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成果
活動類別 執行成果 性質 教學課程
計畫類別 112年高教深耕計畫 1-3:素養導向人文關懷
名稱 【通識中心】玻璃工藝
承辦單位 通識中心 合辦/協辦單位
活動日期 2023-12-15~2023-12-15 活動時間 10:10~12:00
活動對象 主要對象為學生,但全校皆可參與
活動地點 行政大樓0908教室
預計人數 0 參與人數 35
活動滿意度 0.00
概述及成效

課程名稱:玻璃工藝           授課教師:賴慧潔         活動模式:協同教學

主講者:李元程教授/長榮大學美術系專任教授/文創學程主/日本京都精華大學藝術博士

主題:植療、植聊、職遼─我的職涯路

一、活動概述及成效:

體驗實作_核心主題及內容:藝術作品如何與時代潮流結合,同時擁有故事性,彷彿訴說著創作者本身過往的經歷,有喜有樂,酸甜苦辣的人生之路,在經

由藝術家自身的雙手呈現內在意象,透過內心的洗鍊,經過窯爐熔燒,顯現出的作品意趣,是偶然也是特意,是瞬間的驚喜,彷彿一樹一樹的花開,不知

時綻放何時凋零,萬事萬物在生生不息的生命過程中,也因為事物本身帶來的旨趣,方能讓世上的人願意繼續向前邁進,就如同促進瀨戶內海藝術季的福武

董事長所提問的:在這音樂跟影像都能複製的時代,是什麼讓藝術家們願意這樣努力不懈繼續創作,是否值得我們探討,而這些陶藝與玻璃的藝術作,讓人

不禁想了解這些藝術家們抱懷著什麼樣的心情創作,並藉由創作希望能夠表達自身的內在意趣呈現給大眾。


二、課程效益:

    參觀心得及收穫:工藝品的本意以美的想像為基礎,驅使素材的特性,讓其造型效果呈現最具有意涵的效果,追求生命的源頭與價值,是東方哲學思想

的核心特質,逍遙遊是莊子思想中最高層次的精神,消除自身過多的物慾,活出內在真正的本質,以遼闊的眼界與坦然的心態面對現實生活。素材本身就是

一種生命的象徵,其中所蘊含的各種微生物與養分,是滋養萬物生長的養分,也是萬物最終的歸宿之地,藉由此課程了解到利用媒材創作作品能能藉以激發

出學生的藝術創作能量以達心靈療癒之果效。



檢討與建議
三、活動概述及成效:
    擔任長榮大學美術系/文創學程李元程教授於日本留學期間專攻立體造型,以陶為素材應用於文創商品將工藝融合於日常生活中,陶與玻璃之藝術品就本質而言,可多面向思考以及觀看,因視點的相異看出箇中不同樂趣,捏陶成器用在中空,無用之用是為藝術創作之最高境界,可於心靈上的使用與現實生活上的使用,藉由工藝創作,享受用與美之相輔相成最大效益。