生針對當今暖化問題,特別是高雄地區最嚴重的空汙問題,展開資料收集與討論。

n   教學成果:學生對暖化問題分為兩組蒐集資料,並參酌108/11/25本所主辦之「人類世實驗學院」迷你論壇II所邀請的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之演講《氣膠與大氣, 海洋, 人文的關係》,製作報告並進行討論,思考藝術、科技在其中所能扮演的角色。

l   課程模組二:技術議題

n   課程設計:1. 先從技術普及化開始,思考其對大眾的意義,引導學生考察空氣污染的偵測功能,如何從公有大型測站,漸漸發展成普及的家用偵測站,以及晚近開始出現的行動式偵測技術。2. 討論行動空氣品質偵測器所需的技術,其軟硬體應如何取得、架構,又應以何種形式與移動的公民結合(配戴?穿著?)

n   教學成果:

1. 討論結果:技術的普及化,能讓公民取得更大的資訊自主權,並能因應不同時空,得到自身周遭的環境品質資訊,符應「微氣候」(本課程合作教師張懷文建築師之創作研究領域)之當代主張。

2. 空氣品質偵測器可以合理價格購得,雖然部份材料須海外訂購。偵測器需要開發板以驅動之,並須撰寫程式。因應穿戴需求,不以數值顯示空氣品質,而以LED燈色來表示;並須挑選適合的行動電源。以上材料須考慮軟硬體相容性,開發板必須完全支援偵測器、LED燈條、MakeCode積木式軟體開發環境(以便讓無軟體基礎的同學仍能進行燈條設計)。

2.1. 因大部分同學缺乏軟、硬體基礎能力,首先邀請業師(黃駿岫)進行工作坊,傳授開發版及基本電子焊接知識。

2.2. 接著,兩位具程式設計背景的同學,與本課程教師(潘正育),在高雄大學電機系博士生(曾令燊)的支援之下,合作開發出以MakeCode積木式軟體開發環境為核心,能順利讀取空氣品質偵測器並支援LED燈條程控的機電整合系統。此為本課程於期中取得之具體技術成果,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以MakeCode(不須撰寫Arduino程式)執行空汙偵測的系統。MakeCode是許多中小學生都學過的圖像化開發環境,因此本系統達到技術下放的目標,成為「大家都可以玩的穿戴式偵測器」。另一方面,毫無程式基礎的同學,在體驗MakeCode之後,不但習得程式邏輯基礎,也能實際進行機體功能設計。

l   課程模組三:藝術課題

n   課程設計:第三階段,同學以自行開發出之空汙偵測器原型,開始設計穿戴式裝置。

n   教學成果:同學依需求發展出兩種產品路線:

u  1. 第一組:因應1081215日高雄反空汙大遊行,開發表演型穿戴裝置(如圖4)。
本組同學中,有一位是服裝專業,負責服飾製作;另一位為生體及表演專業,負責行動劇的編排。

u  2. 第二組:因應技術普及化的理念,開發出平常可用之行動偵測裝置(如圖5)。
本組為求達成產品普及化,與它所學生合作,以3D列印技術製作外殼,開發輕巧可攜的裝置。該系統若假以時日,鞏固元件細節與生產方式,將能達到量產。

本課程無論是對於教師,或是學生反映,皆可謂達成教學目標。

 

本所資源有限,幸能取得PBL補助,才得以順利進行本課程。

本課程以問題導向為核心,引導同學思索科技、藝術與環境意圖之關聯性,並付諸實踐。我們致力在每一個面向提供足夠的資源,讓同學無論在議題、技術與創意上,接能得到確實有益的學習。

兩組同學於期末之成果發表會(108/01/10),提出作品展示與紀錄影片,並針對本學期之課程,發表檢討與反思。

 

檢討與建議:

l   同學對於議題、技術與藝術,從自我的定位出發,做出許多深刻的反思,引發師生的熱烈討論,深具意義。

l   本課程牽涉範圍廣泛,以一學期的跨度,較為緊繃,師生負擔較重,將來或以兩學期為跨度來設計,應能發展更深入的議題討論、更優質的藝術表現與成熟的科技產品。

   本課程因多種專業需求,需要較多外部資源的合作協助,經費需求也較吃緊。幸得本次PBL經費補助,才得以進行產品開發、學者演講及業師工作坊。將來若繼續此類課程,會繼續尋求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