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主旨
本次活動旨在讓同學了解日治時期台灣糖業發展的地理概況,以及米糖相剋現象的影響下糖廠的設立,輔以參觀糖廠、乘坐五分車的實地考察;活動地點位於彰化縣溪湖鎮的溪湖糖廠。
地點簡介
溪湖糖廠是一座位於臺灣彰化縣溪湖鎮的製糖工廠,曾是1950 年代後彰化縣境內唯一維持常態性運轉的糖廠;已於2002 年停止製糖業務,並轉型為觀光園區。
活動內容摘要
1. 了解日治時期米糖相剋的概況
米糖相剋是指在日治時期臺灣稻米與甘蔗的種植互相競爭農作地的現象,而針對此一現象,當時的製糖會社便實施了「米價比準法」企圖壓抑稻米的種植,但因為日本本土需要臺灣提供糧食,所以臺灣總督府方面反而鼓勵農民轉作稻米。而最後此一現象導致臺灣的農業從過去專注在糖米種植上轉向多角化經營的模式,製糖會社也改變了其經營方式。
2. 製糖廠的設立、原料爭奪背景
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府於明治三十五年六月十七日以新渡戶稻造博士的「糖業改良意見書」為基礎發佈了律令第5 號的「台灣糖業獎勵規則」後,一時之間日本資本家和台灣有利者大受鼓舞,紛紛向總督府申請設立製糖廠,截至明治三十八年十一月止,全台灣共設有新式製糖廠7所,改良糖廍4所,新式製糖廠和改良糖廍一晝夜的壓榨能力共1,702英噸,可想而知,各製糖廠間必然發生嚴重的原料爭奪問題,進而擾亂甘蔗收購價格。
3. 參觀溪湖糖廠、了解製糖器械
製糖工廠為廠區最具價值之資產,其高大煙囪為糖廠的精神象徵。自1921 年開始運作後,每年產出品質優良的砂糖,其利潤為早期臺灣社會賺進大量外匯。1976 年後,成為臺灣單日壓榨量最高的製糖工廠。隨著國際糖價趨向低落,並配合政策調整,於2002 年7 月1 日起停止製糖。廠房內部設施保存良好;原先製糖用的壓榨機、鍋爐、分蜜機等,經規劃及整理後,有專人負責導覽解說及維修的工作。
4. 搭乘五分車
觀光小火車的車廂是由過去運輸甘蔗的車輛改裝而成,其列車以346 號蒸汽機車或日立牌內燃機車牽引。列車自溪湖糖廠行至濁水站後調頭折返,來回全程約七公里、歷時約五十分鐘。隨車導覽解說員為同學進行講解,說明日治時期五分車運輸甘蔗的狀況,以及當是各大糖廠的營運狀況;路線兩旁有許多在地特有農產,如葡萄、花椰菜、韭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